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5

蘇布朗擔憂:特朗普當選 中美雙輸

2016-07-18
来源:香港商報

   

 

  蘇布朗簡歷

  英國「脫歐」(Brexit)為全球帶來巨大不明朗因素,裕利安宜(Euler Hermes)首席經濟師蘇布朗(Ludovic Subran)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脫歐」只會對亞太地區造成間接影響,惟一旦歐盟經濟因此加劇下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將首當其沖。他更揚言,假若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中美貿易將無可避免受影響,造成雙輸局面。

  香港商報記者鄺偉軒

  

 

  英國脫歐與美國大選制造不明朗

  「假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勢將危害中美貿易關系。」蘇布朗指稱,中美雙方是對方的五大貿易夥伴之一,若然特朗普勝出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會為內地經濟制造不明朗因素,中美雙方利益都會受到損害。有分析認為,英國公投「脫歐」過後,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將為全球經濟制造另一「黑天鵝」。

  英國「脫歐」及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是「外憂」,企業債台高築可算是「內患」。蘇布朗稱,要緩解信貸風險,除落實「債轉股」及發行資產擔保證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讓銀行資產證券化,更應容許效率較低的企業倒閉,釋出貸款能力去讓具償付能力的企業成功舉債。同時,內地必須利用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充足流動性,以維持經濟增長。

  內地信貸過度膨脹問題有多嚴重?蘇布朗透過數據說明:「2011年內地國民生產總值(GDP)相對新增債務的比例只有1.8倍,5年後的今天,上述比例已升高3倍。另一方面,內地企業債務總額佔國民生產比例多達166%,其他新興市場則只有101%。」

  內地信貸質素持續惡化

  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首季度內地不良貸款金額只有6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及至今年首季度已增至1.39萬億元,反映了內地經濟持續放緩下,信貸質素明顯惡化。

  蘇布朗說,信貸快速增長加上債務水平高企,早已對金融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另外,在需求減弱及工業生產萎縮兩大因素夾擊下,內地企業破產問題將會恐化。他預期,破產宗數增幅將由去年的20%,升至今年的24%。

  應對信貸質素的「隱患」,蘇布朗指,除可實行坊間耳熟能詳的「債轉股」,更可容許銀行發行資產擔保證券,達到銀行資產證券化的效果,「但此舉仍未能夠針對當前企業質素低落的問題,結果只是讓企業僵屍存活下去。」

  僵屍企業應該倒閉

  畢竟,容許僵屍企業倒閉,才是為終極解決企業債務問題,走出正確的第一步。蘇布朗認為,此舉可促使銀行釋出貸款能力,讓更具償付能力的企業可成功舉債,「但短期而言,內地的職位流失將因而加劇,導致政府應對這問題時卻步。」

  至於下一步,蘇布朗認為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他指出,內地在提升產品價值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但在設計、品質控制、顧客服務及品牌營造等環節,相對美國及德國等大型經濟體系而言,仍有一段距離。

  內地企業需要面對的,還有揮之不去的產能過剩問題。蘇布朗表示,外部需求持續疲弱,加上美國、歐盟及印度等地實施保護當地市場的措施,拖慢了內地消化庫存的步伐,「內地鋼材出口價格仍然低迷,在總體需求緩慢增長下,縱然企業減少生產的問題得紓緩,仍無助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為了讓經濟重拾升軌,內地試圖推動消費、股市及樓市,但去年股市見頂回落,說明上述方式並非拉動經濟上升的有效方法。為避免醞釀新一輪的資產泡沫,蘇布朗估計,人行及至年底將調整貨幣政策,內地樓市屆時或因而轉弱。

  消費力因建屋放緩而減弱

  蘇布朗強調,內地建屋放慢勢必拖累實體經濟,「內地房產及建屋增長每減慢1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增長將因而減慢0.12個百分點;若上述兩項活動錄得零增長,總體經濟增長的減幅,將多達1個百分點。」他預期樓市轉弱下,內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將因工資下調而減少,連帶消費亦因而受累。

  即使內地經濟已於今年初築底,蘇布朗認為內地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當前內地經濟正處於『L』型轉型,即使在『量』仍有增長空間,但在『質』及『價』兩方面仍差強人意。」

  內地經濟轉型未完成,市場又擔心大型金融危機的出現。蘇布朗強調,但願內地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完成經濟轉型。他說:「按目前情況,內地的債務問題仍可透過調整自身結構解決,毋須藉大型金融危機,推動經濟體系步向成熟。」

  流動性成經濟增長關鍵

  總括而言,蘇布朗認為,內地是否維持經濟增長,將取決於如何為經濟體系注入正面及健康的因素,包括利用貨幣政策,注入充足的流動性。

  然而,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大量「放水」救市後,陷入了流動性陷阱。人行去年推動寬松貨幣政策,會否重蹈日本的長期呆滯覆轍?蘇布朗表示,內地並非老齡化社會,雖然內地已出現人口老化問題,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費能力,「內地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不能同日而語。」

  與全球經濟體系相比,內地經濟增幅仍處於相對高位。蘇布朗說:「一眾經濟體系中,只有印度才能跑贏中國。」展望內地經濟表現,他預料高科技及電訊行業將迎來強勁反彈,而建築、機械、資源等資本密集行業,則表現較為脆弱,預料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維持在6.5%,只稍低於去年的6.9%。

  內地宜避日式衰退

  內地經濟表現呆滯,市場評論擔心內地將步日本後塵,陷入失落年代。究竟內地會否陷入日本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迷失年代」?「日式衰退」又會否在內地重演?

  日本經濟「失落な年」,有分析認為是因為流動性陷阱,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所謂的「僵屍企業」在日本仍然「千秋萬世」,即使已被市場唾棄,但因受到庇護而不死。

  「僵屍企業」如何在日本形成?上世紀50、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起飛,當地政府為了「適度保護」當時得令的大型企業推出保護政策,但隨時代轉移,該等企業已無法適應全球性的營商模式。這種保護主義為日本從90年代延續至今的衰退埋下種子。

  不能跟隨時代潮流,自然被市場淘汰,但上述金科玉律在日本並不適用。日本向來奉行企業「交叉持股」,好處在於企業之間能夠形式保護網,壞處卻讓效率較低的企業在互控下仍然能夠生存,形式「僵屍企業」。不少企業擔心一旦其中一家倒閉,將「牽一发動全身」,引發企業倒閉潮。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奉行終身聘用制,不少打工仔獲企業聘用後終身在同一家企業工作,退休後可享用大筆退休金,為當地企業帶來巨額負擔。失業率或短暫上升

  內地國企與當年日本企業奉行的制度的確有相似之處,故中央近年推行國企改革的過程中,試圖引入民營元素,務求為國企帶來生氣。

  容許內地營運效率較低的企業倒閉,或許某程度為內地帶來失業問題,但隨著民營企業冒起,該等企業可從中吸納來自國企的剩餘勞動力,相信日式「僵屍企業」拖累整體經濟發展的噩夢,不會在內地重复出現。

  

 

  【聚焦香港】

  一帶一路:香港經濟轉型契機

  香港經濟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再次面對轉型的陣痛。蘇布朗認為,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要致力減少對金融、地產及零售行業的倚賴,而「一帶一路」正好提供機會,讓香港成功轉型。

  「經歷多年升市後,香港樓市的確已經過熱,調整實屬必要。」蘇布朗說,加息陰霾下,香港經濟已見逆轉,樓市亦隨經濟逆轉下滑;加上來自內地的需求疲弱,香港難以獨善其身,料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幅度只有0.7%,遠低於2004年至2014年期間,每年4%的平均增幅。建議港府扶持旅遊業

  為應對經濟下滑的風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年2月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提出多項提振措施。蘇布朗建議,除了減稅藉以減輕中小企的負擔,更應扶助旅遊業,為旅遊業注入新動力,並采取措施減少對內地客的倚賴。

  事實上,過去10年香港樓市及零售業持續暢旺,與內地資金源源不絕湧入香港有關。不過,內地經濟今非昔比,難以長期支撐樓市長升不跌。更甚的是,在地產、零售及金融業的支配下,香港要過渡至以科技主導的「新經濟」,似乎是難於登天。香港經濟難轉型

  面對內地不同自由貿易區的競爭,蘇布朗說,香港當前欠缺的是「創新」,在欠缺創新營商環境下,更遑論與鄰近地區競爭,「香港研發佔整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只有0.7%,新加坡卻多達2%,足見香港在研發創新的步伐是極其緩慢。」

  要提升競爭力,蘇布朗認為香港要致力成為中國的創新樞紐,「若香港要維持現有競爭優勢,唯一可行方式就是領先內地一步,成為中國的創新樞紐。」香港不可失聯繫人地位

  蘇布朗強調,香港更應當繼續擔當「聯繫人」的角色。他說:「內地極之需要利用香港與新加坡完成『一帶一路』戰略宏願;香港要維持獨特的地位,應繼續擔當連接內地及世界的角色。」

  不僅經濟分析獨到,蘇布朗於工作以外更培養多方面興趣。不說不知,蘇布朗運動極之了得,是跆拳道的黑帶二段,與一般經濟師終日埋首數據大相逕庭。除此以外,更精通法文、英文、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及德國等多國語言,可謂走遍歐洲也無敵手。

      【學歷】

       法國國立統計與信息分析學院(Ecole Nationale de la Statistique et de I'Analyse de I'Informa-tion) 經濟和統計學碩士及學士

       巴黎大學政治科學院(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公共政策碩士

       【曾擔任職位】

         聯合國世界糧食理事會經濟顧問

         世界銀行經濟師

  【訪談概要】


        論英國脫歐「脫歐」:只會對亞太地區造成間接影響,惟一旦歐盟經濟因此加劇下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將首當其沖。

         論企業破產:需求減弱加上工業生產萎縮,內地企業破產問題將會惡化。

         論樓市泡沫:人行及至年底將調整貨幣政策,內地樓市屆時或會轉弱。

         論競爭能力:相對大型經濟體系而言,內地貨品設計、品質控制、顧客服務及品牌營造等方面,仍有一段距離。

         論發展:不均內地正處「L」型轉型,即使在「量」仍有增長空間,但在「質」及「價」兩方面,則差強人意。

         論行業走向:高科技及電訊行業可望迎來強勁反彈,相反建築、機械、資源等資本密集行業,表現較為脆弱。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