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生
作為「占中」後的首場全港性選舉,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結果可簡短總結為:新興反建制陣營冒起,傳統反建制陣營大敗,建制陣營克服逆境,總席位保持優勢;至於藍(建制)黃絲帶劃分的話,雙方基本盤則沒有大變。
以上,乃衡量雙方總得票而非總議席而言。因為,前者才是本港民意走向的真正反映,後者只是選舉制度遊戲規則下的操作結果;所以,要檢視本港政治生態的最新發展,總得票無疑比總議席重要。另外,由於黃營之內,「泛民派」與本土派之間的定義含糊、不一而足,故此本文選擇以傳統與新興的反建制陣營稱之,其中新興者泛指所有首次參選立法會選舉的黃營政黨。
黃營:新興之得傳統之失
先談黃營。不必諱言,「占中」衍生的所謂「傘後組織」,亦即新興反建制陣營,包括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取得出乎一般預期的佳績,由無到有差不多5個選區都各取一席,並無太大受累於「碎片化」互相分薄票源「攬炒」。相對來說,傳統反建制陣營才是箇中最大受害者,民主黨、公民黨的議席雖然能夠保住,分別由4席微增至5席,以及維持在5席,不過細究得票數字,兩者其實均現龐大跌幅,總的分別急瀉約20%之譜,工黨的得票亦下挫了10%,民協、新民主同盟更是盡失立法會所有議席。因此,即如民主黨亦有先見之明,沒有再像上屆般在單一選區進取地派出多至3張名單,而是保守地各區僅出一隊。至於公民黨,若非受惠今年初新界東補選鞏固票源,其得票流失肯定更加厲害。在五區裏頭,兩黨得票唯一有所提高的地區,就是沒有新興反建制陣營派員出選的九東。
故此,很大程度上,新興反建制陣營之得,正是傳統反建制陣營之失;「占中」以後,黃營的餅並無一如黃營所說般明顯做大。的確,查反建制陣營的總得票,較上屆確實增加了接近20萬張,顯示諸如首投族等的影響力。不過,倘以得票率看,黃營僅較上屆微增0.24個百分點,遜於藍營所增加的1.68個百分點。
藍營:有賺無蝕如願以償
事實上,藍營今屆表現難以言差,如上所述得票率之增甚至更勝黃營。最終議席數量不加反減,由17席微降至16席,其實乃受上屆結果太好「拖累」,當時幾乎能夠完美地成功配票;反觀今屆,親建制陣營的出選布局則傾向保守,以致未能再次完美地運用新增得票,例如九西只有2張名單競逐6個議席,實質等於放棄其餘4席(該2名單共取10萬票,如拆3張平均分配每張可得3萬,則已足夠蓋過以2萬票贏得最後一席的青年新政)。相對來說,親建制陣營名單的勝出率卻非常之高,民建聯、新民黨就是全勝而歸,分別派出7張名單贏7席,以及派出3張名單贏3席,所以可用如願以償來形容。畢竟世事總難完美,理論上可行不等於實際上做到。而以42%的總得票率贏得46%的議席,也屬有賺無蝕。
值得留意的是,藍營得票率即使上升了,反映更多人站出來支持親建制陣營,或響應「vote them out」踢走反對派,不過,約18萬的總得票增幅,卻遜於黃營的近20萬增幅;即是說,在絕對的數量上,藍黃差距其實有所擴大,長此下去對藍營並非好事,尤其是屬於未來的青年一輩都傾向黃營,而且是深黃陣營。而事實上,在反建制陣營方面就見明顯由淺黃走向深黃的勢頭。故此,藍營的發展形勢,縱沒傳統反建制陣營般壞,卻也實在未許樂觀。
本港政治光譜邁向深黃,對政局穩定肯定不是好事。如何令政治方向從極端激進回歸理性務實,實乃今屆選舉所示當前香港政壇的頭等急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