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肠河
弗林事件爆发后,“建制派”“闻到了血腥味”,拼命要把事情搞大,最好要把特朗普拉下水。其中一个攻击点就是:弗林谈制裁“是不是特朗普授意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铁杆”迈克尔·弗林创造了一个“耻辱”的历史纪录——他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一重量级岗位上只干了24天就黯然辞职下岗。自1953年设立以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平均任期时长是2.6年,著名战略家基辛格在这一位子上干了2478天。(相关报道见A8版)
从特朗普团队里的红人到最短命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事件可称得上是跌宕起伏“谍战剧”“外交战”与“宫斗戏”,其“冲击波”依然在发散,影响到白宫的内政外交走势,甚至是特朗普政权的稳定性。
谍战+宫斗——
冲击特朗普核心团队
弗林辞职了,但其内幕细节依然扑朔迷离,许多问题依然在迷雾之中。
其一,弗林在与俄罗斯驻美国大使谢尔盖·基斯利亚克的通话如何被监听的?就算被监听,情报部门如何将其泄露给美国主流媒体的?
弗林事件的时间轴大致是这样的:弗林与俄罗斯驻美国大使谢尔盖·基斯利亚克去年12月29日通话。今年1月22日,即弗林正式任职后两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情报部门正在调查弗林与俄大使通话一事。不久,《纽约时报》称,军方正在调查,弗林2015年莫斯科之行是否“从俄罗斯政府拿钱”。《华盛顿邮报》2月9日曝出,弗林与基斯利亚克的通话谈到了制裁问题。
在美国,媒体虽然是“第四权力”,但记者不是神,他们如何能拿到如此绝密信息?欧洲舆论认为,很大可能是军方、情报部门甚至白宫职员故意透露给媒体,就是要出特朗普的洋相。
其二,特朗普团队本身也是仓促组队,鱼龙混杂,经验不足,内斗不止。实际上,弗林辞职并不是因为他给俄大使通了电话,而且是“忠诚”、品行与职业操守出了问题,“失去了特朗普的信任”。
就在《华盛顿邮报》大爆料的第二天(2月10日),特朗普团队的二号人物——副总统彭斯与弗林交谈后还对外称,弗林与基斯利亚克没有讨论“任何”与制裁有关的事。但仅仅3天后,弗林在辞职信中亲口承认谈及美对俄制裁问题。彭斯被狠狠地涮了。人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核心团队的不和、不稳对特朗普来说不是好现象。
外交战——
冲击美俄关系乃至美国对外战略
要与俄罗斯改善关系是特朗普政府外交上的重大转变,起码从特朗普的种种姿态上是这样的。在选前,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交流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从胜选以来的相关表态看,其外交布局头号目标是重启美俄关系,联合俄罗斯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而这,让美国传统的“建制派”和欧洲忧心忡忡,甚至大为光火。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从国会到军方再到情报部门,打掉特朗普政权的外交“转向”的倾向极为明显。一直以来,说特朗普以前从俄罗斯收受好处的说法纷纷扰扰。而今,弗林“通话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靶子,可以好好做做文章。尽管克里姆林宫表态称与自己无关,但特朗普政府正自顾不暇,与俄罗斯关系的“重启”恐怕不得不推迟,甚至有搁浅的危险。
权斗——
目标是弹劾特朗普
特朗普当选是美国政治的“黑天鹅”,美国“建制派”总是不死心,给特朗普出难题甚至搞掉这只“黑天鹅”是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弗林事件爆发后,“建制派”“闻到了血腥味”,拼命要把事情搞大,最好要把特朗普拉下水。其中一个攻击点就是:弗林谈制裁“是不是特朗普授意的”?
尽管白宫方面郑重否认,但一些国会议员已经放出话来,要求国会出面进行深入调查。
弗林事件的确让特朗普政府陷入被动,白宫士气低落。毕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一个要害职位,是总统最重要的人事任命之一。大名鼎鼎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就分别担任尼克松和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其声望与权力大过当时的国务卿。
特朗普就职不到一个月,如此重量级岗位就走马换将不是好苗头。德国《明镜》周刊称特朗普正焦头烂额,面临四大困局:“禁穆令”司法失败、媒体鞭挞、国会倾轧、情报部门“伸黑手”等。一些欧洲媒体认为,弗林事件进一步发酵,有可能把特朗普推向“被弹劾”的方向。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去年特朗普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入主白宫,但接下来“坐江山”似乎不是个轻松活。我们还是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