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裕勇報道:曾經豪擲五百億治水的廣州,水環境是不是變好了?人大代表對廣州市水務局給出治水成績單:符合績效目標,給予否定。有人大代表稱,治水項目的目標應該是還給老百姓青山綠水,不是「錢花出去了,水還是臭的」。在廣州市水務局的2016年部門預算執行和2017年部門預算編制報表,廣州市水務局局長龔海杰介紹說,2016年關於水污染治理工程預算安排58164.87萬元,預計支出4991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85.82%。2017年預算是41461.59萬元,確實比2016年少,這是因為此前一些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算安排是合理的。
人大代表對治水成效頻發「炮」
「治水工程的績效目標不應該是以水是不是臭為標準,怎麼可能是以項目建成為終點?」對此,龔海杰回應,「我們的工作確實有改進餘地」。他認為,出現這樣的情况,主要是因為過去工程的績效完成情况主要和工程完成進度情况挂鉤。龔海杰明確表示,2017年,廣州市水務局計劃轉變為以水質作為工程的績效目標,不過他認為這個工作量確實很大,水務局會在管理上下功夫。
不過,有人大代表卻對局長解釋表示完全不接受。「治水項目的目標就應該是還給老百姓青山綠水,治水工程都有明確的工程驗收標準」,廣州市人大代表郝旭明表示,總不能治水錢花出去了,工程完成了,但水還是臭的。經歷了亞運前投五百億巨資治水成效不佳的窘况,廣州新一輪治水看來任重道遠,治水需要統盤考慮,并不是幾項甚至幾十項工程建設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將現有的工程設計方案和原有的方案相銜接,系統考慮,系統推進,確保工程有效,花錢不浪費,也許是廣州水務部門治水需要考慮的問題,治水不能是一筆「糊涂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