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紅薯何時吃養生效果最佳

2016-12-29
来源:鳳凰網

  這可不是隨便說的,清代藥學著作《本草求原》中已經明確記載紅薯可以“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產婦最宜。”

  其實相比于烤紅薯,煮紅薯更有利于補益脾胃,還能驅寒,美容呢!清代著名的食療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紅薯“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

  煮紅薯有很多方法,食療效果也不相同。其中,醋跟紅薯搭配你吃過嗎?又有什么功效呢?《嶺南采藥錄》中記載紅薯“醋煮服,治全身腫。”

  相對于黃心的紅薯,有很多讀者都不太喜歡吃白心的,因為不是很甜,賣相也不好。但是,這兩種紅薯的功效也是有差別的,尤其是白心的紅薯,它的功效可不是黃心紅薯能比得了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黃心和白心的紅薯在清代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都具有“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的功效。但是,只有“白皮白肉者”才有“益肺氣生津”的作用。此外,《嶺南草藥志》中還記載了白紅薯治乳瘡的一個方法:白番薯搗爛敷患處,見熱即換,連敷數天。

  【食用注意】紅薯內含一種氧化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若吃得過多會腹脹、打嗝。由于紅薯里含糖量高,吃多了可產生大量胃酸,出現“燒心”感。

  紅薯最好在午餐時吃。因為每500克紅薯約含鈣90毫克。吃完紅薯后,其中所含的鈣質需要在人體內經過四五個小時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進吸收。

  中醫古籍中告誡紅薯不能多吃,尤其是腹脹的人,比如《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此外,時疫瘧痢也不宜食用,比如《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凡時疫瘧痢腫脹等證皆忌之。”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