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閉塞困鎖自招損

2016-07-02
来源:香港商報

  方想

  李嘉誠日前在汕頭大學畢業典禮致辭時指出,我們對閉塞傾向要時刻高度戒備,功能凝固及慣性定向的惰性判斷,是走向未來的障礙和負累,錯誤的政策或計劃,只會把未來困鎖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迷惘中。近年香港本土意識和本土認同飛速發展,原本鄉土情懷,人皆有之,正常不過,但在一些人的扭曲操作之下,「本土」的閉塞傾向,令其很不幸地成為香港排外主義、分離主義、封閉主義的代名詞。當前香港各類極端本土意識形態興起,刻意挑起紛爭,放大兩地矛盾,擾亂社會安寧,沖擊「一國兩制」,以往「海納百川」的精神,變成「壁立千仞」般的排斥態度,試圖在香港與內地之間人為地築上隔離牆,讓本港從高度開放精神倒退至自我封閉,這種情況若持續和深化下去,香港必將萬劫不復。李嘉誠的提醒和忠告,點出本港面臨的嚴峻問題,值得各界深思和認真面對。

  狹隘本土主義要不得

  香港作為小而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一向靠打開門吃四方飯,對外開放實為應有之義,且本港經濟發展的最大機會正是內地,唯有借助內地發展的機遇,借助內地廣闊的市場,香港才能取得更大突破,然而極端本土思想的興起,極大沖擊香港的生存之本。近年,香港政治社會環境和兩地關系出現變化,部分港人排斥內地的情緒日增,只要看到「國家」、「內地」等字眼,就會條件反射式地敵視之、排斥之、污衊之,甚至伴隨言語和肢體暴力。狹隘極端本土意識形成思潮,組成一種政治力量,意圖把香港引往「去中國化」的方向,更視法律如無物,行為肆無忌憚,走向了民粹主義、暴力主義和恐怖主義,從較早時的「驅蝗」到「反水客」,從揮動「龍獅旗」到鼓吹「港獨」、自決,從「港獨」組黨并打算以此為噱頭參加立法會選舉,到立法會外的縱火爆炸案,激進本土派「勇武」地排拒內地一切,不惜制造撕裂,破壞法治,擾亂社會安寧,忘記大多數香港人都是內地移民的后代,香港的形象不再是開放和包容,而是封閉與敵視。

  有學者指出,常說香港是國際化、世界性的大城市,可在現實中,香港市民尤其是知識界,思想、眼界和胸懷不是越來越開放,而是越來越封閉。今天的國際化和世界性,不可能離開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元素,然而香港中產精英階層整體上對中央和內地采取一種漠視、排斥和反抗的立場,以至於他們所理解的世界往往是狹隘的西方,而不是真正真實廣大的全球世界。在這種狹隘意識形態對立的環境中,在目光狹隘短淺的知識界的培養下,香港年輕一代的視野越來越狹隘,本土主義的興起恰恰證明這一點。

  慎防閉塞傾向坐大

  事實上,無論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環境來看,香港發展離不開祖國內地,作為全球最開放城市之一,摒棄保護主義、高度自由貿易的傳統,是香港賴以生存發展的制度基礎,想如極端本土派所說的與內地隔絕,關起門來發展,是天方夜譚,有點常識的人都應知道,真要閉關鎖港,香港有什麼資源、什麼優勢可以維持之前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呢?

  香港一些人對本土意識的追捧,是封閉和消極的,正正就是「只會把未來困鎖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迷惘中」。

  兩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是大勢所趨,攜手共促發展,是抵御風險、互利共贏、謀求更大發展的推動力量,實現的是雙贏,相信兩地民眾也將從中受益。極端本土派陷入自我封閉的孤立主義,沉浸在「港獨自決」的幻想中,鼓吹「拒內」思想,企圖關上對內地開放的大門,令兩地隔閡,在興起的過程中,又不斷通過制造事端、挑起對立、撕裂族群的方式破壞社會穩定,甚而沖擊「一國兩制」,種種言行實非愛護香港,而是要讓香港遭受滅頂之災。這股「破壞性閉塞傾向」只會吞噬整個香港的未來,又豈能不時刻高度戒備,防止其坐大失控?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