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人民日报:東北振興要從四個副省級城市破局

2016-09-19
来源:人民日报

  

  記者趙貝佳
 
  當前東北地區發展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2015年,東北三省的GDP年均增速在全國排名倒數。2016年上半年,黑龍江、吉林、遼寧的GDP增速依然不容樂觀。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總體形勢下,東北振興能不能走出新路子?如何找到發展新機遇?
 
  日前,在由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與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聯合主辦的2016太陽島論壇暨東北振興論壇上,專家學者及企業家為破解“東北之困”建言獻策,共同尋找解困破局的新路子。
 
  老工業基地需要轉向發展新興產業
 
  老問題需要新思路來解決,老工業基地需要轉向發展新興產業。
 
  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副司長楊蔭凱強調,把握新興產業的發展,是東北經濟未來的突破點之一。東北應為能源基礎建設項目做好準備,積極優化融資結構,加快培育壯大一批千億規模的新興產業集群。
 
  高新技術產業是發展的重頭戲。老工業基地有著堅實的制造業基礎,有發展智能制造、航空裝備、汽車研發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先天優勢。據介紹,目前燃氣機、3D打印、新能源客車等產業已經帶動哈爾濱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了7%,同比提高了5.8個百分點。
 
  服務業是重要抓手。哈爾濱第三產業比重已超過60%。今年,大連、沈陽第三產業比重提升幅度較大,分別提高4.6、4.5個百分點。
 
  人才是發展的基礎。東北地區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個大問題。專家建議,對于人才,不能堵,而要疏。與其挽留,不如吸引,乃至打造屬于自己的人才。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在論壇上強調,“我們常聘用外國人才,為什么不能打造自己的人才?格力未來會在東北建廠,會有自己的科技研發中心,培養核心人才。自己設計,自己研發,自己制造。這才能真正由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東北并不缺乏吸引人才的土壤。哈工大機器人[0.26% 資金 研報]集團成立僅一年,市值已近百億元。專家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強與哈工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實現科技成果及產業化項目的充分落地轉化。
 
  以點帶面提高發展效率
 
  東北地域廣闊,各市縣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謀求共同發展,并不等于同步發展,而應各有側重。“東北經濟處于觸底回升之中,出現明顯分化。省級層面,吉林的發展速度跟全國持平;黑龍江雖然弱于全國速度,但發展差距在不斷縮小;遼寧的問題比較突出。‘齊步走’的整體發展道路對東北而言有困難,反而是演進式發展更為可行。”楊蔭凱說。
 
  以點帶面、以局部帶動整體,往往能提高發展效率。東北發展的“點”,在于四個副省級城市。“這四個城市占到東北整個經濟比重的45.3%,它們發展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東北振興能不能實現。東北可以考慮跨省區聯動,結合三省的國家級新區,來創建新的經濟貿易增長區。”楊蔭凱建議。
 
  哈爾濱、沈陽、長春、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提出,東北發展,重在聯動;“四手聯彈”,才能解困破局。
 
  ——破解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遇到的問題,既要靠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也要靠加強與東北地區各城市之間的抱團取暖,合力攻堅。
 
  ——充分借鑒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驗,東北城市群共唱一臺戲。
 
  ——利用東北的基礎和區位優勢,研究自身特色,變競爭為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優勢互補,打造對外開放共同體。
 
  ——充分利用雄厚的工業基礎,將四城市打造成中國制造2025的示范區和世界先進制造基地。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鼓勵區域內有條件的企業抱團出海,讓東北裝備叫響世界。
 
  “東北振興需要新的熱點,不能僅限于以前的老辦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提出,可以借鑒改革開放初期“辦特區”的辦法,考慮由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水平較高的廣東、浙江、江蘇三省與東北三省分別對口合作,開辦特殊合作區。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