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法門寺千年唐密亮相深博

2016-11-28
来源:香港商报

  

   密教因處於中國盛唐時期,故名唐密,密教的東傳帶來了瑰麗奇异的藝術。由深圳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曼荼羅——法門寺與唐代密教藝術展」25日在深圳博物館開幕。

 
  本次展覽是國內首次以密教為主題的佛教藝術展,集中展出了來自法門寺與安國寺,具有代表性的密教法器與造像等珍貴文物40餘件,包括法門寺地宮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銀寶函,供養的鎏金銀香爐與香寶子、茶具等重要器物。對滿目琳瑯的國器重寶,法門寺地宮《誌文碑》有「窮天上之莊嚴」、「極人間之煥麗」的無盡赞美。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密教威力在神咒魅力在形相
 
  純正密教正式傳入中國開始於唐玄宗時期。玄宗開元年間,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3位印度密宗大師先后來到中國弘揚密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開元三大士」,中間經一行和惠果等的發揚,形成唐密。密教的威力在神咒,魅力在形相,加上唐朝豐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財富,各種奇麗誇張的曼荼羅影像,創造出富於理性的中國當時所無法想象的藝術世界。
 
  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在開幕式中介紹,密教念誦陀羅尼咒語為特徵,重視以圖像闡釋經典。其圖像多是按照特定布局擺設的諸佛菩薩、明王、天王、夜叉以及各類法器等的曼荼羅畫或造像等。「曼荼羅」意為「聖眾集會處」,也就是念誦壇場,是帶有藝術性、宗教性、哲學性、直感性的諸佛境界的具體象徵。曼荼羅是體現密教藝術的重要形式手段。
 
  本次展覽展出了包括法門寺地宮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銀寶函,供養的鎏金銀香爐與香寶子、香囊、茶具、秘色瓷、琉璃瓶等重要器物,以及安國寺白石文殊菩薩、馬頭觀音等造像,從佛教藝術與法器供養等方面呈現了唐代密教的歷史面貌,展示了唐代獨特的密教曼荼羅藝術、中外文明交流的豐富成果,從中也能窺見其對東亞世界尤其日本文化發展的深遠影響。
 
  唐密從未離開中國
 
  西安市的大興善寺、青龍寺和扶風縣的法門寺是唐密的核心,其中法門寺地宮是唐代密宗的最高法界。法門寺地宮是帝王實現修法「即身成佛」的道場,負載的文化藝術內涵,要比其他佛教宗派豐富得多。皇權與密教,世俗世界無緣得見,更顯法門寺地宮神秘莫測。扶風法門寺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聞名世界,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桓靈年間,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北朝隋時期,法門寺地宮供養佛指舍利即已聞名并得到王朝的供養。唐時傳言「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因此,唐代近300年間,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與僖宗等8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室貴族、士族官員乃至僧俗各界為之頂禮膜拜,可謂佛教史上絕無僅有之盛事。唐僖宗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按照密教曼荼羅結壇儀軌,根據皇室貴族與僧俗各界的祈願,最后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供養器物一并封入法門寺塔下地宮。
 
  據法門寺博物館館長姜捷介紹,1987年,人們維修法門寺的真身寶塔時意外地發現塔下的地宮,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和兩千多件唐代珍貴文物重見天日。法門寺地宮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法門寺數千件稀世珍寶圍繞擁戴著佛指舍利,組成了一個唐密曼荼羅世界,「很多人說唐密在中國已經失傳,我認為唐密從未離開過中國。」姜捷說。
 
  安國寺造像工藝精湛
 
  本次展覽包括法門寺地宮文物和安國寺密教造像兩個單元。安國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院,也是唐代中晚期重要的密教道場之一。
 
  安國寺位於唐長安城長樂坊,北面即大明宮,東面原為禁苑,開元后改為王宅。唐景雲元年(710),睿宗將舊藩宅邸舍立為安國寺。開元初年唐玄宗以寢殿之材建安國寺彌勒殿,憲宗時又有所修葺,寺殿雄闊,名僧雲集,吳道子等名家壁畫眾多,其中紅樓院、楞伽院等名噪一時。武宗滅佛時被毀, 唐懿宗鹹通七年(866)重建。
 
  1959 年,西安城東北角安國寺舊址窖穴中發現十一尊華麗貼金畫彩的密宗石刻造佛像,造型獨特,雕飾華麗,工藝精湛,包括寶生佛、文殊菩薩、菩薩頭像、降三世明王、馬頭明王、不動明王、金剛手以及殘明王像等,明王忿怒狂怪、多頭多臂等形象迥异於慈眉善目的傳統佛教造像,或是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毀佛時被埋藏。該批造像或屬中唐密教興盛時期即代宗、德宗時期作品,當是安國寺佛教堂院內立體曼荼羅諸尊像。與安國寺大約同時的鄭州滎陽大海寺出土十一面觀音造像是受密教影響的變化觀音造像之一。據學者考證,大海寺與李唐皇室淵源頗深,李世民曾於該寺治療眼疾。此寺所出一批中晚唐佛教造像雕刻精美,技法嫺熟,或當亦為皇家工匠所作。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