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中糧集團啟動瘦身計劃: 法人單位減少20%,企業虧損減虧50%以上

2016-06-16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披露,中糧集團明確提出“瘦身健體”計劃,以“小總部、大業務”為原則,壓縮管理層級,實現三級管控。

  中糧集團提出,通過三年攻堅規劃,計劃旗下法人單位減少20%,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以上、虧損面顯著下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6月14日下午,中糧集團召開領導班子及部分中層干部會議,調整領導班子成員:中糧總裁于旭波、副總裁萬早田任中糧黨組副書記等。

  此次會議上,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局長宋亞晨代表國資委黨委講話指出,中糧集團應加強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快重組并購企業業務深入整合和文化深度融合,扎實做好提質增效工作。

  根據“瘦身健身”計劃,中糧集團共計確認改造提升類企業65家,強化管理類企業91家,兼并重組和淘汰退出類企業102家。

  2015年,中糧營業收入405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58%;凈利潤為13.2億元人民幣,約合2億美元。雖然在營業收入上僅次于嘉吉(Cargill)和ADM兩大國際糧商,但是在企業運營和利潤上,仍與四大糧商有很大差距。

  通過這次業務整合,中糧希望縮小與四大糧商的運營管理水平。

  6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中糧集團發去采訪提綱,截止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中糧瘦身目標

  中糧集團“瘦身”計劃結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要求,壓縮管理層級,實現三級管控,法人單位減少20%,通過3年時間實現“十三五”期間提質增效。

  接近中糧集團的行業人士指出,中糧集團啟動該計劃的背景是并購帶來的企業數量激增及層級過多。

  最近幾年,中糧集團在國內連續吸收合并華糧集團、華孚集團等央企,在國外連續并購來寶農業(現為中糧農業)100%股權、荷蘭尼德拉51%控股權。企業資產規模急劇膨脹,下屬企業數量激增,而且企業層級過多,甚至全資收購的來寶農業、控股51%的尼德拉公司只能算5級孫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中糧集團2015年年報以及中糧2016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了解,目前中糧集團2級子公司有34家,3級、4級等子公司數量更是龐大。

  為了減少企業法人層級,中糧集團管官方稱,將按投資公司職能設立大部制,精簡優化總部管理職能,按專業化公司打造有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控制力的專業化企業。

  瘦身的目標是形成“集團總部資本層——專業化公司經營層——生產單位執行層”三級組織架構,做實專業化公司。

  在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公布的“中糧集團按‘小總部、大業務’原則啟動瘦身計劃”文章中,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表示,中糧集團瘦身健體目標是改革體制機制,按專業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理清職能,下放權力、搞好企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優勢核心產業。

  根據中糧集團發布的規劃,未來3年中糧旗下各級子公司將減少20%的法人單位。

  趙雙連表示,“瘦身”是為了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讓更有活力的企業經營層在市場活動中占主導、說了算,負全責。

  而在6月14日中糧集團召開領導班子及部分中層干部會議上,宋亞晨局長代表國資委黨委指出,希望中糧集團能夠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戰略研究,加強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提升關鍵環節的核心競爭力,加快重組并購企業業務深入整合和文化深度融合,扎實做好提質增效工作,使中糧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贏得主動權。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表示,中糧集團很多業務是通過兼并重組發展起來的,吸收合并華糧集團、華孚集團等央企,并購來寶農業100%股權、尼德拉51%控股權,這些企業進來后,管理架構需調整,業務需要與中糧的業務整合,通過整合才能產生協同效應,提升效益。

  中糧集團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并購重組工作,具有較強的資本運作能力。2005-2013年,中糧共完成近50起并購項目,投資額146億元。

  而吸收合并華糧集團、華孚集團,并購來寶農業100%股權、尼德拉51%控股權,使得中糧集團管理的企業資產規模、人員規模都大幅增加。

  2015年,中糧集團完成對華孚集團、中糧農業(來寶農業改名)、尼德拉財務并表,其中華孚集團并入后就為中糧增加70余家下屬子公司;中糧農業在全球29個國家擁有45個資產,全球員工總數9500人;Nidera在全球18個主要進口國下屬擁有62家子公司,3700余名員工。

  整合、淘汰258家企業

  中糧集團在這一系列“瘦身”舉措的同時,還將下大力氣開展“健體”,改善資產運營質量,提升凈資產回報水平,提質增效。

  中糧集團將依據“改造提升一批、強化管理一批、兼并重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總體原則,在“十三五”期間加大系統減虧的力度,三年時間內完成“僵尸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的主體工作,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以上、虧損面顯著下降。

  中糧集團官方披露,中糧集團共計確認改造提升類企業65家,強化管理類企業91家,兼并重組和淘汰退出類企業102家。

  截止本報截稿,中糧集團官方未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書面采訪,目前還不太清楚這3類涉及258家法人企業具體涉及中糧集團哪些業務。

  中糧集團業務涉及種植養殖、物流儲運、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質能源、品牌食品生產銷售以及地產酒店、金融服務等領域,旗下擁有中國食品(00506.HK)、中糧控股(00606.HK)、蒙牛乳業(02319.HK)、中糧包裝(00906.HK)、大悅城地產(00207.HK)5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糧屯河(600737.SH)、酒鬼酒(000799.SZ)、中糧地產(000031.SZ)和中糧生化(000930.SZ)4家內地上市公司。

  2015年,中糧集團總營收4054.4億元,約合624億美元,按照2015財年的數字計算,已經超越邦吉(Bunge)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僅次于嘉吉(Cargill)和ADM,一舉跨入世界頂級跨國糧商的陣營。

  不過,2015年中糧凈利潤約合2億美元,而ADM、嘉吉、邦吉和路易達孚分別為18.5億美元、15.8億美元、7.9億美元和2.1億美元。在盈利上落后于上述巨頭。

  另外,中糧集團2015年獲得47億元政府補貼,如果扣除這些,中糧集團本身業務業績處于虧損。

  在上述上市公司中,中糧控股去年虧損3.77億港元,中糧屯河虧損2600萬元人民幣,中糧生化虧損3700萬元人民幣。而中糧農業、尼德拉2015年為中糧貢獻2232.78億元營業收入,但是,其中中糧農業處于虧損中。

  而對于“重點業務的提質增效和扭虧工作”,中糧集團將派出工作組進行內部專項督查,持續跟進各單位整改進展,緊盯虧損企業,不解決不松手。

  馬文峰表示,目前在中糧集團農業板塊中,進口貿易賺錢,國內加工貿易效益不太好,做起來比較難。

  國際大宗農產品分析師彭心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糧集團也在改變,不僅僅是海外收購,也在引進外資合作,中糧集團玉米深加工業務在與國際巨頭法國羅蓋特集團談合資,羅蓋特將可能會對中糧集團現有業務注資,2個月前,羅蓋特總裁來中糧集團談判。中糧這樣做既可以分擔風險,也能減輕負擔。

  彭心侃表示,就中糧的業務和業績與國際糧商對比,應該將國外和國內業務分開對比,目前其他大糧商盈利也在下降。中糧集團作為國企歷史包袱重,需要時間來處理。

  根據國資委發布的中糧集團“十三五”規劃,中糧集團未來將推動糧油、食品、金融、地產四大板塊2019年整體上市。

  中糧“十三五”規劃明確2020年關鍵性指標,營業收入將達7500億,利潤總額150億,國有資本糧油食品業務占比達到80%。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