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習特會:買賣不成仁義在?

2017-04-07
来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當地時間4月6日,習近平抵達美國佛羅裏達州,特朗普及其夫人梅拉尼婭在海湖莊園舉行了歡迎晚宴。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但是,在晚宴上,耿直的特朗普又沒管住自己的嘴,他對在場的所有人說:“我們已經嘮了半天了,但是到現在我們什么也沒得到,真的什么也沒得到。 但我承認我們發展了友情。”

  所以,這是“買賣不成仁義在”的節奏嗎?

  

  特朗普這個握手看著沒使太大勁兒(視頻截圖)

  當然,特朗普也沒說錯。更正式的系列會晤在當地時間7日才舉行,屆時兩位元首會達成哪些基本共識,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是,白宮在此前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已將此次會晤定調為“介紹性的會晤”(introductory meeting),因此恐怕不能以取得多少具體成果或者達成多少協議來理解“習特會”的意義。換句話說,這很有可能是一場“務虛勝於務實”的會晤。

  對於人們普遍關心的中美貿易問題,兩位元首也極有可能只談共同原則,而不提具體策略。但是,萬一共同原則談不攏,中美之間“買賣”不成,“仁義”還能在嗎?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其最新文章中深入分析了中美貿易若開戰對兩國造成的後果。他認為,一旦中美貿易戰打響,必定是兩敗俱傷。考慮到中國出口到美國較大,還有大量順差,貿易戰對中國的實際傷害會相對較大些,包括對中國就業會產生較大壓力。但是,中國通過財政和金融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動需求,在較大程度上抵消貿易戰的負面影響;而美國相關政策的空間則相對狹小,在經濟狀況惡化條件下,國民必定會有很大反彈。

  在連平看來,未來中美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中美之間爆發有一定烈度、局部的貿易戰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幾率也在逐步降低。

  中美會爆發貿易大戰嗎?

  by 連平

  特朗普上台前後,美國要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的聲浪是一波接著一波。對於中國是不是彙率操縱國,美國方面的態度似乎十分得強硬,主張將中國認定為彙率操縱國。中美之間是不是會爆發貿易戰?這個問題對中美經貿關系乃至於整個中美關系,甚至全球經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中國是否“夠格”彙率操縱國?

  事實上,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在不斷地加強,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地升級。從2008年至今,美國頒布了大量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中主要是非關稅壁壘包括所謂雙反,就是反傾銷和反補貼,共有2200多項,大部分都和中國有一定的關系,其中大約有100項左右的非關稅壁壘措施是完全針對中國的。中國也曾有過反制,針對美國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但規模和力度要比它小得多,完全針對美國的只有不到50項。特朗普上台前後,明確地提出來中國是一個彙率操縱國。如果這點做實的話,中美之間的貿易制裁和反制裁恐怕會走上一個新的台階,甚至有可能爆發全面的貿易戰。

  現在的問題是,按照美國的標准,中國是否“夠格”彙率操縱國。在2015年,美國頒布了《貿易便利和貿易執行法》,規定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以認定為彙率操縱國。一是對美國貨物貿易有巨額的順差,至少一年在200億美元以上;二是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超過3%。三是持續單向購入外彙,其實就是促使本幣貶值或者是控制升值。

  具體來看這三個條件,其實中國只滿足了其中的一項,就是對美貨物貿易順差較大,遠遠超過200億美元。2016年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順差達2500多億美元,且2011年這項順差突破2000億美元以來,持續呈現擴大態勢。但另外兩項顯然不符合美國所謂的標准。

  2016年底,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只有2%不到。在最近的六年裏,只有2015略微超過3%,其他年份基本上都在2%以下。就持續單向購入外彙這點來看,過去曾經有過,但最近三年早已時過境遷了。現在的情形恰好相反。由於人民幣有持續貶值的預期和資本有不小的流出壓力,中國貨幣當局已經較大力度地進行了反向操作,就是向市場淨投放外彙,而不是淨購進外彙,以保持市場彙率基本穩定,避免人民幣貶值壓力過度。正因為如此,2015和2016年,中國的外彙儲備分別減少了5127億美元和3199億美元。可見,中國的現實狀況與這兩條標准相去甚遠。2016年10月,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只符合這三條標准中的第一條,就是對美國貨物貿易順差比較大,另外兩條並不符合。但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還是把中國列為了彙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這個名單中除了中國以外還有日本、德國、韓國、瑞士、以及中國台灣。其實,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滿足了兩項標准。比如說,日本、韓國、德國對美國的貨物貿易順差比較大,同時經常項目占GDP的比重也超過了3%。而瑞士和中國台灣則是經常項目占比較大,又在外彙市場上持續購進美元的動作比較明顯。

  關於人民幣彙率,近年來IMF曾經作出了評估,認為人民幣不存在低估,人民幣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基本上是一致的。IMF在2016年10月份的報告中明確指出,人民幣實際有效彙率還有一定程度的高估。也就是說,從實際有效彙率的角度來看,人民幣不僅不應該升值,而且適度貶值也是合理的。

  可見,要把中國打成彙率操縱國證據嚴重不足,按照美國自己的標准中國並不“夠格”;除非美國大幅調整相關標准和條件,但這在客觀又有很大的難度。

  中美貿易開戰會兩敗俱傷嗎?

  近年來美國一直吵吵嚷嚷說要把中國認定為彙率操縱國,但是始終難以落到實處,根本原因是證據嚴重不足。但這裏我們先做一個假設,如果美國把中國認定為彙率操縱國,采取一系列措施對中國進行制裁,中國反過來也對美國進行反制,這樣就可能爆發全面貿易戰,或者是有一定烈度的貿易戰。這對中美經濟關系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首先從中國方面來看,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2016年在整個中國出口中占的比重達到18%。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達2500多億美元,是最大的順差來源。美國如果對中國進行大面積制裁的話,顯然對中國的出口貿易會有較大影響。從中國出口產業情況來看,主要涉及到的產業是制造業,主要產品包括,機電產品,音像制品、雜項制品、化學工業及其制品、紡織品、金屬制品,等等。

  根據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力度大小,貿易戰的影響會有較大差異。經測算,如果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提高10%-45%的話,那么可能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出口5.7%-34.3%;中國的總出口有可能會因此降低1.1%-6.4%。關稅提高也會對中國的GDP帶來負面影響,有可能會拖累GDP的增速0.2-1.1個百分點。近年來中國的GDP增速在持續地放緩,貿易戰的開打顯然對中國經濟增長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就業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再看美國,中國也是美國十分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是美國出口的第三大市場,2016年占美國出口的7.8%。美國出口最大的兩個市場是其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總量比較大,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占美國整個進口的比重達到21%。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占其貨物貿易逆差總額近50%。可見,美國對中國貿易上的依存度也不低。

  如果美方采取措施對中國進行制裁,那么中國肯定不會任人宰割,一定會還以顏色,中國也會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美國出口中國產品的相關產業主要是高端制造業和農產品。高端的制造業裏面包括航空器,機床設備,醫療器具、藥品、首飾以及汽車零部件等等,都是屬於技術水平和附加價值較高的制造業產品。

  美國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對中國有許多農產品出口,包括玉米、小麥、豆類和油籽等等。對中國出口的農產品在美國農產品出口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近五年來,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占美國整個出口農產品的比重大致在17-20%徘徊。如果中國出手反制美國農產品出口,必將使後者遭受重創。

  如果中國反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波音公司產品肯定是首當其沖。該公司長期以來在中國銷售了大量飛機,當然中國也從歐洲空中客車進口了不少飛機。波音公司有一個計劃,未來20年還要向中國出口6000多架飛機。如果中美之間開打貿易戰,波音公司在中國的出口業務必然受到很大影響,波音公司會很慘。但問題遠非僅限於此。波音公司作為一個航空公司,生產的主要是大型客機。而大飛機的零部件是相當多的。比如一架波音747的客機就有600萬個零部件。因此必定有大量的企業圍繞著飛機制造公司開展它的生產活動,向飛機制造公司提供零部件。波音公司背後實際上有個龐大的制造業在支撐著它。因此波音公司受到制裁之後對中國出口大量削減,毫無疑問會使依賴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大批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遭受沉重的打擊。因此中國如果出手反擊,制裁的是一個波音公司,影響可能波及到美國小半個制造業。

  還有一個角度也非常重要。長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都屬於一般技術密集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價廉物美的產品對於美國的消費者來說,實際上是獲得了很大的福利。目前,相較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制造業工人小時平均工資大約是3.66美元。而美國制造業工人的小時平均工資是25美元。毫無疑問,同樣的制造業產品,中國的價格肯定是比較低廉的。

  一旦雙邊貿易戰打起來,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數量會明顯地下降,大批產品會被阻擋在美國國門之外。當然中國的企業會遭受很多損失,但同時美國消費者也會受到相應的不利影響。其福利損失包括被迫在高關稅導致的高價格下減少消費以及被迫將需求轉移到更昂貴的本土產品和其他進口產品上。有人認為,中國出口美國價廉物美的產品給美國消費者帶來的福利微不足道,我卻不以為然。試想美國老百姓正翹首以盼特朗普新政能改善他們境遇時,中美貿易戰卻給其福利帶來了損失;在福利預期較為剛性的條件下,哪怕是不太大的損失都是難以接受的。

  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若幹年前美國曾經針對中國的玩具產品采取了一系列非關稅舉措,明顯阻擋了中國對美國的玩具出口。在聖誕節之前,伴隨著中國產品迅速地減少,其他國家的產品包括美國本地的產品,擺滿了商店的貨架之上,但價格卻大幅地上升。美國兒童以同樣的零花錢,過去能買到3、4件玩具,現在只能買一兩件;過去可以買到的玩具,現在到商店則買不起了。所以很多美國孩子在玩具店裏哭鬧,回到家裏繼續大哭大鬧以至於不少父母上班都受到了影響。美國一些地方的輿論隨之嘩然。很多報紙、電視台等媒體做了相關的評論,認為不應該對中國銷往美國的玩具采取制裁措施。

  這似乎也說明一個問題,一旦中美貿易戰打響,必定是兩敗俱傷。當然,考慮到中國出口到美國較大,還有大量順差,貿易戰對中國的實際傷害會相對較大些,包括對中國就業會產生較大壓力。如果美國對中國航空器出口銳減必然引起美國制造業就業有較大波動,而制造業正是美國新政府想要改善的關鍵部位。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懲罰性的關稅征收,將對中國的進口關稅提高40個百分點,反過來中國也以牙還牙的話;測算下來,未來五年美國GDP可能平均每年減少0.2%,而中國則可能平均每年減少1.1%。雖然中國遭受的損失會較大,但考慮到美國經濟增速明顯低於中國,0.2%的減少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再者,評估貿易戰的影響不是做數學題,經濟體和國民的承受力也是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雙邊開打貿易戰,中國通過財政和金融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動需求,在較大程度上抵消貿易戰的負面影響;而美國相關政策的空間則相對狹小,在經濟狀況惡化條件下,國民必定會有很大反彈。

  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的症結何在?

  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一個突出的表現是,中國對美國的貨物貿易順差規模比較大,美國所有對外的貨物貿易逆差中中國是占第一位,約占到50%以上;反過來也差不多,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也占貨物貿易對外順差中大約一半左右。過去曾有一段時間,中國對美國的貨物貿易順差占到對全球順差大約在100%上下。目前這種不平衡狀況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但中美之間依然存在不小的貿易失衡。

  美國一些學者和政屆人士,對此抱有極端的觀點。有的學者專門寫了大部頭著作來討論這個問題,認為所有責任都是中國的彙率出了問題。我們認為,他們回避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中美的貿易結構和美國貿易政策。其實,中美貿易結構是比較互補的。美國向中國出口高端的制造業產品,高精尖的技術產品;同時也出口農產品等初級產品。中國由於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勞動力資源比較充裕,所以向美國的出口主要是一般技術密集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雙方本來可以形成很好的貿易互補。

  但美國長期以來推行帶有嚴重意識形態色彩的貿易歧視政策,嚴格限制高精尖技術產品銷往中國。這樣一來,美國具有優勢的先進技術產品對中國出口的大門就被人為地堵上了,本來很好的貿易互補性則被美國單方面扭曲了。於是,一邊在美國需求推動下,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一般技術密集型產品大量銷往美國;而另一邊是美國可以銷往中國的產品卻相對較為有限,中國的部分需求難以實現。這是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幾年來中國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來努力改善雙方之間的不平衡,包括主動地大量進口美國高新技術產品,但由於美國在這方面的限制比較多,有成效但還很不足。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的症結就在於美國帶有意識形態色彩的貿易歧視政策。

  我相信,如果美國政府放棄歧視政策,推行公平和公正的貿易政策,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問題應該能夠基本得到解決。

  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幾率有多大?

  近年來中國經濟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同時,國際收支整體出現了逆差。雖然貨物貿易順差依然不小,但服務貿易逆差卻不斷地加大。其中對美服務貿易逆差逐年擴大,2013年為236億美元,2014年升至305億美元,2015年則達到333億美元。這種逆差狀況恐怕還會持續。在國際收支逆差的情況下,人民幣彙率通常會承受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以及會持續存在貶值預期。

  這種情形下美國要開打貿易戰,將中國認定為彙率操縱國,這於中國的對外經濟基本面是南轅北轍的。如果在五年前,美國采取這些措施的理由可能會充分一些。而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推行這種政策的理由會越來越站不住腳。最近,美國總統經濟顧問有過明確的表述,認為美國對於中國貿易問題的相關政策未來可能會逐漸趨於緩和。值得關注的是,近來美國政府一系列對外經濟關系方面的政策處處碰壁,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對美國政府來說,涉及重要國家的國際經濟關系政策不得不認真、謹慎地加以考慮,謀定而後動。美國政府未來的行為風格會跟剛剛上台時的咄咄逼人會有明顯的不同。

  中美同為全球主要大國,雙邊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貿易關系、投資關系各方面關系非常密切。中美之間還有大量的直接投資,中國現在對美國直接投資餘額也已達到了400多億美元。而美國長期以來在中國進行直接投資,一大批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開展經營活動。一旦貿易戰開打,對投資關系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許多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毫無疑問會受到傷害。而從中國方面看,畢竟美國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市場出口關系到數千萬人的就業,中國從美國市場每年獲得3500億以上美元的外彙收入,而中國又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在中美貿易關系上中國一定會采取靈活的政策加以應對,盡量避免發生大規模的貿易戰。

  綜上所述,我的看法是,未來中美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但中美之間爆發有一定烈度、局部的貿易戰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幾率也在逐步地降低。近來兩國之間關系發生了微妙的嬗變,雙邊溝通明顯增加,高層互動頻繁,這有助於推動美國政府朝著理性的方向去思考和行為。通過談判更加理性務實地針對性處置問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這並不等於說中美之間貿易問題可以一筆勾銷了,貿易摩擦還會持續存在,在某些階段也可能還會有一定程度的加強。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備。相關的產業、行業、產品、都應該有一些針對性的預案,當問題出現的時候便於及時地采取措施進行反制。

  從長期來看,反全球化和過度的重商主義都不符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長期來看全球化依然勢不可當。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理性和務實的態度來加以解決。

  原創聲明本文系作者向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提供的交流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CF40及其所在機構立場。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