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股市观察】A股入摩宜早不宜遲

2016-06-1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北京時間昨日凌晨5點,MSCI宣布延遲將中國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加入MSCI是中國證券市場提升與完善的一個促動,而非目的。是否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但是,展望未來,中國A股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指數和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市場,與MSCI對接是必然的,缺少了中國A股的MSCI指數也是不完整的。香港商報記者王長久
 
  A股只能認命
 
  內地股市再次與入摩失之交臂,昨日輿論上少有檢討聲,卻多了對入摩厭惡的觀點。
 
  內地股市一直在向西方國家資本市場取經,但是,取經也是一次次的痛苦歷練,如融資融券在內地變成了融資一頭做大而融券幾乎沒有市場,如股指期貨到了關鍵時刻就把做空機制限制到更小,如熔斷機制一亮相就來了一個馬翻人仰,結果是最短命的改革。
 
  內地近年來加快了融入國際的腳步,如2014年11月16日開啟了滬港通,今年計劃開啟深港通,接下來還會有滬倫通、深納通等等。而入摩也是重要一步。只是入摩從一開始就不順利,至今3次扣關未果,讓內地上下非常惱火。
 
  在入摩問題上內地只能認命,因為面對國際機構,內地股市的散戶主導型、政府主導型、投機型格局顯得格格不入,而這又都是內地股市與生俱來的,成為內地股市基因的,即使刮骨療毒也很難去除的所謂短板,豈止是三兩年能改變的?所以面對國際機構的鐵門檻,內地在做了不少努力后感到了無奈。
 
  終須接軌國際
 
  正如不少觀察人士所言,如果中國A股目前的市場改革進展達到MSCI的標準,中國A股可藉助MSCI的經驗和聲譽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如果MSCI的一些要求暫時超出A股目前發展階段,也沒有必要「為了加入而加入」,而應依據實情,權衡利弊,把握自身政策安排與實施的節奏。
 
  而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放棄努力,任由MSCI向左A股向右成為新常態,那對內地股市的影響將是負面的,因為內地股市有中國特色,但是,股市終歸是股市,如果不能和國際接軌,總是自己玩自己的,就無法真正承擔起其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就很難走出周而復始的泥沼。所以,中國內地不能放棄入摩的努力,MSCI納A股宜早不宜遲,放棄追求是缺乏遠見的。
 
  而且,中國A股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指數和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市場,與MSCI對接是必然的,缺少了中國A股的MSCI指數也是不完整的。MSCI董事總經理兼全球研究主管雷米布賴恩德已明確表示,未來中國A股一定會加入MSCI全球基準指數,這是MSCI及其客戶、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方及全球大量投資者都期待的結果。
 
  扣關落空加劇投機
 

  昨日入摩落空而股市大漲,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少了入摩這個緊箍咒,市場投機風氣會更盛。昨日上證綜指重新挑戰2900點關,兩市成交環比放大39%,超過百股漲停,說明市場是將此當作重要利好來看待的。本月還有幾個重要觀察點,相信無論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內地股市都有可能按利空出盡是利好的邏輯來看待的。 

 
  A股入摩路阻且長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伍敏報道:受到「資本管制」等因素影響,MSCI三度拒A股於門外。市場認為,A股只完成了MSCI明晟所提要求的一半,「入摩」之路較預期遙遠。不過,A股及港股昨天表現齊齊反預期造好,反映入摩并中港股市主要的推動因素。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昨天一度跌至逾4個月低位6.6157,分析認為受影響的象徵意味較濃。
 
  即便入摩A股仍受限
 
  美銀美林指,內地不太可能很快放松資本匯回限制和反競爭條款,MSCI明晟的決定應會給A股帶來短期壓力,特別是在全球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但預計,任何負面影響不會很大也不會持久,因為近幾個月MSCI明晟有關是否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決定,并不是A股市場的明顯推動因素。
 
  至於MSCI要求解除A股產品相關預先審核機制方面,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杰表示,經過去年大股災后,內地暫時不會放下與A股產品相關的預先審核機制,故認為在未來一年難以完全解決MSCI明晟提出的障礙,料A股「入摩」之路較預期遙遠及艱難。時富資產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指,目前ETF的審批權及資金額度為A股「入摩」的最大障礙。他相信,即使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都不會因而有很大升幅,因其始終受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金瑞基金首席投資官布倫丹埃亨則認為,A股納入MSC只是時間問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金融教授羅伯特懷特洛也說,盡管他無法判斷MSCI未來納入中國A股的具體時點,但對其前景表示樂觀。在決定延遲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后,MSCI在隨后舉行的媒體電話會議中表示,如果中國監管層加快行動,并不需要等到明年6月才決定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勉強入摩或得不償失
 
  A股入摩再度落空雖然是高盛等多間大行的意料之外,但亦是市場預期的情理之中。在A股天時地利環境均未能配合之下勉強入摩,未必能夠帶來預期中的好處。相反,若「入摩」成為A股的中線目標,則可推動內地股市落實新規、增強市場透明度和準入度,有助內地股市成長,按步就班與國際接出軌。MSCI明晟對於A股的準入要求涉及資本管制及產品審核方面,這亦是A股動盪的主要源頭之一,故內地不能同意MSCI明晟的全部要求是可以理解的。
 
  近年來環球股市波動異常,再加上內地監管條例及機制方面并未盡完善,而A股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結構尚未改善,去年A股股災「內亂」久久難以平定,更何況未來在面對全球市場大跌時,這些要求可能會加劇中國國內市場的波動性,若接受了MSCI明晟的全部條件,可能會付出慘痛代價,或得不償失。就現階段而言,MSCI明晟暫時不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決定,并不會嚴重影響交易,因為外國投資者有很多種方法進入內地股市的方法,即使現有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提供的A股購買額度亦沒有全部用掉,內地并無須急於就此作決定。
 
  另一方面,內地經濟雖然放緩,但仍是環球經濟的重要引擎,而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人民幣國際配置力度亦會相對提升,只要當人民幣國際化邁出更大步伐之后,MSCI接納A股加入也將是遲早的事,這是水到渠成之事,無需急於一時。市場一般認為,A股能否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關鍵因素是外資能否自由買賣,而目前A股仍對外資投資設限,因此短期內未能入摩是預料之中。早前高盛將A股入摩預期提升至七成,實乃一廂情願,不過亦因為給市場帶來了短期的炒作之風。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