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商报专访】李慧琼:坚持一国两制破解三大困局

2016-06-3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骏强报道:香港回归祖国19年来,一直在稳步发展。「香港这些年来是『成就与挑战并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高度赞扬「一国两制」是伟大创举,本港无论是民主化还是经济发展,都在国家支持下取得明显成绩。她同时提醒,本港面对三大困局:因政改被否决而导致的政治困局,近年出现低速增长的经济困局,社会出现矛盾的民生困局。她期望港人对国家、对「一国两制」要有信心,「乘着国家发展东风发展香港,我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

十九载不平凡讲成就说挑战

  「7·1」回归纪念日前夕,李慧琼接受香港商报专访。谈到香港回归19年时,她如此形容:「香港经历了不平凡的19年,成就与挑战并存。」李慧琼说,「一国两制」是制度上的伟大创举,举世瞩目,社会主义及资本主义同时存在於一个国家,大家互相配合。由於本港落实基本法及「一国两制」,在国家民主化过程中,香港是走得最前的一个城市,民主化进程取得了飞跃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香港整体经济亦做到了不断向上的实质增长。港人要自信:香港不可能内地化与此同时,李慧琼认为本港正面对着不同的挑战,并将此归结成三大困局。

  第一个是政治困局。她说,这困局的近因,是本港政改方案被否决、普选前路茫茫引起。她明确指出,基本法的核心精神是如何落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这本来可以透过实现特首及立法会普选来落实。

  本港曾经历20个月的政改谘询,但当局政改方案最终被否决。李慧琼说,在政治现实上,下一届行政长官仍将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产生:「由於普选特首停了,普选立法会更不知何时才可以讨论。」她坦言,普选不能於此阶段落实,港人不知何时、怎样才可实现普选,当中有人诉诸激烈社会行为,如提出「港独」、「自决」,自以为可解决困局。

  李慧琼进一步分析政治困局的原因指出,这跟「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两地经济实力变化有关。现今内地实力强大,政治及经济影响力愈来愈大,令部分港人担心,误以为「一国两制」会变成「一国一制」,香港特色会慢慢被蚕食。

  对上述看法,她称不敢苟同,并相信从国家、香港层面来说,「一国两制」安排是最有利的,对两地人民也是最有利:「国家不需一个跟其他内地城市一样的香港;国家没有动机和理由将香港『内地化』,这一点香港人要有信心;而且,香港本身有优势,对国家有特别作用——假如香港变成如内地其他城市般,价值真正会慢慢消失。」她希望香港人有自信,而国家确实有需要让香港保持自己的特色。经济有出路:大力发展科创产业至於第二困局,就是经济低速增长。李慧琼称,本港经济增速放缓,今年当局预计增长率只有约百分之一,数字比以往都低,更比周边城市逊色。为此,她促请各界须正视情况,更引伸说如本港经济在往后日子继续低速增长,终会跑不过通胀,对市民来说等同没有增长,加上人口老化、税收减少、退保难定等问题,「形势将更尖锐」。

  虽然本港面对经济樽颈位,但李慧琼认为仍有出路。她认为香港应发展高新科技、高增值行业,制造更多待遇较好的职位,不仅能让市民投入其中,也能帮年轻人向上流动。

  李慧琼说,本港也要增加商业土地供应。现在,企业来港发展成本高昂,竞争者如上海、深圳、新加坡等,都有政策及税务优惠,部分甚至会给予土地。她期望本港继续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继续发挥「中国最国际化城市」优势,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十三五」规划带来的庞大机遇。社会须和谐:要向盲目排内说不「本港第三个要面对的是民生困局,社会出现矛盾。」李慧琼说,往时香港人分建制、泛民及中间路线;但违法「占中」后,本港分化较极端,犹如非黑即白。加之社会又出现世代矛盾,年轻人及其他成年人对政治看法亦有所不同。

  李慧琼言明,本港出路在於坚决贯彻基本法和「一国两制」,两地要互相了解,共创双赢。本港有部分人拒不接受,亦有部分年轻人对国家认知、掌握不足,不了解国家经过苦难才获取现时成就,不懂珍惜现在所拥有。她希望香港人要明白历史,要坚决向「盲目排内(指内地)」的「假本土」说不。

  对於未来,李慧琼充满信心:「『一国两制』对於香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最好的安排!」她指出,香港是一片福地,在「一国两制」下,虽然面对诸多挑战,但只要把握好优势,并乘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风,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政府施政欠畅顺李慧攌促请思考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骏强报道:自回归祖国以来,本港行政、立法关系氛围日渐压抑、紧张甚至疏离。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分析认为,制度本身是一大原因。她指,两种情况值得关注——行政及立法机关缺乏有机互动;立法会选举因比例代表制而变得「碎片化」。她承认,目前要改变选举制度有困难,但仍希望各方思考;她亦促请特区政府、未来拟参选特首人士,长远要考虑本港是否可有执政联盟,「现行模式下,无论谁做行政长官,都不会变得立即施政畅顺,因制度本身形成的张力存在」。

「制度本身是一大原因」

      本港回归后,行政、立法关系日趋紧张,议会风气骤变,「拉布」、「冲击」等行为屡见不鲜。李慧琼认为,本港回归以来,经历了所谓的「商人治港」、「公务员治港」以及「专业人士治港」,行政、立法机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但很多人将有关情况归咎於行政长官,「其实,殊不知制度本身是一大原因」。

  她称,现行制度有两种情况要关注。第一,行政、立法机关缺乏有机的互动。她解释称,现时特首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组成,而立法会议员则透过直选、功能组别选举产生,两者产生办法不一样,自然对公共政策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第二,则涉及立法会选举中的比例代表制。李慧琼称,这一制度的好处是令选举百花齐放,少数声音不会被大党淹没,增加了不同光谱;但是,问题也因此渐渐出现,特别是现行方式的选举,将令立法会「碎片化」不断持续下去,「立法会过去只有两三个大政党,如民建联、自由党、民主党;现时则几乎每个阵营都有,愈来愈碎片,亦愈来愈分裂」。

「是否要有执政联盟?」

      李慧琼进一步指,因为上述情况,加上特首跟立法会没有联盟关系、立法会碎片化,特区政府的游说工作其实很难做到,继而施政无法畅顺。当然,她亦承认要改变选举制度「一定是最困难的」,因涉及到政党利益,但她希望各方能思考这种现象。

  她促请特区政府、下届特首选举参选人也要有所思考,「如本港是否要有执政联盟」。她说,香港政党多,实行起来并不易,亦涉及分权问题;但是,本港回归已经有19年,政府施政困难重重的确存在——如果沿用现在的模式,无论谁做到行政长官,亦都看不到施政会立即变得畅顺,正是因为制度本身造成的张力存在。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