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輪番來襲,另一邊是生豬價格在屢創新高。天氣造勢豬來拱,豆粕、菜粕率先從農產品熊市中脫韁,進入牛市格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芝商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粕期貨價格今年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幅超過了52%。
實際上,包括生豬、大豆等農產品是一個側重供給題材的周期性品種。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已經炒作過南美洲阿根廷天氣,下半年市場關注點可能將轉移到“拉尼娜現象”,其對美國大豆影響可能較大,另外從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的增長情況來看,養殖業處于擴大周期的初期,未來對豆粕、菜粕真正需求的增長可期,相關農產品供需矛盾關系將進一步修復。
豆粕率先“趕牛”
在美國豆粕期貨價格上漲的帶領下,大連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在今年第二季度累計漲幅超過36%,同期鄭州菜粕期貨主力合約亦上漲逾33%。
5月以來,豆粕價格繼續維持暴漲格局。對此,格林期貨研發總監李永民表示,此輪豆粕期貨價格的上漲基礎首先是美國5月農業部報告的利多效應,5月USDA報告大幅下調全球大豆結轉庫存,下調阿根廷大豆產量,提高美豆出口數據。阿根廷持續的災害性降雨導致產量下調500萬噸,低于預期6000萬噸產量。巴西動蕩的政局令里亞爾持續飆升,農民惜售,全球的大豆出口轉向美豆,美豆供應有限,這令全球大豆供應呈現緊張格局。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圣嬰現象”。是秘魯、厄瓜多爾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干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從季節性因素分析,5-8月份是大豆的天氣炒作階段,這段時間是大豆的播種和生長關鍵期,天氣升水炒作較多。”李永民說。
方正中期研究員王玉紅認為,美豆粕的上漲與國內豆粕的直接聯系其實并不及大豆,國內豆粕、菜粕上行更多受到來自美豆層面的推動。美豆大幅上漲,是因為美豆出口意料外強勁,阿根廷大豆4月份意外遭遇暴雨后減產,而巴西大豆一度受到雷亞爾偏強影響在4月份之前出口相對緩慢,這給了美豆出口的機會。
王玉紅表示,美豆出口強勁,將美豆舊作庫存從1211萬噸下調為1089萬噸,新作庫存下調到829萬噸,庫存預期的下滑對美豆構成整體支撐。再加上“拉尼娜現象”預期及資金助推,美豆大幅上行。目前的供需情況和2010、2011年度差不多,市場已拉開上行周期的帷幕。但在節奏上來講,極速上行800-1000點后市場一般會有止漲整理或者回調。數據顯示,美國CBOT大豆期貨價格在今年二季度至今(6月10日)累計上漲幅度超過了27%。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通脹預期亦開始升溫。對此,首創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婁飛表示,國際大豆和豆粕現貨緊張南美挺價,美豆及國際大豆開始出現供求轉緊張的長期趨勢預期,國內養殖需求的持續回暖。
天氣炒作不停歇
在農產品市場中,資金偏好天氣炒作,從今年豆粕行情來看,資金炒作天氣的成分如何?
王平指出,從去年開始全球范圍出現超強“厄爾尼諾現象”,但“厄爾尼諾現象”對大豆生長是有利的,去年全球大豆仍然保持增產。但“厄爾尼諾現象”從今年5月份開始已經結束。
根據權威氣象機構監測,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結束有大概率可能出現拉尼娜,有70%的概率將于今年三季度出現“拉尼娜現象”。而拉尼娜對大豆的影響和“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對大豆生長不利。
因此,各行業分析機構普遍預測,今年美國大豆的單產將低于去年水平。業內人士表示,資金也提前進行天氣炒作。而每年的七八月份是美豆的重要生長期,屆時可能還會進一步炒作天氣。
王玉紅亦表示,對于大豆來講,上半年天氣升水的話主要是阿根廷暴雨的影響,美豆新作播種順利,天氣升水目前并不是那么充足,按照目前海表溫度的情況,“拉尼娜現象”如果發生可能也要在8、9月份了,當然有這個預期就會對市場構成支撐,8月份前市場整體可能仍有一定支撐,但如果8月份美豆灌漿期“拉尼娜現象”仍未至的話,市場可能會出現像樣回調,之后醞釀再一次的上升浪潮。
農產品是典型的周期性品種。申萬期貨研究員劉妍表示,目前來看,市場對于大豆天氣操作有預期,CFTC非商業大豆凈多單連續增加持倉并逼近歷史高位區間,但事實上目前北美大豆種植率、出苗率和優良率沒有根本體現,因此更多側重對于前期累跌的修正。
“豆菜粕上漲的原因主要是來自于需求的好轉,對豆類天氣炒作的預期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光大期貨研究員許愛霞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半年已經炒作過阿根廷天氣,下半年的炒作集中在“拉尼娜現象”對美豆的影響,但從現在看,在美豆收獲前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仍偏低,但是炒作將持續存在,天氣因素對豆類支撐還是比較強的。
豬拱的牛市
今年春節后,生豬價格不降反升,這是生豬養殖業“豬周期”反轉的結果。生豬價格上漲,在第二季度開始傳導至上有飼料。國內下游生豬養殖業復蘇也為豆類行情“添柴加火”。
東吳期貨研究員王平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從去年開始豬肉價格持續上漲,養殖利潤不斷增加,最新豬糧比已經達到11:1,遠超過養殖盈虧平衡點5.5:1,刺激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3、4月份生豬存欄量已經連續兩個月增加,預計后市生豬存欄量將進一步增加,隨之而來飼料的主要原料豆粕、菜粕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大型生豬養殖上市公司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2013-2014年期間,豬價在底部長期反復調整,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母豬生產性能提高,即每頭母豬可提供的肉豬數量增加,豬價難以上漲。2015年3-4月開始迎來本輪上漲,主要原因是環保力度加大和價格長期處在低位,能繁母豬存欄持續減少。之前的豬周期大約為3-4年,未來會適當延長,一旦供大于需,價格下降的速度可能也會較快。
該負責人表示,上個周期(2011年)PSY(衡量母豬群繁殖性能最常用的指標)大約為13-14頭,本輪周期(2016年)PSY大約為16-18頭,國外平均PSY在20-21頭左右。國內每個周期之下PSY逐步提高,當PSY保持穩定的時候,周期特性完全改變。國內養豬業集約化程度較低,進程較緩慢,本輪調整對集約化程度提高有好處。
對于生豬養殖帶來的需求回升,李永民認為,目前我國的生豬存欄量處于回升階段,由于養殖利潤的持續飆升,最高達到600-800元/頭,養殖戶補欄積極,生豬存欄量持續回升,截止到5月底生豬存欄量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升,能繁母豬存欄量也止跌回穩。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的回升,代表著飼料需求的回升,這在需求面給豆粕期價上漲帶來了堅實的基礎。
豆粕、菜粕均為養殖業下游。王平指出,從目前生豬存欄量的增長情況來看,養殖行業才處于擴大周期的初期,對豆粕真正需求的增長是有限的,目前市場更多是對預期的炒作。從生豬補欄和成長周期來看,豆粕需求將從下半年甚至四季度開始才會有明顯的增長。而且豬周期往往是跨年度的。因此從下游需求來看,對豆粕價格的支撐應該是長期的利多。
業內人士表示,需求層面對于期貨市場的影響更多的遠月合約,因為從生豬漲價到直接推動需求的存欄增加,這需要一個周期和過程,年底左右生豬存欄可能才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生豬價格可能才會有一個明顯的抑制,在這之前市場更多的是對長期需求的預期及心理層面的影響,實際支撐力度并不過度去看待,但要看到的是長期需求的這樣一個變化,還是會抬高重心的。
劉妍表示,2015/16年度從全球飼料養殖而言,目前時點為南美大豆銷售期,或者說是中國大豆點價期。目前從供求來看,有兩個特點:一是全球大豆供求從連續過剩到潛在平衡過度,表現在北美大豆播種面積下降;二是中國生豬養殖連續進入盈利區間,表現的價值傳導順暢。從養殖領域來看,目前國內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均處于五年低位,是因為養殖量低,導致的生豬價格上行。
豆粕、菜粕均為養殖業,但用途不同,菜粕主要是用于水產養殖。許愛霞表示,今年菜籽進口量沒有明顯回升,而國產菜籽大幅度減產且商品率低,加上今年DDGS價格上漲,菜粕添加比例增加,總的來說菜粕是出于緊平衡狀態,基本面是支撐價格的主要原因。由于豬價高,養殖也逐漸恢復,從目前看,生豬存欄率回升不多,后期還有增加的可能,或支撐豆粕后期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