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中资银行香港崛起 下一站国际

2016-06-27
来源:香港商报

        继内地五大行在港设立分支机构後,以浦发银行为代表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陆续掀起赴港设立分支机构的热潮。浦发香港分行在2011年开业以来,民生香港分行、光大香港分行、兴业香港分行等都相继设立。再加上内地城市商业银行纷纷来港上市,香港俨然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开拓国际业务和补充资本的桥头堡。

  香港商报记者 刘佳玲

  对於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内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赴港上市或许是个无奈之举。自从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在A股上市以来,8年期间A股IPO多次暂停与重,却再没有「城市商业银行」(下称:城商行)在A股上市。相较於大型银行,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始终在资本补充渠道和方式上处於下风,而银行为了确保利润增速,资本消耗一直较快;为提升资本充足率,上市成为城商行的当务之急。即使港股市场忧虑内银资产质素和盈利能力,投资者态度取向谨慎,但城商行的IPO如果能够成功,对资本金的补充起了聊胜於无的作用。

  掘跨境银行业务机遇

  另一方面,对於业务重点在境内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在香港设立分行,是推进海外布局以及提升银行国际化的起点。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平台,这类银行得以在跨境银行业务方面发掘更多可能性,有关业务蒸蒸日上。

  举个例子,民生银行香港分行於2012年开业,目前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海外平台,跨境联动的双赢效果十分显着。跨境联动贸易融资业务,去年为香港分行带来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34亿港元,同比增长11.89%,联动存款余额385.21亿港币。期内,直接带动境内存款76.46亿人民币,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7亿人民币。

  事实上,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香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第一站,也常常是内地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站。中资银行在香港有不少优势,例如发行港钞和人民币清算等方面。

  香港网点占海外盈利比重大

  目前,中资银行境外业务盈利对整体盈利的贡献占比仍然不大,但境外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资产质素也相对较高。另外,内地经济「L型」波动不止,国内业务利润增长空间缩窄,信用风险和资产质素风险不断上升。可以想像,为了分散风险和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拓展海外业务是中资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17家中资银行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不少银行在港有多种金融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在银行整体海外业务贡献中占有颇大比重。以2013年的数字为例,中国银行在香港的网点数占全部海外网点数的81.9%,资产数占全部海外网点的62.5%。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的网点数占全部海外网点数的31.6%,资产数占全部海外网点的48.3%。

  海外资产质素胜内地

  作为海外网点数量最多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位於港澳台地区去年的资产总额达30109.5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0.87%,占集团资产总额的16.84%。此外,港澳台地区实现税前利润423.76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1.38%,高於境内利润增长,对集团税前利润贡献为18.30%。该行位於其他国家资产总额为18198.44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为123.78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近年的海外扩张速度亦十分迅猛,去年境外营业收入为423.0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6.7%,在该行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为6.3%。境外资产质素亦明显高於境内,去年工行境外不良贷款率只有0.56%,显着低於该行整体1.5%的不良贷款率。

  香港作海外布局大本营

  随着国家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相信「十三五」期间中资银行将迎来国际化的黄金发展期。香港可以作为中资银行海外布局的大本营,在金融融资、项目合作、保险等专业服务方面,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商机有多大?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未来20年亚洲地区需要涉及投资额逾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带一路」的国家涉及的投资额达4万亿至6万亿美元。

  中银香港(2388)今年将向母公司中国银行(3988)收购东盟资产,包括其位於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和柬埔寨的分行。去年下半年开始,中银香港已与中行在东南亚有合作项目,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曾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位於东南亚的公司贷款有100亿港元增长,在香港贷款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该行领先同业。

  无独有偶,工银亚洲亦与母公司工商银行(1398)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需求方面寻找机遇。该行今年1月成立亚太业务部,至3月底已批出近200亿元贷款,涉及地区包括印度、印尼及泰国等,并计划将业务拓展至澳洲及新西兰等亚太地区。公司副行政总裁唐希强预期,到2018年,亚太业务的盈利占比将提升至两成。

  必须做好风控

  当然,银行在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也必须留意相关风险。「一带一路」项目通常融资数额大、回报周期长、涉及面广,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低於投资级或没有被评级,这些项目必须做好尽职调查,控制项目风险,否则可能出现烂尾项目或无力还款情况。

  正如星展银行项目融资主管兼星展银行越南分行行长林伟胜向媒体指出,在控制地区政治风险上,世界银行、亚投行、亚行、中信保等多边金融机构的参与极为重要,了解当地市场状况之後,还要看潜在的项目目标所在国是否曾经成功吸引国际性项目融资,并管控汇率、利率等风险。

  由於基建项目融资规模巨大,中资银行通过香港开拓海外市场时,亦可以夥拍有经验的外资银行或香港银行,一同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随「沪港通」、「两地基金互认」等国家金融布局的拓展,香港无疑仍是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最佳桥梁。

  中资行全球路线图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锺颖琳报道:欧洲的弹丸之地卢森堡以灵活的金融政策与欧洲桥头堡的特殊优势,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吸引众多中资银行安家落户。当地原本仅有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家中资银行,现在驻卢森堡的中资银行队伍迅速扩展到工农中建交,及招商银行六大中资银行,可谓已集全「六大龙珠」。

  卢森堡以外,从开普敦到西雅图,仰光到墨西哥城,近年来中资银行海外布局发展迅速,国有四大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纷纷出击,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大家能在越来越多地方看见熟悉的中资银行身影。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发展态势,已从早期的中国银行一枝独秀,逐步发展为各大银行百花齐放。

  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1300家

  中国银行业协会今年6月24日发布《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5年底,22家中资银行共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境外总资产约1.5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约7.5倍。报告又显示,截至2015年底,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4个国家设立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的境外业务规模和国际化程度逐步上升。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积极响应相关金融服务新要求,抓住市场新契机,加快海内外业务布局,持续提升境内外金融服务水平。

  海外业务成中资银行利润新增长点

  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一方面体现在境外机构的数目增长,也体现在境外机构的资产和利润的贡献发展上,海外业务不论利润或资产都日益重要。以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5年底,中国银行在4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44家分支机构,比上一年新增16家,2015年海外业务实现利润73.21亿美元,对集团利润贡献度19.72%。同期工商银行在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4家机构,2015年末境外机构总资产2798亿美元,占集团总资产8.2%。

  中资银行是企业「走出去」强力後盾

  中国企业在海外不断壮大,投资已涵盖电力、电讯、交通、建筑等数十个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企业解决海外「融资难」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协助企业在海外稳健运营。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向中资企业在阿根廷开展的重大项目出具融资意向函超过100亿元,有利支持了中国农业机械、水电、铁路、核电装备「走出去」。中信银行为某纺织公司提供了资金融通服务,为企业渗透印尼市场、辐射东南亚、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今年6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墨西哥)有限公司在墨西哥城正式对外营业。工银墨西哥是工行在墨西哥的全资子银行,也是墨西哥第一家中资银行,打破当地没有中资银行的情况。目前,工银墨西哥已建立了一支由中墨金融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将为中国和墨西哥企业提供包括信贷、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另外,6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期间,中国工商银行与波兰国家开发银行(下称:BGK)签署了关於合作设立中东欧基金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BGK拟出资3亿欧元参与中东欧基金。

  此外,随中国经济社会开放程度提升,居民跨境流动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跨境金融需求也随之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挖掘客户需要,为中国居民海外投资、出国留学、出国劳务、跨境商旅等,提供一篮子金融服务方案。例如,中国银行个人留学贷款金额折合17.12亿元人民币,在31家境内分行推广美元及澳元全额到帐产品等。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