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印度正在釋放危險的信號:越來越少的人想要去這個國家投資。這對此前熱火朝天招商引資的莫迪政府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
今年第二季度投資萎縮3.1%
盡管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依然在增長,但民間投資正在加速萎縮:今年第一季度,民間投資萎縮了1.9%,第二季度則減少了3.1%。
與此同時,制造業設備開工率也相對較低,未有新增投資。據民間調查機構印度經濟監控中心(CMIE)統計,印度制造業整體設備開工率僅為73%,至少連續5年下降。除了鋼鐵(開工率53%)和水泥生產(開工率64%)等基礎設施相關領域之外,乘用車(開工率63%)和造紙(開工率55%)等行業也加劇了產能過剩。
對于投資加速萎縮的數據和說法,印度中國企業商會秘書長、竺帆咨詢創始人黎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并沒有明顯感覺,但“2015年投資過熱”,今年會趨向于理性。印度創投圈今年9月的報告總結稱:“在2015年的大爆發之后,2016年印度創投回歸理性估值區間的趨勢非常明顯,市場正在擠掉多余泡沫。”
印度廊橋律師事務所顧問樊桂東也表示,身處當地并沒有聽到投資萎縮的新聞,“接觸企業的情況都挺正常的,前來考察和落地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每個月基本都會和幾十家接觸。”他對第一財經說,中國企業今年對于印度的投資熱情和去年相比“只會多不會少”。
就印度的經濟表現而言,印度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2016~2017財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加快到了7.9%,在截至6月的第二季度則放緩至7.1%,低于早前預期的7.6%,并創下自2014年6月增長6.7%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印度仍然超過中國的6.7%,是世上GDP增速最快的經濟體。
“印度FDI超過中國”只是傳說
莫迪政府將經濟增速的出色表現主要歸功于印度總理莫迪推行了關鍵的經濟改革。于2014年上臺的莫迪推行了“印度制造”計劃,并打開大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政策鼓勵外來投資。執政期間,他還增加了國防與基礎建設方面的開支,并實行低利率政策以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
然而,如今的政府看起來還在缺錢的困境中掙扎。最近的報告顯示,為了能增長0.4個百分點,政府官員將向印度議會申請在接下來的5個月內額外支出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億元)并尋求批準。
這種策略并不新。早在2014年莫迪剛剛進入總理辦公室時,他就面臨印度經濟增速因民間投資放緩而從2010年的兩位數下降到2014年的5%~6%的棘手難題。他和他的經濟團隊隨后決定加大公共支出,認為唯有這個方法才能快速解決問題。在他們的愿望里,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將會增加投資者的熱情、營造樂觀的氛圍,從而吸引民間投資迅速扎堆。
這個方法不算毫無效果。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數據部門fDi Intelligence此前的一份報告,2015年,在不少新興國家的投資出現下滑的大背景下,印度第一次超過中國成為了全球吸引外商投資最多的目的地。
然而,這一引發眾人關注的消息也引起不少人的質疑和官方反駁。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此回應稱,印度貿工部工業政策和促進總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印度共吸收外資是254.94億美元,其中外國直接投資193.94億美元,也就是上半年印度的FDI同口徑和中國比是193.94億美元,而中國商務部的統計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是684億美元。“權威的數據已經擺在那里,所以我們不需要再作什么評論。”他這樣表示。
在印度生活多年并在當地創立了印客公司以幫助中國人赴印投資創業的吳順煌也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查證。他表示,中國統計局給出的2015年中國實際吸引FDI數據為1263億美元,和《金融時報》給出的566億美元相差甚遠,而印度政府給出的數據為2015年FDI流入僅450億美元左右,與《金融時報》給出的630億美元也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印度FDI超過中國的說法極不準確。
在這些權威數據的基礎上,部分外媒也開始認為,印度利用增加公共支出來吸引外商投資的策略絕對算不上卓有成效。他們甚至擔心,莫迪政府的政策已執行一半,政府看起來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承認自己的方法并不奏效。
印度近一半大型項目擱淺?
為什么越來越少的人想要去印度投資?
外媒報道稱,首先,當地支持新投資的金融渠道已經崩潰。在印度,對于新項目的資金往往來自于銀行系統,當地的銀行系統主要由國有銀行掌控。不幸的是,國有銀行正深陷自身財務狀況的泥潭——身負大量的壞賬。這一問題所導致的結果就是銀行信用系統的增長嚴重乏力。事實上,銀行對于工業的貸款于今年8月出現了過去10年里的第一次收緊。
然而,政府對于修復金融系統這件事做得非常有限。可能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減少經濟對于國有銀行的依賴,畢竟國有銀行也極容易被有影響力的當地巨頭所操控。取而代之的除了推進銀行的私有化之外,印度政府還應當敦促銀行有力地清除壞賬,變得更加“務實”。
其次,不少投資者在過去的幾年里因為獨斷專行的政府決策被折磨得很痛苦。就稅收和環境保護條例等的爭議已經讓眾多項目擱淺,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項目。
據外媒報道,大約一半的大型投資項目都因為資金問題被迫延遲,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印度基礎設施有限公司于8年前進入印度市場并中標了德里地鐵的項目,當地項目的一名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德里地鐵CC-05標的項目已經完成了,CC-27標項目也接近尾聲,孟買的項目也在開展中。“雖然工期也是延遲的,但是主要由于地質條件等原因造成的。”該負責人稱。
此前中國富士康集團于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簽署投資計劃以在當地投資建立巨型工廠堪稱“印度制造”計劃的一大成功案例,然而一年過去了,富士康集團至今都還沒有向政府提出采購土地、設立研發機構和制造工廠的申請,更不用說政府何時會批準申請。
也有一些公司已經承諾了要投資卻又改變了主意。另一個“印度制造”公關成功的案例當屬福特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開設新工廠,當時的投資額達10億美元,據福特的計劃是要將印度打造成福特汽車的出口中心。然而,最近福特公司CEO菲爾茲(Mark Fields)表示,公司正在重新審查在印度的投資方案;他個人對于在印度的投資比在其他新興市場的投資更加悲觀。
投資者期待更實在的改革
要想重新燃起投資者對印度的興趣,印度顯然需要在投資領域推動更多集中并且實質的改變。
雖然莫迪政府在“給正在進行的項目松綁”以及推行“印度制造”以刺激當地制造業發展等領域制造出了不少的動靜,也的確實現了一些較易實現的短期目標,并讓印度在去年世界銀行的《全球商業環境報告》排名上前進了4位(排在第130位),但根據莫迪多次的公開表述,他至今都還不明確“大爆炸式的改革”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外媒認為,他和他的團隊只是一味地將希望寄托在增加公共領域投資上,但在推動可持續的管制解除以及勞工、環保條例等重點領域的實質性改革上卻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頑疾。
對于投資者來說,那些實實在在的松綁和管制解除以及穩定的開放政策才是恢復他們投資信心的關鍵。但不少投資者都公開表示,實際的改變對于印度來說太難了。
對于這些警示的信息,天性樂觀的印度人也顯得有些健忘。更糟糕的是,印度政府尚未意識到,繼續加倍增加公共支出的選擇將會讓危險加劇,因為它可能會危害過去幾年里已取得的成功之一:印度預算系統的穩定性恢復。在外媒看來,政府已經透支了本財政年度的赤字目標,簡單地繼續增加支出顯然不會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傷及經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