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北京成內蒙古第一大投資來源地

2016-07-04
来源:京華時報

  “十二五”期間,京蒙兩地將雙方由來已久的區域合作由最初的“對口幫扶”向“互助共贏”轉變,各項合作成果遍地開花。目前,京蒙“十三五”全面合作框架協議也已起草完畢,雙方將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構建區域合作新格局。

  京蒙合作步入快車道

  6月22日上午,伴著大型鋪軌機組的轟鳴,兩條500米長的鋼軌被鋪設在張呼客運專線烏蘭察布至呼和浩特段路基上。張呼鐵路是內蒙古首條新建高鐵,途經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和張家口,建成后將與在建的京張高鐵接軌,成為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進京快速客運通道。屆時,坐火車從呼和浩特到北京的時間將縮短到3小時以內,這對于內蒙古融入京津冀經濟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無疑將起到重要作用。

  和張呼鐵路的建設一樣,近年來,北京與內蒙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搭上了區域合作的高速列車。京蒙兩地合作由來已久,早在1996年,兩地便已建立對口幫扶關系。2010年,雙方簽署經濟社會合作框架協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得到空前擴展。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在產業、農牧業、能源、交通、金融、旅游、科教文衛等多個領域的區域合作取得了全方位突破。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柯永果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從北京引進的合作項目達1930多個,到位資金5600多億元,占同期引進資金總額的30%;京能、京東方、北控、首創等一大批北京企業的投資項目相繼落戶內蒙古,北京市已成為內蒙古第一大投資來源地。

  農牧產業合作空間廣

  作為農牧大省,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綠色農牧產品資源,北京則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農牧產品產銷合作是京蒙區域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馬鈴薯產業為例,有著“全國馬鈴薯之都”美稱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里生產的馬鈴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品質佳。但長期以來,當地的馬鈴薯產業一直存在加工水平低、附加值低、銷售困難等問題。在京蒙合作框架下,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據烏蘭察布發改委人士介紹,為了給農牧產品銷往北京建立長效機制,北京市將烏蘭察布的馬鈴薯和冷涼蔬菜列入政府應急儲備,支持相關產品進入新發地批發市場和北京各大超市。新發地還把烏蘭察布察右后旗、中旗確定為土豆專供基地,與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長期采購合同,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除了來自政府部門的支持,北京的企業也在烏蘭察布投資建廠,為“薯都”延長了土豆產業鏈條。與美國百事、韓國樂天、日本7-11、泰國正大等知名食品企業都有合作關系的北京凱達恒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2015年,凱達恒業與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簽訂協議,投資8億元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全自動薯條加工廠,一期工程將于今年9月投產。全部達產后每年可處理馬鈴薯16萬噸。

  不只是凱達恒業,目前,北京保安集團、挑戰集團等一批企業都已在內蒙古投資農牧業項目,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廣場、大盛魁中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展銷中心等也已落戶北京。京蒙兩地的農業聯姻,既帶動了內蒙古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又把內蒙古的綠色食品端上了首都市民的餐桌。

  京蒙合作迎來新機遇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京蒙合作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柯永果介紹,兩地已起草形成了京蒙“十三五”時期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合作幫扶規劃。內蒙古將準確把握北京、內蒙古在國家一帶一路、疏解非首都功能、國家東西扶貧等大戰略中的定位,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濟圈。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京蒙雙方將共同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聯合打造面向俄羅斯、蒙古國的高速運輸走廊和陸海聯運大通道;加快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提升內蒙古各機場作為首都機場、北京新機場主備降機場保障能力。同時,著力深化產業轉移合作,支持北京的冶金、高端制造、零部件生產和新型化工產業向內蒙古轉移;推進勞動密集型和服務型產業合作,重點推動北京市各類云計算和后臺服務功能、大宗商品倉儲物流、勞動力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健康養老機構和醫療康復中心向內蒙古轉移。

  記者劉朝君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