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美媒探秘水上生活的廣東疍家人

2017-02-0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 美媒稱,廣東省大塘鎮水上漁村的居民屬於疍家人,一個曾經分布在華南各地的古老民族。疍家人在沿海的水道上謀生,在社會邊緣生存,但廣東是一口制造業和城市增長的沸騰大鍋,城市化發展吞噬了一度安靜的鎮子,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5日報道,大塘鎮對面岸邊的一座水泥廠濃煙滾滾,沿河一座座公寓樓拔地而起。北河定時漲落、多鹽分的河水是這些居民的生命線,然而這條河被疏浚、被汙染、被過度捕撈,還擠滿了船。

  陳家宏(音)今年55歲,他的家族在中國南方的河流上謀生已有六代之久,他們的木船既用來打漁,也用來居住,長年累月的劃船和拖網作業讓他雙手嶙峋粗糙。陳先生說,他將是最後一代過這種水上生活的人,“他們不再打漁了,家裏沒人要繼承這種傳統。”

  大塘鎮還有十多名男女居住在這條河上,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社區大約有200艘船浮在水上,漁民會到河堤上整理捕獲的魚和蛤。但就像這裏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一對新婚的夫婦也不打算像這樣生活在水上。

  “很多上岸了的疍家人不讓子女知道以前是疍家人,”廣州大學研究疍家文化的教授吳水田說,“疍家這個水上生活,在消失,作為文化也是在消失。”

  報道稱,然而疍家人很少對放棄過去的生活表示遺憾,他們漂泊的生活幾乎沒有為懷舊留下什么餘地,哪怕是記住他們的民歌——鹹水歌。很多人說,在船上打漁和居住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保護文化。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過舊的生活方式,因為這是我們唯一掌握的技能,”陳先生說,“如果年輕一代不想要,我們也不想保留我們的傳統。”

  報道稱,快速駛過跨越大塘鎮河道公路大橋的司機可以看到三三兩兩停靠的漁船以及可以供四人以上居住的大型家庭船屋,但是這裏的疍家人社區形成了一個涵蓋河流和岸邊的緊密網絡。河岸上雜亂地分布著漁網、家禽籠舍和棚屋。疍家人喂養雞和鴨以獲得額外的食物,每戶人家似乎都養著一條或者兩條狗。

  在最繁忙的捕魚季節開始之前,一些居民修理了他們漂亮簡單的木船。他們把硬木板刨成嵌板,用膠水和石膏填滿12英尺長的船體上的裂縫。雖然漁民們現在使用舷外馬達在這裏的河上走動或出入海灣,但這些船看起來仍然像上個世紀的遺跡。

  “我沒有跟任何人學過,就是慢慢地就會了,”正在修理一艘船的林先生稱,但他沒有試過將捕魚的技術傳給兩個兒子。

  “我爸說,打漁沒前途,”幫嶽父修船的25歲電工陳建初也說,“你這一路走來,看到有幾個90後在這裏打漁?”

  在水上,一戶戶人家在船屋裏睡覺、做飯和看電視,有些船屋很大,足夠一家四口甚至更多人生活。船上的小爐子可以減輕冬天的嚴寒,船主通常是比較年長的人,照顧著父母不在身邊的孫輩,這些父母是去工廠或商場打工。

  “柴火都是在水裏撈上來的,如果上山去撿柴火,岸上的人不讓。”在一個船屋裏照顧孫輩的56歲的梁桂妹說,“現在魚變少了,我們生活都很困難,但是我們沒有文化,只能打漁。”

  報道稱,如今,許多疍家人寧願稱自己是“水上居民”,因為他們的傳統稱呼(普通話裏的疍家人)似乎有些貶低的意味。他們的起源並不明確,其中一種將他們的祖先追溯為來自東南亞的移民。

  與大多數中國人不同,疍家人很少說普通話,只有用廣東話才能輕松交談,即便是在說廣東話的廣東,這種情況也實屬少見。

  “水上人在艇上的生活是岸上人以前是很瞧不起的,”謝棣英說。她是廣州市一名退休文化官員,過去幾十年裏一直在記錄和保存傳統的疍家鹹水歌,推動它們的複興。

  “這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很大,”她說。“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上一輩是水上人。”

  報道稱,直到上世紀50年代之前,在華南沿海居住的疍家人都要比現在多得多,當時廣州周邊生活著大約10萬疍家人。除了捕魚,他們還通過在廣州周邊的水路運送商品和乘客來謀生。後來,政府開始將他們轉移到岸上,將他們的孩子送進學校,但在船上生活的疍家人依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民族,這個地區的經濟繁榮起來,疍家人還是處在底層。有數千人依然生活在華南沿海的水上。

  廣東的疍家人有許多在小公寓和船屋裏交替生活,他們載著船屋在沿海河流的上下遊遷徙,以接近最佳的捕魚點。

  “以前我們可以唱鹹水歌,現在也很少有人會唱了,我已經不會了。”60歲漁民譚永強說,但捕魚成了他骨子裏的習慣,“你就是威脅說要殺了我我也幹不了別的,這是我唯一會的技能了。”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