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在華盛頓出席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是“史上最多”還是“場面冷清”?看來這真是一個問題,這幾天,新總統特朗普和本國媒體間的嘴仗,是越打越凶了。
為什么新總統不惜和媒體撕破臉,堅稱“創紀錄”的人數出席了就職典禮?為什么人數規模這么被看重?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特朗普念茲在茲的所謂民意基礎,更准確地說,是特朗普陣營精心建構的一個民意基礎。
就在典禮前兩天,兩項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民眾認可度剛過四成,比前任奧巴馬剛進白宮時少了兩成多,美國《紐約時報》直呼他是“美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新總統”。美國權力運行的潛規則是,一位低人氣總統面對國會是沒法保持強勢的,這對特朗普塑造強人形象構成不小的打擊。
再加上民主黨有些議員抵制了就職典禮,一度還傳出奧巴馬曾拒絕到場,好萊塢的一線大咖與娛樂明星們更是一早就紛紛拒絕典禮演出邀請,特朗普對此當然火大,他在典禮前一天還在推特網站上發推炮轟,嘲諷娛樂大咖們不是都挺希拉裏嗎,他們挺出啥了?在典禮上,“我最想看到的是人民。”
所以特朗普最在意的就是這出席人數,哪怕是嘴上建構出來的“史上最大出席規模”。所以新總統發言人開首場記者會,一出場就指責媒體報道不實,指責攝像攝影記者的機位刻意扭曲。
但特朗普的邏輯困境在於,難道走上華盛頓街頭的抗議者不是人民?摘下國務卿烏紗帽轉身也牽著狗上街抗議的克裏,難道不是人民中的一員?
對於出席人數報道不實的指控,媒體根本不買賬,美國各大電視台這個周日新聞欄目都在用一個聲音說話,都在反擊白宮,特朗普的特別顧問康維只能杜撰出一個新詞:非主流事實,強調白宮發言人是在援引那些被主流媒體回避的“非主流事實”。
照這個勢頭,用不了多久,美國新政府大概會整出一系列“特朗普式執政話語”,會延續特朗普當網紅時那種浮誇、隨意、聳動的言詞風格,這當然意味著,即使在特朗普搬進白宮之後,他與美國主流媒體的“戰爭”也沒有休兵之勢。他在10天前的勝選記者會上,曾直接揪出CNN記者,拒絕給其發問機會,指責CNN報道假新聞,現在指控升級了,幾乎覆蓋了整個媒體圈。
特朗普的一個勝選經驗是,他自信可以跳過主流媒體,以“網紅”人氣在社交媒體上直接對話公眾,直接動員支持者,可一旦開始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特朗普如果延續這套網紅行為模式,繼續和媒體保持敵意對抗,卻是相當危驗的,也是極度消耗施政資源的。須知,你網紅只是所謂支持者眼中的網紅,但總統卻是全體國民的總統,對於反對者,網紅可以翻白眼放棄溝通,但總統不可以,尤其是剛上崗的總統更是不可以,至於行政經驗值為零、號稱要再次創造偉大的初哥總統,那是絕對不可以。
就此而言,美國新總統上任,尤其是初次執政的初哥總統,執政之初都有一個學習磨合的過程。但特朗普顯然是特例,鑒於他的商人身份,此前的行政經驗值為零,這個學習過程就變得尤其重要。當務之急,是身份轉換問題,他必須學習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總統角色,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身體上,甚至也包括在行為模式上,要盡快完成身份轉換。而他最緊迫的學習任務,恐怕就是學會如何與媒體休兵言和,以及克制自己在社交網站的網紅式發言沖動。(作者: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