首页 > > 24

穀歌有沒有為了希拉裏而“作惡”

2016-06-1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美國《財富》雜志的一份調查顯示,有偏向性的搜索排名可能改變超過20%猶豫不決的選民的態度

  繆琦 劉佳 錢童心

  [事實上,由於過去穀歌和民主黨人之間的緊密紐帶,共和黨人一直懷疑穀歌會插手這次大選,比如通過微調算法來增加希拉裏·克林頓的支持率]

  美國總統明星候選人康威(Conway)在競選中通過搜索引擎收集用戶搜索數據、了解選民關心的問題,並通過展示自己的正面信息給選民“洗腦”,成功拉到了千萬選票。這一出現在《紙牌屋》第四季中的劇情,如今似乎有了現實版。

  名為SourceFed的獨立媒體6月9日爆料稱,將“Donotbeevil(不作惡)”作為口號的穀歌涉嫌與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HillaryClinton)的政黨、財團勾結,操縱搜索結果,讓人們只看得到她的正面報道。

  特朗普(DonaldTrump)隨後也來插了一腳,用“無恥”、“非常不誠實”等言辭表達了對於穀歌涉嫌操縱搜索結果的憤怒。

  “我們的自動填充算法在與人名聯系時,不會呈現具有攻擊性或詆毀性的預測性查詢內容。”穀歌6月12日發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聲明與其公開表態基本一致,“穀歌的關鍵詞自動完成功能沒有傾向於任何候選人,相反的看法誤解了關鍵詞自動完成功能的工作方式。”

  那么,穀歌究竟有沒有“作惡”?

  憑什么質疑穀歌

  SourceFed在爆料視頻中稱,在穀歌、雅虎和必應上搜索與希拉裏相關的關鍵詞時,穀歌彈出的自動聯想詞與雅虎、必應大相徑庭。穀歌傾向於呈現對希拉裏有利的詞,而後兩者則根據熱門程度跳出了對希拉裏不利的聯想詞。

  SourceFed還作了演示:在穀歌搜索欄上輸入“HillaryClintoncri”,自動跳出的聯想詞是“HillaryClintoncrimereform(希拉裏+刑法改革)”、“HillaryClintoncrisis(希拉裏+危機)”和“HillaryClintoncrimebill1994(希拉裏+刑法法案1994)”;在雅虎和必應上鍵入相同詞語時,顯示出的自動聯想詞則都與“HillaryClintoncrimes(希拉裏+罪名)”相關。

  另外,在穀歌上輸入“HillaryClintonind”時,顯示的是“HillaryClintonIndia(希拉裏+印度)”及“HillaryClintonIndiana(希拉裏+印第安納)”等詞,而不是與希拉裏2015年擔任國務卿時的“電郵門”相關的熱搜詞“HillaryClintonindictment(希拉裏+指控)”。

  SourceFed還搜索了2016美國大選另兩名候選人桑德斯和特朗普作為對比,當在穀歌上鍵入“berniesanderssoc”及“donaldtrumprac”時,彈出的自動聯想詞分別是“berniesanderssocialist(桑德斯+社會主義者)”和“donaldtrumpracist(特朗普+種族主義者)”,結果與雅虎、必應一致。

  一般情況下,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主要基於網友對於關鍵詞的搜索次數,次數越多越可能成為自動聯想詞,可穀歌的聯想詞並未推薦不利於希拉裏的高流量關鍵詞。SourceFed查詢穀歌的統計數據發現,相對於穀歌顯示的聯想詞,indictment的搜索量遠遠大於Indiana和Indian。

  SourceFed借此認為穀歌存在操縱搜索結果支持希拉裏的嫌疑。

  穀歌有沒有“作惡”

  對於SourceFed的指控,穀歌在聲明中表示,自動完成功能中顯示的關鍵詞不會包含具有攻擊性、侮辱性的詞彙,而“crime(犯罪)”屬於具有攻擊性的詞彙。此外,搜索聯想的最終顯示會基於多種影響因素,包括用戶的搜索曆史和位置,而不僅僅是搜索流量。

  穀歌負責搜索功能的產品副總裁耶霍舒亞(TamarYehoshua)在博客中表示:“穀歌的自動填充文本算法在設計時就避免了與人名同時出現時推薦帶有攻擊或者侮辱性的詞彙。這項過濾操作不是針對某一個人的,對所有人都是如此。”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6月12日在中國境內在google.com.hk上嘗試輸入上述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時,得到的結果與SourceFed並不完全相同。

  當本報記者在穀歌上輸入“HillaryClintonind”時,“HillaryClintonindicted(希拉裏+被指控)”被排在了第三位,即“印度”和“印第安納”之後;輸入“HillaryClintoncri”時,聯想詞中也有“HillaryClintoncrimes”和“HillaryClintoncriticism”(希拉裏+批評),雖然次序排在正面聯想詞的後面,但並未隱藏。

  本報記者又嘗試搜索了一些詞,比如鍵入“Hillaryclintone”時,得到的聯想詞是“Hillaryclintonelection(希拉裏+大選)”和“Hillaryclintonemails(希拉裏+郵件)”,即此前的郵件門事件,這也是公眾關注的熱搜詞。

  從更廣泛搜索詞彈出的更多不一致的聯想詞來看,自動聯想詞確實是因地而異,畢竟不同地域的網民關注的話題並不相同。因此,SourceFed的指控並非沒有道理,卻也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穀歌的資深高級工程師庫茨(MattCutts)也在社交網站上回應稱,SourceFed的指責是“低級錯誤”。他指出,大部分用戶在搜索時鍵入的都是“Hillary…”,而非“HillaryClinton…”。當搜索“Hillaryin”時,就會出現“Hillaryindictment”的自動聯想。

  數字營銷公司OutSpoken的CEO德賴斯代爾也撰文力挺穀歌。他指出,如果在穀歌搜索“DonaldTrumpra”也不會出現任何關於“rape(強暴)”的聯想詞,最多的建議是“rally(集會)”。事實上,特朗普曾被曝在離婚期間涉嫌強暴妻子,去年搜索“DonaldTrumprape”的網友顯然更多。

  “穀歌比我們人類自己還要了解我們。”德賴斯代爾這樣對媒體說道。因此,指控穀歌試圖隱藏希拉裏負面的信息以支持其競選的指控並不成立。對比而言,必應和雅虎並沒有像穀歌這樣複雜和智能的算法。它們更多的還是在字面上來理解人們的搜索,因此才會出現詆毀希拉裏的搜索結果。

  共和黨很怕穀歌?

  穀歌的聲明和業內人士的觀點足以揭示所有真相嗎?似乎也不盡然。

  穀歌被指通過搜索服務支持希拉裏早已不是第一次。2015年10月30日,美國《赫芬頓郵報》就曾報道過“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JulianAssange)稱穀歌是希拉裏的“秘密武器”一文。

  阿桑奇爆料稱,由穀歌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Schmidt)資助的一家神秘初創公司TheGroundwork就是為希拉裏提供競選咨詢服務的。根據美國商業新聞網站Quartz的說法,TheGroundwork正在為希拉裏的2016年大選建造數字化基礎設施,鋪設個性化、由數據引導的大選基礎,就像當初為奧巴馬2012年的競選所做的一樣。

  《赫芬頓郵報》報道稱,穀歌與奧巴馬政府的聯系此前也十分緊密,不少穀歌前雇員都在奧巴馬政府的團隊中擔任要職。比如,奧巴馬任命的美國首席技術官梅甘·史密斯(MeganSmith)、美國專利局局長米歇爾·李(MichelleLee)都來自穀歌。希拉裏競選團隊的首席技術官斯蒂芬妮·漢農(StephanieHannon)也同樣來自穀歌。

  事實上,由於過去穀歌和民主黨人之間的緊密紐帶,共和黨人一直懷疑穀歌會插手這次大選,比如通過微調算法來增加希拉裏·克林頓的支持率。

  當然,SourceFed和阿桑奇也並非首先指出搜索算法會影響選票的人。哈佛法學院的教授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還專門對“通過優化搜索結果或新聞,穀歌或臉書將會改變搖擺選民的態度進而影響大選結果”這一議題做了研究。

  美國《財富》雜志去年刊登的一份調查顯示,有偏向性的搜索排名可能改變超過20%猶豫不決的選民的態度。報道稱,如果穀歌向用戶展示更多關於某位候選人的積極結果,很可能讓用戶對該候選人產生更好的印象。

  路透和益普索6月1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在這場白宮大戰中,希拉裏目前的支持率比特朗普領先11個百分點。上周一至周五,有46%的投票者支持希拉裏,而只有34.8%的選民支持特朗普,另有19.2%的人支持其他候選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