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不要讓肝髒鬧罷工

2016-11-04
来源:生命时报

  受訪專家: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 蔡皓東
 
  北京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醫師 胡建華
 
  如果說人體是一家不停運轉的工廠,位於人體右上腹部、約兩斤半重的肝髒就是其“化工處理廠”,夜以繼日承擔著身體的代謝和解毒工作。然而,多年來難以改善的不良飲食習慣、藥物濫用等問題,正在一點點剝奪著肝髒原本的排毒能力。
 
  脂肪肝、酒精肝發病攀升
 
  我國一直是肝病大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總計就超過1.5億,這也成為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病因。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醫師胡建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隨著檢查手段的優化和人們防范意識的增強,傳統意義上的乙肝患者已顯著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非病毒性肝病發病率的攀升,如脂肪肝、酒精肝等。
 
  脂肪肝逐漸低齡化。“當肝細胞被過多脂肪包圍,無法從血液中獲取營養,最終就可能缺血而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蔡皓東表示,我國兒童超重率達到20%,兒童單純性肥胖平均增長率為50%,脂肪肝低齡化趨勢已經顯現。
 
  酒精肝成肝髒“二號殺手”。數據顯示,每年約10%~20%的酒精性肝炎患者會進展成肝硬化,僅次於乙肝,堪稱肝髒健康的“二號殺手”。胡建華解釋說,如果愛喝酒的人感覺年紀變大,酒量變差,很可能是因為酒精對肝髒造成了損害。
 
  保健品致藥物肝增多。《紐約時報》報道的數據顯示,由藥物引起的肝損害病例中,近20%來自膳食補充品(保健品),10年前這一數字僅為7%。兩位專家也表示,近些年,市場上的減肥藥、保肝藥層出不窮,對其青睞者也只增不減。殊不知,大量用藥可加重肝髒負擔,這些人很可能會成為藥物性肝損傷的後備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藥物性肝損傷已上升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然而,上述情況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胡建華說,“如不能盡快做出改變,非病毒性肝病將成為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溫床,目前最常見的‘乙肝-肝硬化-肝癌’發展模式也將被打破。”
 
  肝髒罷工潛伏久,病情隱蔽
 
  “由於肝髒承載著主要解毒任務,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各器官都可能受到毒素攻擊。我們每天進食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等也必須經過肝髒的化學處理,才能變成人體所需。某種意義上說,肝髒與身體健康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蔡皓東指出,肝髒“罷工”潛伏期長,病情隱蔽,尤其是中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再加上人們意識不足,治療極易被延誤。專家指出,除飲酒多、運動少、暴飲暴食等常見傷肝行為外,還有些高發人群易被忽視:
 
  常睡不好的人。睡眠不足對身體器官都會造成傷害;打鼾等導致低質量睡眠的問題,同樣會影響肝髒夜間的自我修複。經常睡不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過度減肥的人。肥胖會造成脂肪肝,過度減肥同樣如此。數據顯示,20多歲女性是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的高發人群。節食或通過藥物強行阻斷營養吸收,致使體內蛋白質缺乏,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肝髒轉運出現障礙,脂肪就會在肝內堆積。
 
  腸胃不好的人。消化道疾病傷害的不僅限於腸胃本身,還可能導致多機能無法正常運行。在這種狀態下飲酒,更易導致肝髒損傷。
 
  患慢病的老人。老年人慢病高發,用藥過多易造成藥物性肝損傷;年齡增長引起新陳代謝功能衰退,脂肪在器官沉積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剛剛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老年男女性飲酒率分別比2011年增加了3%和30%;每天喝酒超過2次或最近一次酒精攝入量超過推薦量的男性比2011年增加40%,女性增加60%。這一趨勢很容易導致老人酒精肝患病率升高,並加重糖尿病症狀。
 
  脂肪肝、乙肝等肝病有“重男輕女”傾向。這不僅因為女性生活習慣相對更健康,臨床研究表明,雌激素對乙肝表面抗原也有調節作用。專家強調,40歲以上男性尤應重視防肝病。
 
  養肝掌握正確觀念
 
  肝病三分治七分養,但養肝必須掌握正確觀念。
 
  常吃保肝藥未必能“保肝”。很多人在喝酒前願意吃點保肝藥,覺得吃完便不用擔心酒傷肝;某些肝病患者也習慣常吃保肝藥,認為既然能“保肝”,吃點有益無害。但蔡皓東解釋說,保肝藥對疾病只有輔助治療作用,治標不治本,且只要是藥物,吃多都會加重肝髒負擔。戒煙限酒,男性每天酒精攝入不超過40克,女性不超過20克,才是最好的保肝藥。
 
  吃肝補不了肝。吃啥補啥是民間流傳很廣的一種飲食保健方式。為了“補”肝,一些人會選擇多吃動物肝髒。但在專家看來,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動物肝髒膽固醇含量較高,還可能含有毒素,肝病患者本就有肝損傷,如吃動物肝髒過多,不能護肝反而傷肝。胡建華建議,日常飲食要控制肉食攝入,多吃能增強肝髒解毒功能的食物,如花菜、西紅柿、黃瓜、苦瓜、胡蘿卜等。中醫強調肝主青,也可多食青橙、檸檬等青色食物。白開水能幫助身體排毒,減輕肝髒負擔,晨起及晚飯前後半小時不妨喝杯水。
 
  怒傷肝,鬱也會傷肝。人們常用“肝火旺”來形容人的脾氣大。中醫也認為,肝主情志,怒則傷肝,是養生最忌諱的情緒。但胡建華告訴記者,發火傷肝,心情壓抑、鬱悶也會引起肝氣鬱結。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又缺少運動,找不到宣泄渠道,很容易受不良情緒影響,損害肝髒。因此,學會科學合理的排遣方式極為重要。
 
  睡不著也要到點就躺。躺下休息時,進入肝髒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數倍,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中醫認為,淩晨1~3點是肝經的“值班”時間,此時是養肝最佳時期,即使一時睡不著,也要提前躺下,爭取盡快進入深睡眠。
 
  時間緊,動10分鍾就有用。時間不夠是上班族最常用的懶動借口。但研究顯示,每天10分鍾的鍛煉,就能保證肝髒在最好的狀態下工作。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