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深度對話李開複:中國全球化人工智能機遇

2017-01-19
来源:新浪科技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複 新浪科技攝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複 新浪科技攝  新浪科技李根 發自瑞士達沃斯

  第47屆達沃斯冬季年會正在舉行,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複也親赴現場,除了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一員,他也在利用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資源和影響力,向來自全球的嘉賓分享中國正面臨的創新機會。

  毫無疑問,李開複認為這個巨大的創新機會來自氣勢洶湧的人工智能浪潮,他認為中國將在這波時代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這位人工智能和風險投資方面的專家也指出,目前發展人工智能還並非一件輕而易舉單槍匹馬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多方協作,也需要在人才培養、資源對接、數據共享和生態建設等多方面打好基礎。

  於是在瑞士達沃斯現場,李開複就當前的中國機會,以及人工智能發展方面的機遇和挑戰,接受了新浪科技的獨家專訪,圍繞人才、機制、數據生態等發表了系統性思考,還對其CMU的師弟陸奇加盟百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開複說:“陸奇加盟百度,對百度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但陸奇這樣工業界的頂級AI人才其實有限,還有另外的方法,或許可以解決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人才困境。

  以下為新浪科技對話李開複實錄:

  從達沃斯看中國的創新機會

  新浪科技:這次達沃斯中國話題很熱,您怎么看?

  李開複: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機會,因為全世界都在川普的當選之下,還有保護主義、地域主義的盛行之下,我想很多學者,還有企業家,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說,全球化是否還會繼續?然後是哪一個國家未來引領這樣的一個趨勢?

  這個機會習主席來出席並且表達對全球化的完整的支持和延續,我覺得對整個企業界來說或者經濟學家來說真的是一個強心針,讓大家覺得說,雖然可能過去的這12個月在脫歐和川普的當選,讓大家有一些擔憂,但是看來中國的這種信心和決策還是非常真誠而且是可持續的。

  新浪科技:在您看來,圍繞中國還有哪些方面的話題被熱議?

  李開複:我覺得大部分人心裏還是對川普當選的擔憂,這個是最大的主題。其次的主題應該就是中國的角色和習主席的演講,那么主要都在這兩個主題上面討論。

  可能第三個大家會問的問題就是中國在創新方面是否能夠有機會,我就會比較多地去用軟件、移動互聯網、還有最新的人工智能作為案例,告訴來自世界的企業家,中國的創新力量是不容忽視的,而且我覺得中國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是值得探索討論的,比如說中國的特別大的人口,再加上特別強的理工數學,是未來眾多研究科研方向,尤其是人工智能,非常有利的一個武器。

  第二,中國的市場會繼續累積更多的數據,這個對於人工智能也是很多很好的機會。

  還有就是說,很多人工智能可能會碰到一些政策的約束,比如說在基因檢測、隱私、互聯網大數據、無人駕駛的交通規則等等,這些我認為都有更大的風險。在美國會被一些政策所挑戰,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媒體在這方面的報道,但是我覺得中國應該是有可能更放松都去讓這些技術能夠快速的發揚光大,我覺得這些都給了中國很大的機會,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覺得應該是世界第二是沒有問題的,世界第一是有機會的。

  談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問題如何破?

  新浪科技:那如果中國要在人工智能領域沖擊第一,有哪些事情需要做?

  李開複:我覺得有幾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值得做、而且必須做的。第一,中國的高手很多,但是頂尖的中國高手都在國外,如果用圍棋做一個比喻的話,中國很多七八段的,但是九段的不多,那我覺得這些九段的呢,其實中國人還是有的,他們大部分都在美國,所以我們要想盡辦法把他們吸引回來,或者至少讓他們在美國做的研究跟中國是產生關系的。

  第二,理工數學的優秀的年輕人很多,但是還是需要培訓的,不是說清華、北大畢業的數學科學生畢業以後就能成為人工智能的專家了,是需要有人帶他們,是需要有課程,是需要刻意的培養的。

  那么這些刻意的培養怎么去做?是要經過線上的課程,或者專家手把手的帶著他們,還是經過網上的這種競賽,還是經過大數據的搜集,然後讓大家都有機會去在網上一比高下,我覺得這些應該百花齊放全部去測試。

  第三,我覺得要大大推動各個傳統企業能夠接納人工智能,因為它們的算法,過去一直都是很落後的,而且落後於美國。那么落後是有機會的,因為你現在落後,表示人工智能很容易就可以超車。

  在美國,舉一個例子,預防信用卡做假,沒有人工智能的時候都已經做的很好了,靠各種規則。中國則一直是非常落後的,但把這個做好可以立刻產生價值,因為如果你用人工智能做個算法,要賣到美國的銀行,他可能已經有很好的非人工智能算法了,可能賣不進去,但是在中國呢,可能就可以快速產生價值、產生利潤,然後讓公司能夠成長起來。

  但前提是,這些銀行不要那么封閉,要願意采購外部的人工智能的軟件,我覺得這方面應該去重點培植一些這樣的人工智能的公司。比如說我們投資的第四范式,它當然已經打入了一些銀行,但是我覺得銀行應該深度的擁抱這些技術,對銀行也是雙贏,因為它采用了人工智能,馬上就能夠賺錢或省錢。

  怎么看陸奇加盟百度?

  新浪科技:說到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這兩天剛好百度宣布陸奇加盟,您怎么看?

  李開複:我覺得陸奇加入百度,是一個對百度非常利好的消息,類似陸奇這樣的人才,在中國這個階段的發展,我們也需要大力吸引。但是說實在的,在產業界達到他這樣成就的華人並不多,因為在美國的工業界對華人的發展是有嚴重的玻璃天花板的,所以你要再找3個陸奇、5個陸奇是找不到的。

  但是在學術界呢,學術界的陸奇就很多了,可能會有50個、80個,而且未來會不斷的從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不斷的上升,所以幾百個都是有可能的。並且不只美國,還有歐洲,比如說加拿大、多倫多、英國、倫敦、劍橋、牛津,全世界到處都是,我覺得我們除了吸引這種陸奇式的工業界人才,還需要吸引一批研究性的人才,這批人才量會更大,而且吸引他們的條件不會只有百度才出得起,創新工場或者我們投資的公司都有可能去吸引。

  新浪科技:除了國外、學術界,BAT也會有人才出來創業,怎么能讓這些人更快地發揮更大的價值?

  李開複:我覺得其實這是多方的,一個是從國外的工業界吸引人,一個是從國外的學術界吸引人,還有一個就是國內的人才流動了,所有的流動都是好事,尤其從大公司出來創業,我覺得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因為說實在的,BAT在國家級的人工智能推動方面,我是抱著問號的,這不是對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因為我覺得很自然的,一個大公司,當他擁有了特別大量的數據、特別大量的專家,他肯定第一優先級是怎么從這樣的數據專家中獲取商業價值、鞏固壟斷地位,或者發展新業務,而不是說怎么去分享,讓更多的人,包括競爭對手,能夠接觸到這樣頂級的技術數據或者人才。

  所以我覺得,BAT是不會很自然的去推動創業型的這一類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所需。因此像我們這些VC就有責任來做這個工作,包括了從全球吸引人才,也包括了從BAT吸引那些想創業的人。

  人工智能工程院想要怎么做?

  新浪科技:於是創新工場推出了人工智能工程院?

  李開複:創新工場成立工程院,其實第一步做的就是從Google、微軟這一類頂級的全球公司吸引了一批人才,第二件做的就是從清華、北大、上交大開始授課,並且吸引學生。但是這個方向能做的還是非常有限的,我覺得我們並不認為自己只能夠局限於自己少少地雇個二三十個人、三四十個人,我覺得應該是上百上千的人,應該是全球招聘頂尖的領軍人物。

  怎么去做到這個呢?我們也在探索,是經過業界的聯盟,是經過政府的支持,還是經過高校的人才?這些我覺得我們也需要探索。

  我非常懷念98年創立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時光,那段時間真的是當你有足夠的資金的時候,是可以全球范圍內把這樣的一批華人力量吸引回來,所以我覺得今天又看到了當年的影子,這樣的吸引應該是可成立的,但是他所需要的背後的力量和資金可能是超過我們創新工場在這個階段獨立能做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會再往下一步去想,怎么樣能夠把這個事情再做大50倍。當然我們本來就認為這是一個相對公益的事情、相對開放的事情,我相信也會有其他的機構共鑲盛舉,一起把這個事情做起來。

  新浪科技:這樣公益又開放的事情,會不會做太早而為別人做了嫁衣?

  李開複:我覺得任何時代都有這個風險,但是如果說我們相信風口理論的話,現在肯定是人工智能的風口,如果說我們5家VC和5家公司,加上5個大學,或者加上某某政府的這種部門的力量,一起把這個推起來,我覺得水漲船高,應該大家都有機會的,而且在水漲船高的時候,我會認為我們這艘船,因為我個人還有團隊相對的技術背景,應該是有機會幫我們的投資人賺到更多的錢的,但是我覺得首要的問題是要把這個基礎做好。

  因為人工智能這件事情,你沒有頂級的專家,真的啟動不了,你沒有大批的優秀年輕人也無法做,你沒有大量的數據也幹不了事、成不了事,你還需要特別巨大的一個機群,所以這幾件事情都要把它做好,我覺得與其一個公司能做到30分,不如四五個公司做到90分,這樣應該是可以成功的公司會更多。

  人工智能門檻不低,中小公司需要聯合起來

  新浪科技:通過中小公司的數據開放共享去發展人工智能,這種數據能達到BAT的量級嗎?

  李開複:說實在初步都達不到。BAT今天所擁有的數據,我們哪怕彙集10家這種小型獨角獸,加起來這個數據和它的格式化,還有它的回饋和標注,都比不上BAT的一家。所以這就是為什么稍微小一點的獨角獸非常有意願能夠一起來做這種共享和合作,只要不是跟直接的競爭對手一起就行。

  所以我覺得現在也是一個契機,因為這些獨角獸再發展個3年,有些可能也成為類似BAT了,還有些可能不妙了,還不如這個階段大家稍微抱一下團,要不然我們會有共同的劣勢。

  新浪科技:聽說創新工場投資的知乎已經在嘗試這種合作了?

  李開複:知乎是個典型的例子,作為一個基本接近獨角獸的公司,它有非常好的數據,非常高質量的用戶,但是數量上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就是說知乎它的數據,比如說要跟美團比,要差兩個數量級,美團要跟BAT比可能還要差三個數量級,所以差別是這么大的巨大,因此大家應該是有可能一起來共享的。

  人工智能工程院歸根結底是為培養人才

  新浪科技:具體到人工智能工程院來說,除了開放數據搭建底層生態,更主要是為培養人才?

  李開複:我們現在工程院招的人才,其實一定程度,從我們的基金的角度來說,就是在做個種子,在把這些孵化開始啟動起來,那些做的比較好的,我們的基金就會有機會投資進去。

  可能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看我個人的曆史,在98年做亞洲研究院,在2005年做Google中國,在2009年做創新工廠,這一批一批的人才,我們都是不遺餘力的去幫助他們成長,而且你看當時我們無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招的首批的20多位助理研究員,或者Google中國的那一批所謂的關門弟子,大概有40多位,或者創新工程剛開始投的那10來個項目裏面的20來個創業者,甚至當時的工程師,他們今天其實功成名就的也好、創業的也好,在學術界揚名立腕的也好,都有非常高的比例,可能百分之七八十都成為了年輕人的偶像或者一個獨角獸的CEO,或者是一個公司的頂級高管,或者是一個學術界的泰鬥級的人物,所以我覺得我個人是有這種熱情來幫助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我覺得我自己的經曆,也是驗證了一次又一次的我們真的非常有誠意努力的幫助每一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所以我這一次就想再做一次。

  新浪科技:現在再做一次會有哪些挑戰?

  李開複:我覺得先要立足,才能夠做這件事情,因為中國條件得天獨厚,有人才,有資本,有市場,所以我們還是專注把這件事情做好,當然長期來說,我想很多我們投資的公司是有野心走向世界的,就像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帶隊去矽穀看,就是希望能夠建立這種關系,其實去矽穀的過程中,我們那一趟就招到了好多人,從人才的角度,也是把世界連接了起來。

  從資本的角度,創新工場投資的金額,大約正好一半是中國人的,一半是非中國的,所以無論我們自己的募資,我們所招的人才,我們投資的公司走向了市場,其實都是重視全球的,不僅僅是在中國的。但是做一件新的事情還是要在中國把事情做好,再拓展出去,而不是剛開始就讓自己分散了時間,可能想做太多的事情,最後一件都沒做好。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