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房地產

中產階層財富死于房產 這一次還犧牲他們

2016-06-15
來源:融360

   提到中產,收入和財富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中產最大的特征就是收入穩定豐富、未來可預期。最新一份關于中產階層調查顯示,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已達到2.04億人,人均財富為13.9萬美元,無論是以中產階層人口規模,還是中產階層總財富來看,中國都躍居世界榜首。

  但是,在欣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中國的中產階層有一大特征,而這一特征很可能成為我國中產階層財富縮水的命門,那就是房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對于中國的中產階層,不管是生活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諸如鐵岭一類的小城市,90%以上的中產階層最核心的資產就是房子。可以說,中國的中產階層和房地產密切相關,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房地產暴漲而導致中產階層們財富暴漲。

  以現有的評判標准來看,比較標准的中產階層應該是這樣的:如北京,基本上是家庭擁有2套北京房產,根據目前的市場價格來看,保守估計會在1000萬左右。因此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很多中產階層基本上是千萬富翁,但是除了房產,這些千萬富翁還有什麼呢?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帐:

  假設A家庭2004年購買北京中關村附近的一套房屋,價格為6000元每平米,100平米合計60萬元,加上貸款合計75萬左右;該房屋到2016年按照每平米8萬元計算,合計800萬;因此,A家庭從2004年到2016年,財富暴漲了13倍。

  假如,A家庭在2008年又購買120平米房子,價格為1.5萬每平米,合計價格為180萬元;該房屋到2016年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到6萬元每平米,因此總價為720萬;綜上,A家庭的2套房產的總資產已經達到1520萬。

  案例雖然有些簡單粗暴,但是可以充分說明中國的中產階層,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層自2002年以來財產暴富的秘密,無他,只因為房地產暴漲,導致自己的財富暴漲。可以說,如果沒有房地產的暴漲,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至少要降到目前的1/4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的中產階層大概只有200-300萬左右的資產。

  另一方面,如果用來划分階層的財富資產以房子為主,假設不計房產的價值,也許很多中產階層還處于負債的狀態,所謂的房奴就是如此。

  換句話說,雖然從房產的角度看,人們已經很有錢,但是,如果房子是用來自住的,不能拿來投資,更不能带來可支配的財富收入,僅僅是作為支撐中產階層門面財富的時候,這樣的中產還能被稱為中產嗎?

  所以,融360認為,我國的中產階層在已經享受到由于房價暴漲带來的財富暴漲的同時,也有必要考慮一下將來的日子會不會因為房地產領域的變化導致出現一些更為嚴重的後果。

  首先,如果房價往下跌,那麼大量中國家庭,尤其是一線城市家庭財富將嚴重縮水。

  舉個例子來看,2007年到2010年,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美國家庭財產情況出現了很大變化,其中中等收入家庭財富平均縮水近40%,而同期美國富裕家庭財富平均增長2%。

  究其原因就在于投資結構安排不同,在金融危機發生前,絕大多數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的財富和投資都放在房地產上,這一點與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十分相似。當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造成他們財富大量縮水。相比之下,金融投資佔了美國富有家庭投資結構的很大比重,其中就包括股票、債券、對沖基金、貴金屬等領域的投資。金融危機後,金融資產價格上升,這一升一降,導致財富出現嚴重分化。

  再者,即便是房價不跌,一味的飆漲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這個現象非常不正常,當年的股票市場已經使中國的中產階級犧牲了一大批,如果房地產市場搞不好,又會犧牲一大批中產階級。

  人們或許並不想,也無力承受如此高價的房產。房子不是消費的全部,更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因為房子的不可缺少和房價的高企,人們把收入的大部分都投到了房子上。甚至,還要以啃老的方式,透支未來收入的方式,才能勉強買到一套讓自己安居的房子,實現蝸居的夢想。這個代價實在有點大。

  即便房價高到要命,被認為是天價,很多中產也只好硬着頭皮、咬緊牙關,買一套房子。當所謂的中產階層每天一睜眼都在為房貸而煩惱時,這樣的房產財富無疑就是一種負擔。

[責任編輯:郭美紅]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