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馮煒強報道:科技產品日漸普及,市民在生活多個層面都會用到智能產品。警方透露,2016年首9個月涉及「網上拍賣/網購」詐騙損失合共1270萬元,較2015年同期微升。有關「未經授權股票交易涉及的交易」金額則大升至1.27億元。警方提醒市民,即使網購後作見面交收貨品,市民亦切勿掉以輕心,應點算好金錢後再作交易。
網購在香港愈趨普及,過去網購騙案手法主要分兩類,分別是買家在付款後未能收取貨物,及賣家在發出貨物后未能收取款項。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蒸雞高級督察黃宇濤表示,與以往個案不同,最近有見網購騙案新手法。
股票戶口易被入侵
他指出,有騙徒假扮買家,在網上聯絡賣家後,相約見面交收。騙徒會約見賣家在港鐵站交收貨品,並與賣家分隔在站內外,例如騙徒站在站外,賣家則在站內,以圍欄相隔。接過賣家貨品檢查清楚後,騙徒就會假裝「付款」,並將一個小袋、利是封或煙盒交給賣家,聲稱金錢已放在袋內,在賣家打開小袋,發現並沒有任何金錢時,騙徒已逃之夭夭。
黃宇濤稱,受騙賣家主要以出售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為主,由於騙徒以見面交易手法,令賣家放下戒心。他提醒,即使網購後作見面交收貨品,市民亦切勿掉以輕心,應點算好金錢後再作交易。根據警方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1至9月,涉及「網上拍賣/網購」詐騙損失合共1270萬元,較2015年同期的1260萬元微升,而2014年全年及2015年全年相關金額則為2170萬及1690萬元。
另一方面,2016年首9個月「非法進入電腦系統」及「未經授權股票交易涉及的交易」涉及的金額同比亦有所上升。當中,「非法進入電腦系統」損失資金15.18億元,較2015年同期9.67億元急增逾五成;至於「未經授權股票交易涉及的交易」涉資1.27億元,涉及案件61宗,當中最大單一客戶涉及金額高達3200萬元,而在2015年首9個月「未經授權股票交易涉及的交易」涉及資金為5400萬元及24宗案件。
防誤用惡意程式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黃覺陛透露,涉資3200萬元的案件,騙徒入侵事主的證券交易戶口,並動用戶口所有資金,即3200萬元對個別股票進行多次買賣,目的是「炒高」股價,故此事主在交易中會有賺有蝕。而且,騙徒會向事主手機發出數以百計的垃圾訊息,以混淆銀行對事主的股票交易提示。
黃覺陛建議,使用網上銀行作證券交易的用戶,應採用雙重認證登入網上系統及進行股票交易;及不要隨意開啟來歷不明的電郵及其附件。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偵緝高級督戴子斌指出,市民在使用智能電話下載應用程式時亦要注意,網絡上有很多惡意程式,在入侵事主電話後,會盜取事主個人資料如信用卡等,令事主出現金錢損失。他提醒市民應在相關應用程式的官方主頁進行下載或更新,同時亦要使用防毒軟件,防止惡意程式入侵電話。
警方有關網絡安全的提醒
防罪提示(一般用戶)
1.不要隨意開啟來歷不明的電郵及其附件,避免登入可疑的網站或從其下載任何軟件
2.確保電腦已安裝有效的防毒軟件及定期更新防毒軟件及防火牆,以預防電腦中毒
3.切勿經電郵附上的超連結、網上搜尋器、可疑的突現式視窗登入網上服務(如網上銀行)
4.使用雙重認證登入網上系統及進行交易
5.不要使用容易被猜測或與其他網上帳戶相同的登入密碼
6.如於網上理財時發現可疑網頁畫面出現、電腦操作時異常緩慢或操作時間過久,請即中止有關的工作並致電有關銀行或證券公司查詢
7.市民如發現其帳戶有未經授權的交易,可向有關銀行及證券公司查詢,並與警方聯絡
8.避免使用一些不知名甚至沒有加密的免費無線網絡
防罪提示(銀行/證券業界)
1.採用雙重認證登入網上系統及進行股票交易
2.對客戶及員工採用更嚴格的密碼政策
3.加強員工對網絡安全的意識
4.定期提醒員工及客戶不要隨意開啟來歷不明的電郵及其附件,並避免登入可疑的網站或從其下載任何軟件
5.評估及持續監控科技服務外判的風險
6.留意最新科技罪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