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青島"十三五"打造330個重點項目 投資超2萬億

2016-10-26
来源:青島早報

  12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的重點項目落戶城陽動車小鎮、一汽大眾華東基地落戶即墨龍泉汽車產業新城……記者從市政府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我市在工業、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等領域,安排了763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2萬億元,截至2015年底,已全部開工建設,394個項目已竣工。通過大規模資金投入和存量資產的調整升級,有效促進了全市經濟結構優化,取得較為顯著成效。 “十三五”期間,我市目前規劃了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重點項目330個,加快推進海洋國家實驗室、高速列車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膠東臨空經濟區、郵輪母港城等項目建設。

  “十二五”期間市級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十二五”期間,青島在工業、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等領域,安排了763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其中100億元以上的項目25個,總投資約1.2萬億元。到2015年底,763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當期完成投資7000多億元,完成投資占同期全市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25%以上。竣工項目394個,其中工業項目222個,服務業項目125個,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等項目47個。全部工業重點項目累計完成產值2441億元,實現稅收167億元;服務業項目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200億元,實現稅收122億元。全部項目新增就業約20萬人。

  ●工業

  集中推進了中車四方、龐巴迪動車、上汽五菱通用發動機、一汽中重卡、博世柴油發動機、中集冷鏈等市級重點項目400個,總投資約4000億元,培育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服務業

  推進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99個,總投資約5500億元,在物流、旅游、信息、金融、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成效逐步顯現,成為助推經濟發展新引擎。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由2010年的48.7:46.4,調整為2015年的43.3:52.8。

  ●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

  “十二五”實施重點建設項目59個,總投資達到2400多億元。膠州灣大橋、膠州灣隧道、環灣大道等項目建成使用,推動擁灣發展戰略構想加快實現。地鐵3號線、2號線等全面啟動,為城市交通體系提升奠定堅實基礎。青龍高速、海青鐵路、青榮城際軌道交通、鐵路北客站、新機場等項目建設,促進了半島城市群功能互補和協同發展。大沽河綜合整治、青大附院和市立醫院二期、市體育中心二期、山東大學等項目建成,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承載力,改善了社會民生條件。

  今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推進情況

  ●2016年,全市共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190個,總投資6508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500億元。

  ●到9月底, 110個項目新開工,開工在建項目達到182個,占項目總數的95.8%。

  ●完成投資約1400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93%。

  亮點

  “十二五”以來,我市充分發揮市級重點項目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提升作用,以點帶面,促進相關行業產業鏈不斷向縱深延伸,引領一批百億級、千億級城市新發展極加快形成。

  全球高鐵創新和產業基地加快推進

  “十二五”以來,中車四方、龐巴迪高速列車基地、動車配套產業園等12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的市級重點項目落戶城陽動車小鎮,總投資約200億元。在重點項目引領帶動下,動車小鎮聚集軌道交通配套企業12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27家,初步構筑起以高速列車產業為龍頭,集研發、設計、實驗、制造、維修、服務為一體的國際一流高速列車創新和產業化基地。 2015年實現產值573億元,較2011年增長84.8%。中車四方、龐巴迪等龍頭企業高速列車產量約占全國的66%,城軌地鐵產量占全國的25%。

  青島汽車產業新城迅速崛起

  “十二五”期間,一汽大眾華東基地落戶即墨龍泉汽車產業新城,一期投資144億元人民幣,產能30萬輛以上,主要生產SUV等新型轎車,預計2018年初整車下線。圍繞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一汽商用車基地、一汽大眾發動機等三大龍頭項目,累計引進汽車行業重點項目93個,總投資460億元,在93平方公里規劃面積內,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2018年底全部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千億元以上。

  膠州開發區加快打造三條千億級產業鏈

  “十二五”以來,中集冷鏈、青山電氣西門子OEM工廠、特銳德工業園等12個市級重點項目落戶膠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200億元。圍繞市級重點項目,成功引進相關項目近70個,總投資近800億元,加速打造三條千億級產業鏈,分別是以中集冷鏈、特銳德、東軟智能、德國貝克曼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以京東電子商務產業園、海爾虛實網服務園、有住智能集成、傳化智能公路港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鏈;以及圍繞膠東國際機場建設,打造的航空航天產業鏈。

  董家口新港城正蓬勃興起

  “十二五”以來,青鋼搬遷、山東液化天然氣 (LNG)、40萬噸礦石碼頭、董家口萬邦物流等16個市級重點項目入駐董家口,總投資506億元。在市級重點項目的引領帶動下,董家口港區累計建成泊位26個,投入運營18個泊位,建成堆場400萬平方米,堆存能力約5500萬噸。其中,40萬噸礦石碼頭繼續鞏固我國“超級礦船母港”地位,2016年1-8月,靠泊29艘40萬噸礦石船,占全國靠泊總量的85%。新加坡萬邦、馬士基集團、荷蘭皇家孚寶、瑞士摩科瑞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董家口。一座嶄新的港城正在蓬勃興起。

  青島國際郵輪城加快建設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加快建設青島國際郵輪母港,項目占地約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約60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規劃以郵輪母港為核心,以郵輪延伸產業為依托,以旅游休閑和港航服務兩大產業為支柱,帶動老城區改造,著力打造“國際郵輪城”。 2015年5月客運中心建成投入運營以來,國際豪華郵輪紛紛來青,累計運營母港航次近100次,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預計到2020年,將接待郵輪200個航次,40萬人次國內外游客通過郵輪母港進出和訪問青島,郵輪母港將成為青島新的國際會客廳和城市名片。

  世界“影視產業硅谷”日漸清晰

  “十二五”以來,以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為代表的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積極對標“好萊塢+硅谷”模式,打造國際領先的影視產業基地。東方影都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占地300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包括外景拍攝區、影視制作區、電影博物館、影視名人蠟像館、影視會展中心等5大板塊。圍繞該項目,萬達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樂部、國際醫院、汽車極限秀等數十個項目集聚發展,拉動社會投資近千億元,擬吸引1000家以上企業入駐、2000萬/年以上旅游人口,帶來10萬人就業,世界“影視產業硅谷”日漸清晰。

  科技人文紅島新城加快建設

  “十二五”以來,紅島經濟區科捷機器人、山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青島中學等48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推進,總投資近700億元,目前已有34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隨著海納光電、佳明測控、奧克生物、青島國家大學科技園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服務業方面,隨著科創慧谷、青島網谷、聯東U谷等項目加快建設,紅島經濟區新型服務業態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發展層級不斷提升,一座“科技型、人文型、生態型”的新城正在加快建設。

  世界海洋科技中心基礎不斷夯實

  “十二五”以來,青島藍谷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14個大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推進,總投資206億元。圍繞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引進重大科研創新項目210個,涉藍涉海企業110個。經過5年建設,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等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青島中德新能源與環保研究院、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基地等40余個項目加快推進。

  “十三五”發展重點

  據悉,“十三五”期間,重點項目建設將圍繞我市提出的“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國內重要的區域性服務中心、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工作,突出城市發展特色,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體系。目前規劃了“十三五”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重點項目330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80余項、社會民生項目70余項、產業類重大項目180余項。

  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

  依靠創新驅動培育一批好項目、大項目,積極承接石墨烯、大洋鉆探船等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快推進海洋國家實驗室、高速列車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青島國際創新園二期、海爾云谷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項目。

  打造國內重要的區域性服務中心

  加快發展十大現代服務產業,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臺搭建,加快膠東臨空經濟區、郵輪母港城、金家嶺金融聚集區、中信全國新財富總部、青島環球金融中心、中鐵·青島博覽城、惠普軟件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產業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突出服務高端化,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盡力提升服務業輻射能力。

  打造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

  圍繞海洋強國國家戰略,加快項目引進建設,撬動青島在更高層面更高水平實現突破。加快中國藍谷、西海岸等重點區域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實施“海洋+”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深遠海開發綜合保障基地、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等重點區域。加快推進深遠海裝備研發制造項目、萬達游艇產業等重點項目,力爭在海洋科研領域,海洋裝備制造、海洋服務領域加快引入建設一批示范作用強、引領帶動大的項目。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壯大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培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打造國內重要的互聯網工業強市。加快推進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海爾4.0示范基地、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新一代智能家電產業園等項目,突出信息化、服務化、融合化、綠色化,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