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平機會批社區歧視精神病者

2016-07-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珈莉報道:政府在2009至201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在全港18區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精神病康復者及病患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以至區內其他居民,提供地區為本的社區支援及康復服務,但不少市民都抱「不要在我家後園」的心態,以致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在尋找永久會址時面對困難。平機會認為,政府及其他主要持份者應優化公眾諮詢及加強公眾和社區領袖對精神健康的教育,又建議政府修例,讓平機會以會方名義向法庭申請禁止歧視行為。

  選址建綜合中心每遭反對

  平機會早前進行「香港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其他社福設施選址所遇困難的研究」顯示,截至今年2月,全港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當中有10間仍在臨時會址提供服務,其中有7間會址面積只及應有面積的四成或以下。由於臨時會址面積不足,或受大廈業主規定限制,部分中心需在其他福利設施或社區會堂訓練服務使用者,更有個案輔導工作需在快餐店進行。

  研究亦發現,中心就永久會址的公眾諮詢時間偏長,有9間中心的公眾諮詢需時超過1年,諮詢過程中也遇上反對的聲音,包括認為「精神病患者/康復者有暴力傾向」、「中心的服務使用者會對居民構成滋擾」等,甚至是當區區議員及屋管理諮詢委員會成員都明確表示反對興建中心。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總監朱崇文稱,反對中心選址人士對精神病認識不足,甚至誤解,把精神病患者以至康復者與暴力傾向畫上等號。中心選址的公眾諮詢不完善,資訊透明度不足,加深了居民對中心服務和服務使用者的誤解,亦激化了社區反對興建設施的聲音。

  建議設社區聯絡組增溝通

  他指出,地區領袖在公眾諮詢中扮演決定性角色,因諮詢經常只靠他們向居民傳遞相關資料,當他們不支持選址時,社署要取得居民支持,實在非常困難。

  平機會建議在每區設立社區聯絡小組,提供平臺讓居民可發表意見,並在中心遷入社區後,繼續監察中心的運作。政府應更主動積極向公眾發放資訊,提供直接渠道,與居民溝通。平機會又建議政府在物色社福設施用地和土地供應方面更主動積極,如可利用空置的政府處所,以紓緩中心臨時會址地方不足的情況;及要求在市區重建項目和私人發展項目納入更多社福設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