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衡水中学入浙风波:正视分歧,就事论事

2017-04-1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对素质教育有信心的教育工作者,大可以放松心态,把教育评价的使命交给未来,以及稍微长一点的时间。

  “洪水猛兽”来了,这是河北衡水中学在浙江建分校近来争议不断给人的一种感觉。有浙江省教育厅官员公开表示,衡水中学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有浙江本地学校校长也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倒退”。

  吵架最忌讳自说自话,必须明确的是,这次围绕衡水中学在浙江扩张的争议缘起,其实是个非常细节化的技术问题。平湖衡中在高中教学上被发现有“抢跑”行为——— 按照浙江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其他招生均应在升学考试后进行”,但平湖衡中在招生简章里要求第一批录取新生4月15日报到(比6月份的中考要早)。

  一所拥有办学自主权的学校到底该在哪一天开学报到,是应该齐步走,还是各走各的,是个值得摊开来谈的话题,招生齐步走其实也是在缓解和应对学校间对所谓优质生源的争抢乱战。不过既然浙江本地教育主管部门有规定,而且在规定依然有效的前提下,犯规了被要求整改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连公开站出来批评衡水中学办学思路的浙江官员,在开炮之前也要先说一句“尽管程序合法”,就是说衡水中学的浙江扩张本身,首先在程序要件上并无不妥之处,当地教育局出示的资料显示,平湖衡中的“出生证”合法、有效。违规了,该整改就整改,这是办学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问题,异地办学已经很常见,平湖衡中从动议到建成招生,其实动静并没有今天这么大,也不值得这么大。

  招生“抢跑”的问题,却拉开了讨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优孰劣的架势,看来“哪天开学”真的只是个导火索。有意思的是,在公共讨论之中抢夺一杆看似正确的大旗,似乎很讨巧,比如在这次讨论中的“素质教育”。在此次对这个并不新鲜的异地办学例子的批评和抗拒过程中,一种逻辑颇为耐人寻味。据说是“应试教育代表”的衡水中学,其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被认为与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对此可以公开竞争和辩论,既然是办学,最终还要交给学生和家长去选择,因为理念不合就容不下(尤其发言者还是在职的教育主管部门官员),从招生时间这样的小问题上升到教育理念的宏大叙事,对衡水中学扩张的警惕和排斥,似乎看到的不是素质教育所该倡导的宽容,更多可能是一种恐惧。

  被认为更优一筹的素质教育试验,原本没有理由害怕与“我们认为是落后的”一种应试教育去公开竞争,但为何显得不宽容?这可能因为素质教育的局部试验无力改变依然由应试驱动的整体教育格局。素质教育的试验中,学校间依然在抢所谓的“优质生源”,而对“优质生源”争夺的背后,强调的依然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校培养高分段考生的水平。在讨论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扩张成败时,人们的评价标准同样逃不脱扩张后的学校一本达线率多少、出过几个高考“状元”。这就是衡水中学这样已经被各方认为落后、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应试教育产物依然受到大量学生家长追捧的原因。“我们认为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思路,在面对据说以应试能力强悍著称的“超级学校”时会感到恐慌,这本质上是一种对竞争的恐慌和胆怯。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评估教学质量的节点还不得不屈就应试逻辑下的审视和打量,浙江教育界对衡水中学扩张抱持警惕,但也无奈。对素质教育有信心的教育工作者,大可以放松心态,把教育评价的使命交给未来,以及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但在两种教育模式和理念的优劣争论中,教育主管部门作为一种行政权力,所应当做的是谨守权力边界,保持就事论事的能力,一视同仁履行监管责任,工作人员也不该提前表露倾向性意见。衡水中学入浙风波,见证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和态度,也考验政府的教育公共决策以及相关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