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中美經貿 唯有合作是正途

2017-04-14
来源:香港商報

  就在短短數周前,頻頻炮轟中國匯率政策和中美貿易逆差的特朗普,還擺出一副對華強硬姿態,一度令人嗅到了爆發「貿易戰」的火藥味。但在「習特會」期間兩國領導人「達成重要共識」後,特朗普的對華態度出現了明顯轉彎。12日,習近平與特朗普再次通電話,重申中美兩國加強對話,尤其是推進經濟合作的重要性。13日,接受媒體采訪的特朗普表示,不會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這一有標誌性意義的「轉浹」,顯示特朗普已經意識到中美經貿緊密聯繫,「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對於正處在高度不確定性中、卻又彼此高度需要的中美經貿關系來說,特朗普的表態相當於暫時掐斷了「貿易戰」爆發的引信。

  中美兩國的經貿合作,曾經創造了一段兩國共同發展的甜蜜時光。在整個九十年代,由於中美兩國在資源條件、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方面的不同優勢,雙方的經貿往來從1990年的118億美元增長到2001年的805億美元,迅速增長了6倍。在此期間,雖然中方始終在兩國貿易中保持順差,但並沒有影響兩國經濟的共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這期間美國經濟的平均增長達到4%,GDP從6萬億增至10萬億美元,每年平均增加170萬個就業機會;而中國的GDP則從1990年的約3500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1.2萬億美元。在此期間,中美經濟實際規模的差距是在擴大而非縮小。這足以說明,單單從兩國是否存在貿易逆差來判斷中美經貿關系是否健康,是極為片面和缺乏說服力的。

  但在進入21世紀後,中美兩國的貿易順差急劇擴大。這一方面是由於兩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的變化: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加入世貿組織、深刻融入全球經濟合作等利好因素,令中國經濟不斷爆發新的能量;美國則由於制造業外遷、經濟危機等原因,對華貿易增長緩慢。另一方面,出於各種因素,美國對中國設置了極為嚴苛的進出口標準,中國公司赴美投資頻頻受到政治因素阻撓、美國高技術出口禁令延續到今日,也放大了兩國經貿結構性上的問題。再加上統計口徑的不同、資本流動的全球化、制造業轉移等因素,「名義上的順差」並不能判斷哪個國家從中受益。正如昨日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貿易順差帳記在中國頭上,但利益實由雙方分享。顯然,與其不公平地指責中國,美國當更多從自身貿易政策的角度進行反思。

  直到今日,「和則兩利」的經貿局面,對中美來說仍是成立的。昨日,在特朗普的溫和言論刺激下,一直承受巨大貶值壓力的人民幣立即大幅反彈,有效扭轉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同時,特朗普認為「過於強勢」、「令美國很難與別國競爭」的美元指數也應聲下跌,客觀上有利美國保持競爭力和有利經濟發展的低利率環境。2月份的中美經貿數字亦顯示,兩國貿易逆差同比大幅下降28%,說明雙方正努力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歸根結底,中國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只要中美兩國繼續保持經貿合作,保持交流對話,保持客觀理性,相向而行,未來中美經貿必將有健康的發展。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