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深港通”會受國際投資者青睞嗎?

2016-11-17
来源:FT中文网

   深圳的優勢是聚集了多家備受追捧的中國科技公司。盡管深圳A股估值較高,分析師認為,有兩大原因值得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 彼得?韋爾斯 , 珍妮弗?休斯 香港報道
 
  沒多少東西能像牛市一樣沖昏投資者的頭腦。看看中國就知道了。基準股指滬深300指數(CSI 300)去年6月見頂后,大幅下挫近50%,在今年1月初跌至最低點,到現在又上漲了20%。
 
  隨著香港和深圳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將使投資者能夠更為方便地投資中國內地股票,上海股市今年上漲行情所體現出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特性很快將面臨一場真正的考驗。
 
  “深港通”最早可能在下周啟動,它和現有的滬港通將是境外投資者不必事先經過中國主管部門批準、可直接買賣中國內地股票的僅有渠道。
 
  那么,境外投資者會踴躍購買嗎?
 
  深市vs滬市
 
  深圳的一大優勢是這里聚集了多家最受追捧的中國科技公司,一些分析師認為這是深圳市場的吸引力即使不超過上海市場也與之相當的一個原因,后者上市企業的主體是國企和舊經濟領域的企業。
 
  “你看看深市中小板(SME)和創業板(ChiNext),它們都不便宜,但你無法否認,大量新興的令人感興趣的中國科技公司和新興創業企業都開始來到這兩個板塊,”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中國宏觀研究主管陳昌華(Vincent Chan)說。“對境外投資者而言,我會說,目前深市比滬市更重要。”
 
  位于香港對岸的深交所,已成為科技、消費和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聚集地,這幾個行業處于中國新經濟領域的前沿位置。創業板的上市標準相對寬松,2015年中國股市大起大落期間一些泡沫化最嚴重的股票就在創業板掛牌,其中一些個股的市盈率達到了四位數。實際上,由于該板股票的高風險特點,深港通啟動初期,可供交易的200余只創業板股票僅面向機構投資者,散戶不能買賣。
 
  總的來說,目前境外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可投資567只中國內地股票,“深港通”將再為他們奉上880只。
 
  國際投資者持有多少中國股票
 
  到目前為止,境外資金對中國內地企業的敞口,主要來自對在紐約或香港上市的公司的投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2016年初,外資持有深圳A股的比例不到1.2%。這跟香港的46%、日本的26%、俄羅斯的23%相比微不足道。即使把滬市包括在內,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內地股市的投資比例也只占到2%。
 
  滬港通和深港通將覆蓋中國A股總市值的約80%,幾乎完全向境外投資者打開了借道香港進入A股市場的通道。深交所和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的數據顯示,今年頭9個月深交所的成交額達9萬億美元,排在全球第四位。
 
  匯豐銀行(HSBC)中國股票策略主管孫瑜(Steven Sun)認為,盡管深圳A股的估值水平較高,“高成長性、較強流動性和小型股溢價從一定程度上證明這是合理的”,但有兩個主要原因說明這個市場值得投資。
 
  首先,“與上海A股和港股相比,它與全球股市的關聯度最低”,其次,股票投資回報率的高度分散,意味著“對主動型基金經理來說,風險更多與個股相關,也會有更多的阿爾法機會”。
 
  “南下”資金流和人民幣
 
  投資者和分析師還會關注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南下”的資金流,也就是中國內地投資者投向香港的資金。盡管這種聯通機制的封閉循環意味著投資者買賣股票只能用該機制的啟動貨幣人民幣,南下資金流仍可以作為人民幣貶值的一種對沖機制。
 
  根據瑞信大中華區證券部主管袁淑琴(Nicole Yuen)的說法,今年人民幣貶值對滬港通資金流產生了“巨大影響”。
 
  今年下半年,隨著人民幣貶值加快,來自中國內地的所謂南下買入勢頭見漲,投資者偏好高收益股票和兩地上市企業的H股,這些股票相比滬市的A股存在較大折扣。
 
  另一方面,在2015年股市泡沫破裂、對中國增長前景開始感到不安之后,國際投資者不再像過去那樣看多中國,北上的買入活動也隨之降溫。如今,北上買入規模的30天平均值,大約是去年夏天峰值時期平均62.5億元人民幣(合9.17億美元)規模的四分之一。
 
  袁淑琴表示:“就眼下來說,南下資金流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而對北上買入的興趣降低,也是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的市場預期導致的。”
 
  正確的政策措施
 
  在對深市全部投資興趣的背后,一個深層問題是滬港通和深港通將在多大程度允許直接買進、賣出中國股票,這是明晟(MSCI)將A股納入其指數的關鍵癥結所在。這家指數提供商今年決定不將A股納入旗下被廣泛跟蹤的股票指數,并提到一個原因是A股的股票無法輕易地轉手賣出。
 
  與滬港通和深港通并行的還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這種機制需要北京方面逐一地批準投資者,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也不允許隨意撤回投資。
 
  高盛(Goldman Sachs)大中華區股票交易主管Christina Ma表示:“QFII曾是國際投資者更偏愛的選項,不過自人民幣貶值和取消總配額以來,滬港通已成為更受歡迎的選擇。”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政府開放規模巨大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之后,中國內地股市與國際投資者之間的聯系又有所加深,表明當局正認真對待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
 
  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地區交易部主管表示:“先是滬港通,接著是銀行間市場,如今又是深港通,政策走向十分明確。深港通的成交量開始不會太高,不過這不是關鍵所在。關鍵在于,這些聯系一旦存在,我們就要將投資建立在它們的基礎上。”
 
  譯者/何黎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