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4

圍村設計以保安防盜為主

2017-01-12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傳統的鄉村,最早大都以四方之圍村為主,其特點是以圍牆把全村包圍,后來有一些小鄉村,單建房屋而不建圍牆,這類鄉村主要集中於西貢及長洲等離島。圍村之建設,其實是反映了明清時香港的社會情况。香港的圍村并非獨家的設計,在南中國沿海省份包括福建、廣東等地都有類似設計,其中福建的方形和圓形土樓更是獨樹一格,香港之圍村,最初是依從廣東客家傳統,以正方為主,一姓人往往占一圍村,聚族而居。之后因有其他姓氏遷入,變成了雜姓之圍村。

  圍上放土炮牆身開槍眼

  在清康熙初年,廣東福建沿海居民有暗中支持台灣鄭氏對清廷之反抗者,常常窩藏反抗軍及供應物資支持,清廷曾下了禁海令,沿海50里之民居都要內遷。當時對香港造成很大影響,現在最古老的圍村,都是在禁海令取消后才再建造的。由於政治和治安不穩定,夥團的大賊至個別小偷,都是村民常常面對的問題,所以建造家園的設計,都是以保安防盜為主,便成就了圍村的模樣,這種以保安防盜為首來設計的村莊,遠至山西,雲南之屯堡都有類似,這種碉堡式設計,反映了該地區在明清時期的社會治安情况。

  圍村外圍一般只有主要出入之門樓,圍上甚至會放一些土炮作防衛,而圍牆設有一些用來開槍的小槍眼,今日圍牆所見的窗戶都是后加之物。圍村內之通道都有一個特別設計,村內的小巷都特別窄,只可以容下一兩人并排而過,有些若兩人要側身才可通過。這種設計有兩個功能,首先當然為保安,英雄被賊人團團包圍,以一敵百,打敗賊人,那只是電影中之情節,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但是在一條窄巷中,賊人再多,也無用武之地,而且易被村民前后包圍,逐個捉。

  小巷長又窄收防曬之效

  第二個功能,是這又長又窄又高之小巷,因兩旁有高屋遮擋,在炎熱的夏天,每日只有在正午左右才有太陽曬入,兩邊之牆都不被曬熱,與四周之熱氣形成一個嵿差,走入巷內會感覺特別涼快,廣東人俗語稱小通道為「冷巷」,是因此而得名。兩旁屋內也較涼快。除此以外,有些村屋建造成金字頂,再用灰瓦為蓋。日久會有沙石或松脫,但灰瓦的重量,不會容易被風吹起,可如果有梁上君子在屋頂,松散之瓦片或沙石,發出聲音或至脫落,提醒屋內村民注意!

  今日我們的城市大廈采用開放式設計,單房獨屋四面有窗,雖有各種高科技防盜設備,但小偷入屋偷盜之新聞時有發生,反不如古老圍村之小小設計,或養條小狗,似更有效。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