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洪水後如何防住傳染病?

2016-07-08
来源:搜狐网

  當前,中國已進入主汛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出現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導致多地遭受洪澇災害。為進一步做好防汛抗洪衛生應急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於切實加強防汛抗洪衛生應急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洪水到哪裏,醫療保障就要到哪裏。

   到底有哪些疾病在洪水過後會容易出現呢?洪水過後如何預防胃腸道疾病和皮膚病……

  皮膚病 | 洪水過後濕疹皮炎怎麼辦

  除了物資上的毀壞之外,洪澇過後可能會造成多種疾病的暴發流行,比如:常見的有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各種皮膚病等,其中皮膚疾病約占各種疾病的一半以上。大家該怎麼樣去預防和治療?

  1、手足浸漬。由於手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手足部位糜爛、脫屑和滲出,嚴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潰瘍,通常位於手指、腳趾間。

  治療:保持局部幹燥,洗淨晾幹後可用撲粉(一般市售痱子粉均可)撲於患處,或於輕度糜爛處用3%的硼酸粉濕敷,待幹燥後用抗生素軟膏塗擦。

  預防:盡量減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保持手足部位清潔幹燥,涉水時穿防水長筒靴是較好的預防方法。

  2、濕疹。多發生於雙側下肢,因為雙腿長期泡在溫濕汙濁的水中,同時雙下肢皮膚容易受各種微生物的侵襲,因此可在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可能會有滲出,嚴重的可在皮膚上出現水皰,甚至腫脹。患者主要表現為患肢瘙癢和滲出,處理不當會出現繼發性化膿感染。

  治療:一般用3%硼酸粉濕敷,待皮損幹燥後外用激素類軟膏外搽。皮損較多、症狀重者可口服撲而敏等藥物。對伴感染的濕疹則在進行上述治療的同時,積極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預防:可在下水前外塗防水油膏,勞作後可用1%的鹽水浸泡雙小腿約半小時,然後再用清潔水洗淨晾幹。

  3、夏季皮炎

  在災區中較常見,因此時多為夏季,長時間戶外作業,日曬雨淋,加上洗浴條件差,容易發病。在身體暴露部位產生紅斑、脫屑,有的可表現為紅色的細小丘疹,嚴重的可有皮損部位疼痛、燒灼感,患者瘙癢明顯,甚至在病變部位出現水皰和大皰等。

  治療:一旦發生應避免高溫及戶外作業,可於發病部位外用爐甘石洗劑或撲粉,減輕不適感。

  預防:戶外作業時穿戴好防護衣帽可避免該病的發生。

  4、毛囊炎

  因為災區衛生條件差,氣候潮濕,人們又長時間抗災,揮汗如雨,加上沒有清潔用水洗浴,因此也是毛囊炎容易發生的時候。

  防治:對較少的毛囊炎,除注意個人衛生,外用抗生素軟膏。對多發性毛囊炎可同時口服抗生素。

  5、陰囊皮炎

  發生於陰囊及鄰近部位的皮膚紅斑、滲出性皮膚病,俗稱爛襠,多見於長期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的搶險隊員。這是由於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穿著長衣褲,陰部長時間不透氣造成的。

  治療:一旦發生該病,盡量避免水下作業,外用撲粉或複方康納樂霜每日2-3次。

  預防:減少水下作業時間,實行換班制,適時更換內衣褲,使陰部保持清潔幹燥是預防該病的最好辦法。

  6、膿皰瘡

  災區兒童中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由災害時衛生條件較差,缺乏清潔洗浴用水,兒童未注意個人衛生等引起的皮膚化膿性感染。可在面部和四肢以及軀幹部位出現一個小水皰,很快皰內的液體逐漸變得渾濁,皰也變得松軟,因重力的作用,呈瓶水樣掛在皮膚上,能看見明顯的液平面。

  治療:水皰或膿皰局部消毒後抽吸皰液,外塗新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軟膏等。皮損廣泛或伴有發熱、淋巴結炎者,系統應用敏感抗生素。

  預防:主要是注意衛生。

  7、皮膚癬病

  洪澇災害時,由於身體一些部位長期浸泡在水中,加上此時人們的生活環境溫暖潮濕,因而是各種癬病的好發季節。如手足癬在災區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之一,還有體癬和股癬等,此時都易發。如不及時治療還可伴發細菌感染和其他皮膚病。

  治療:一般采用複方苯甲酸酊外塗或抗真菌外用藥膏或藥粉等。對局部輕度糜爛滲出的癬應同時使用含抗菌素的癬藥膏,應避免細菌感染。

  8、蟲咬皮炎

  夏季是蚊蟲繁衍的季節,洪水泛濫更促進了蚊蟲的孳生。洪澇災害使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達不到保證,如睡覺時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等。在兒童中也比較常見。主要表現為四肢出現紅色小丘疹、有時在皮疹的頂端有透明的小水皰,患兒主訴皮損較癢,往往在皮膚上可見到抓痕。

  治療:對於蟲咬皮炎,外用爐甘石洗劑或其它止癢劑可減輕症狀,也可外用激素類藥膏。

  預防:使用蚊帳,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外用防護劑等是預防該病較好的辦法。

  重點提醒,各位在水中行走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每一步下腳、站穩,動作都要很輕柔,一是避免被尖銳的物體戳傷,因為水不清澈,你不會看清你的每一步;二是當心掉進坑裏,因為不是每個坑的表面你都能看清水流有不同,另外不是每個挪了蓋子的窖井的旁邊都有警示標志。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

  2、水真的不幹淨,混雜有泥沙汙物,尤其是河水倒灌的時候。河水和雨水完全不同,所以我們在電視看到的水都是黃色或黃綠色,裏面各種細菌,所以一定要盡量避免受傷。回到家要仔細檢查自己的下肢,皮膚有沒有破損或出血,如果有問題,立即到醫院消毒處理傷口,必要時使用破傷風抗毒素甚至免疫球蛋白。

  血吸蟲病 | 咳嗽胸痛趕緊去疾控

  湖北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疫區居民和參加防汛的人員,要盡量避免接觸疫水,盡量縮短接觸時間、次數和暴露面積。必須接觸疫水時應盡可能做好個體防護,如穿高筒膠鞋、帶膠手套,穿防護衣褲等。不可避免接觸疫水時,下水前可在將接觸疫水部位塗抹防護油。

  接觸疫水一至兩天內,出現點狀紅色奇癢的丘疹,或在兩周內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以及1月左右出現發熱、畏寒、腹脹、腹痛、腹瀉、肝髒腫大和肝區疼痛等症狀,應盡快到就近血吸蟲病防治機構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診斷和治療。

  該專家同時表示,為了防止血吸蟲病急性感染暴發,對接觸疫水的人群在首次接觸疫水後4周,可采取口服吡喹酮進行預防性治療。對反複多次接觸疫水,尤其對參加抗洪救災的官兵,在脫離接觸疫水後1月,應盡快到血吸蟲病防治機構,進行血吸蟲病專項檢查,發現陽性,及時給予病原治療。

  胃腸病 | 生食盡量不吃

  怎麼喝水?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省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委員會李航、譚曉東建議,盡可能喝以下三種水:經過燒開的水、包裝完整的瓶裝水或飲料、桶裝水。

  絕對不能喝汙染過的水, 當對於水質有懷疑時, 就應當換用安全的水。 因為洪水浸泡的池塘等地面水,因為水質渾濁,含有泥沙,飲用後可能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比如, 腹痛等。 如果受人畜糞便汙染,垃圾、糞便、動物屍體、各種雜物進入水體,有機汙染嚴重,細菌孳生,高溫氣候時,水體易腐敗;另外農藥、化肥、工業廢物等化學品沖入水中,並可能有有毒物質存在。這些危險因素都可能會引發身體的許多不適:腹痛、腹瀉、發熱等一系列的征兆, 因此, 為了避免消化道等腹瀉樣疾病, 一定要做到不喝生水, 家裏燒開水時候, 一定要完全燒開。 盡量飲用包裝完整的瓶裝水。

  怎麼吃菜 | 吃熱菜是硬道理

  在抗洪救災期間,體力和腦力消耗很大,身體極度疲勞,不少人在飲食上比較不注意, 希望用較短的時間,盡快完成進餐以節約時間多消息。就常常吃一些涼拌菜和瓜果生吃, 這也是食品安全的一個很大隱患:因為在洪水浸泡過的瓜果、蔬菜表面常常粘附有不少的汙染物,大的肉眼可見,小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我們都無法可知。

  因此在洪水浸泡的地區,瓜果、蔬菜清潔時一定有做到反複流水沖洗,確保粘附在表面上的各種汙染物都已經完全清洗下去。加熱後食用,這樣基本可以保證不會引起消化道疾病。

  怎麼吃肉 | 盡量選擇包裝完整的熟食肉

  不要貪圖小利的食用水中死亡的小動物,在沒有條件食用熱菜熱飯時候,經常會選擇一些熟食品, 比如面包、香腸、牛肉等,在使用前一定要認真查看其包裝,選擇包裝完好才能食用。如果包裝不完整的時候,無法保證在運輸途中,這些食品有沒有可能受到汙染。真空包裝的食品,如果在外觀上不密封或者已經脹氣了有大泡時,說明其安全性無法保證也不要在食用了。

  怎麼用餐具 | 一定要消毒

  在抗洪救災時候,由於體力消耗過大,身體處在應激狀態, 身體的抵抗力會比正常的要低,因此餐具的清潔應當首先要保證。

  首選煮沸消毒,煮沸時間應在15分鍾以上。

  也可使用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消毒劑浸泡後再以清潔水沖洗幹淨;洗漱用水也應保證清潔;

  喝什麼水 | 幹淨水三個判斷標准

  水淹沒過的供水設施必須經清汙消毒並經過水質檢測後方能重新啟用,重新啟用前不能使用,有消毒水味道的水相對比較安全;裝水的缸、桶、鍋、盆等必須幹淨,並經常倒空清洗。

  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進行消毒;混濁度大、汙染嚴重的水,必須先加明礬澄清。

  緊急情況下自行飲水判斷水質好壞小技巧:

  視:幹淨水應無色、無異物、附近無漂浮動物屍體等;

  嗅:幹淨水應沒有異味,否則不宜飲用,有消毒水味道的水相對比較安全;

  嘗:幹淨水應該沒有味道,如果入口有酸、澀、苦、甜等味道都不能飲用。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