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收入斷崖式下跌 新政下專車司機“致富”夢碎

2016-10-13
来源:腾讯科技

  文/騰訊科技 相欣

  隨著國慶節後各地網約車管理意見征求稿的出台,滴滴出行平台上大量司機面臨並不明朗的未來。

  京籍京牌、滬籍滬牌等標准,像是編織的一張大網,將不符合標准的司機和車輛篩除在外。在這些可能被篩除的司機中,甚至有不少是專門為拉專車、快車貸款買的車。

  來自河南的康師傅原本是一家私企的運貨司機,看到身邊不少朋友投身滴滴,他幹脆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注冊了滴滴專車司機,為此他花了25萬元貸款購置了一輛黑色大眾帕薩特。而現在,他卻有可能無法繼續原有的工作。

  在資本刺激和補貼推動下,“月入過萬”曾是不少人加入滴滴、優步等網約車大軍的重要理由。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車輛,此前不少希望加入滴滴平台的車主不得不通過租賃公司租車或貸款買車,每月償還數千元的租車費或月供。

  而現在,補貼過後斷崖式遞減的收入,以及即將而來的新政,讓這些貸款買車的專車司機的“致富夢”化作泡影。

  來自保定的趙師傅做滴滴快車已有三年,經曆了滴滴從一家創業公司成長為估值350億美金獨角獸的過程。

  趙師傅告訴騰訊科技,三年前他的月收入超過2萬,今年以來,隨著司機端補貼的不斷下調、滿單獎勵取消,現在同樣是每天至少幹11個小時,每月只在限行的4天休息,王師傅月收入只有六千到七千元。

  收入的大幅減少已經讓很多滴滴司機對是否繼續拉快車心生猶豫,隨著意見稿的發出,趙師傅覺得有必要尋找下一個工作了。“幹這個(快車)自由慣了,實在幹不下去就回老家吧。”趙師傅無奈表示。

  像趙師傅這樣沒有本地戶口的專車、快車司機占據了滴滴北京、上海司機中的絕大部分。

  滴滴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名司機中,只有不到1萬名有本地戶籍。雖然滴滴沒有透露北京的數據,但若根據我們乘坐經驗推算,滿足京籍京牌的轉快車司機非常有限。

  除了對戶籍和車牌的限制,意見征求稿還對車型做出了限定。北京、上海、深圳細則要求網約車為車距達到2700毫米以上的燃油車輛,或是軸距達到2650毫米以上的新能源車輛。

  軸距長短決定了車型,一般而言2700毫米以上軸距的車是中級車標准,比如帕薩特、凱美瑞等。按照滴滴官方提供的數據,以上海為例,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真的符合這幾條標准的北京人,又有幾個願意拉專車呢?”很多滴滴專車師傅感歎。

  近日,一則在滴滴司機群裏流傳的解約信息給這種不明朗雪上加霜。

  滴滴快車王師傅對騰訊科技表示,最近他所在的微信群裏正在流傳這樣一則消息:“為了迎合新政落地和執行,平台將在10月12日至27日15天時間內,分批友好地解綁非本市戶口、本地車輛的滴滴(UBER優步)專車司機端。”

  就此,騰訊科技詢問了多名滴滴專車、快車司機,只有兩名司機表示收到過這則消息,但對於這則消息的來源有所質疑。

  “幹不了直接卸載APP不就行了,滴滴沒必要專門發一個解綁的信息。”與此同時,滴滴官方也否認了這則消息,稱是“惡意造謠”。

  盡管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對北京、上海、深圳大部分網約車司機來說不利,但他們仍對11月1日出台的正式文件心存一絲希望。

  來自山東的王師傅本來在北京的工作是為建築公司提供施工材料,三個月前,因為生意不好做,王女士把自己名下京牌的金杯車置換成一輛二手自動擋的豐田卡羅拉。“沒想到剛幹了三個月就遇到這種事。”王師傅直言。

  但她仍然覺得“還有希望”,到政策最終落實還有將近20天時間,她期待並且相信滴滴能在政策博弈中爭取到一些空間。

  不過,這次留給滴滴回旋的時間不多了。

  盡管此前發布的《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去年10月份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有不少改動,比如放寬了網約車平台企業的限制,不要求自有車輛,8年保費改為60萬公裏等等,但這是經曆了長達近一年時間的討論和調整。如今新政下月就將實施,期待政策放寬似乎並不現實。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