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大跌0.68%,虽然收盘勉强站在3000点关口,但成交却跌破1500亿元关口,见今年8月2日以来地量。而香港恒生指数在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却明显收高0.63%,23335点的收盘位证明,恒生指数仍保持着稳健运行的态势。
从今年2月的最低点到本月最高点,恒生指数最大升幅超过33%,而从2月29日到中秋节前,上证综指累积升幅只有364点或13.8%。恒生指数8月以来反覆创出一年来新高,而上证综指到中秋节前与去年收盘点位相比仍然有537点15.2%的跌幅。
而造成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巨大差别的主要动能,是汹涌的内地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而这样的势头正给内地股市敲响警钟。A股核心问题是缺钱
内地股市是典型的投机市场,价值投资那一套理论在这里没有啥市场。市场交易量超过八成是散户完成的,散户许多是没有经验的投机客,希望以小博大,追逐股票价差出现的赢利空间。所以内地股市完全靠资金推动,2015年6月9日内地两市竟然出现日成交2.43万亿元的情况,震惊世界。可今年3月1日内地股市走出去年6月15日到今年2月29日三波股灾阴影后,却一直得不到资金面的支持和配合,几次两市成交到了8000亿元行情就难以为继了,这说明8000亿元是内地两市场内存量资金的大体规模。没有场外资金的持续加盟,内地股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逐渐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所以,现在内地股市的核心问题是严重缺钱。去年6月15日以来,内地股市要麽持续出现股灾,要麽不死不活了无生气,投资者和投机者都失去了创利的空间。而股市之外,是楼市的持续火爆。这几年内地已经形成共识,凡是有钱不想要了,凡是想放弃小康生活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创业二是炒股,屡试不爽。而被股市折磨得筋疲力尽的股民越来越多地选择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抽身转战楼市,於是,今年上半年内地银行新增贷款多半变成了房贷,银行超过10万亿元的流动性给了地产开发商,於是内地楼市持续火爆,现在炒作的热点已经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线城市甚至是三线城市。内地几乎能拿得出来的流动性都给了楼市,股票就成了近乎乾涸的污水池子里的垂死之鱼。
银行股白菜价没人睬
股市严重缺钱,市场只能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里找局部热点,而大盘蓝筹,尤其是银行股就成了僵尸股。
中秋节前A股市场陷入调整格局,上证综指围绕3000点发起争夺战,虽然最终勉强守在了3000点上方,但是被击穿的风险很高。随着指数节节败退,大面积破净的现象又卷土重来。截至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剔除15家负资产的公司,沪深两市共有36只个股市净率低於1倍,银行板块成为破净的重灾区,目前已经有10只银行股破净,占19家A股银行的52.63%。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不足0.8倍,分别是0.73倍、0.76倍、0.77倍和0.79倍。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虽然暂时没有破净,但是距离破净也仅有一步之遥,目前两股的市净率分别是1.026倍和1.066倍。目前,A股市场上只有两只银行股的市净率暂时处於2倍以上,均是今年刚刚上市的次新股,分别是江阴银行(市净率为2.99倍)和贵阳银行(市净率为2.02倍)。
警钟已敲响
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其实是市场弱势的一种体现。股票上涨的最终逻辑是资金推动,目前市场的环境不佳,投资者的心态谨慎,场外资金一直处於观望状态,迟迟不愿入场。现在存量博弈的迹象明显,撬动银行板块所需资金量巨大,因此场内资金对於银行板块的态度较为冷淡,造成大面积破净的局面。
另外,银行股大面积破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内地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在底部徘徊,拖累银行业绩走弱,也是机构对银行股避而远之的一个原因。据统计,2016上半年A股18家上市银行(彼时江阴银行未上市)的净利润为7265.7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7086.4亿元(当时上市银行数量为16家),增速十分有限。
与在地面爬行了半年的A股相比,港股今年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从2月份低点开始算起,到上周为止,恒生指数反弹幅度最高达到33%,因此港股成为内地资金的避风港,港股持续上涨的时候,内地资金连续净流入港股,体现出显着的南下特徵。
而让内地资金南下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很多投资者猜测,在这样的时点流向港股的内地资金,会不会和规避人民币贬值有关?沪港通总额上限打开、保险允许直接参与,人们担心内地资金流向港股寻找更便宜的高股息率股票会成为趋势,从而对A股资金形成更大的分流。
现在绝大多数投资者预期最少在G20和10月1日SDR生效以前,汇率问题都是安全的,都是以维稳为目标的,但是过了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的风险点一旦爆发,对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往往也会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