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一本曾評為“像決堤的陰溝淹沒整座城市”的文學名著

2017-04-17
来源:澎湃新闻网

   毋庸諱言,作為在文學史上擁有崇高地位的“西方正典”,《尤利西斯》毫無疑問是那種很多人知道卻極少人會去讀的名著當中的佼佼者。事實上,在其出版之初,這部小說便已收獲惡評無數,有位評論家甚至形容這種文字“像決堤的陰溝淹沒整座城市,帶來充滿病毒的汙穢瘴氣”。

  喬伊斯本人曾說:“我的小說上空飄蕩著爐灰、枯草以及沉渣的臭味,這不是我的錯。……我的腦袋裏裝滿了從各處撿來的鵝卵石、垃圾、折斷的火柴以及玻璃碎片。我近乎炫技地從18個不同的點來寫一本書,還運用了很多風格——顯然它們都尚未被我的同行知曉或發現,這項苦差事及其所選定的傳奇的性質足以讓所有人平衡的心態顛倒錯亂。”——閱讀難度使得讀者一直以來難以親近這位高冷的文學巨匠。

  英國約克大學英語系教授德裏克·阿特裏奇(Derek Attridge)的《用天才向極峰探險:喬伊斯導讀》一書從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靈夜》以及《都柏林人》等書中精選、分析了十個片段,力圖以此為一個起點,帶領大家去探索這位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作家的畢生之作。

  詹姆斯·喬伊斯

  據安德森講,當瑪格麗特·安德森(Margaret Anderson)和簡·希普(Jane Heap)開始在《小評論》(The Little Review)上連載喬伊斯未出版的小說《尤利西斯》時,她們收到了成百上千封抱怨信。以下這封信的內容頗具代表性:

  我認為這是所有玷汙了印刷品的文字中最該死、最肮髒的,簡直是一派胡言……這種該被詛咒的、地獄般的穢語來自滋生汙濁的人心,並且在汙水中繁殖。我無法用言語形容我對此書的厭惡,哪怕是模糊地形容也做不到;我憎惡的不是偶爾滲出的汙泥,而是他們的思想已腐爛到竟敢一遍又一遍地用腐臭的淤泥和汙水來汙染這個世界。

  1922年,巴黎的一家小書店出版了《尤利西斯》——當時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該書, 它的上市引發了與上述評論類似的反應。當大家評論《尤利西斯》,尤其是談到小說的最後一章時,時常用“陰溝”這個詞彙。在最後一章裏,喬伊斯的女主角摩莉·布盧姆(Molly Bloom)毫無顧忌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一個評論家如此描述這一章:“整個就是一鍋大雜燴,緊張混亂,缺乏邏輯,晦澀難懂,這種文字一直持續到文末,最後就像決堤的陰溝淹沒整座城市,帶來充滿病毒的汙穢瘴氣。”這些人有理由抱怨。喬伊斯小說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原型,就是當時切切實實生活在都柏林的人,一讀就知道說的是誰,比如喬伊斯的舊友奧利弗·聖約翰·戈加蒂(Oliver St. John Gogarty)[戈加蒂發現喬伊斯把他寫成了小說裏的醜角兒瑪拉基·穆利根(Malachi Mulligan)]。 戈加蒂憤怒地抱怨道:“虧得我年輕的時候還跟那個該死的喬伊斯是朋友,他寫了一本你在都柏林所有廁所的牆上都能讀到的書。”

  《尤利西斯》的出版引起了時人激烈的反應。事實上,頗有意味的是,人們對這本“淫穢之書”的憤怒是表面上的。引起人們憤怒的其實是另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原因:《尤利西斯》的閱讀難度。喬伊斯自創了一種敘事風格,在這種風格下,思想時斷時續,在各章間從一種形式演變為另一種形式,某一節的風格被塑造成一系列模仿小品文,另一節則可能是一部無法演出的戲劇,下一節又變成了奇異的問答(這裏只列舉了喬伊斯的幾種創新手法)。為什么這么多人認為喬伊斯在傳統小說形式上進行的語言和結構試驗是一種冒犯,而非獨具匠心?

  問題的答案與人們的期望相關。就像1922年的讀者並未料到會在出版物,包括任何受人尊敬的出版物上讀到某種文字和人物體驗一樣,他們也從未預料到,原來虛構的事件和人物會以一種具有生命的語言表現出來,而非僅僅充任描寫和敘述的工具(就算這部大開本的小說厚達700頁也於事無補)。謝恩·萊斯利(Shane Leslie)就《尤利西斯》的出版發表了評論,而她不是唯一相信這部大部頭的問世只是為愚弄全世界讀者的人。17年以後,當喬伊斯出版了更加挑戰小說和英語語言傳統的《芬尼根的守靈夜》後,人們對該書難度的強烈抗議遠高於對作品中描寫性的禁忌詞語的訝異。當《芬尼根的守靈夜》的部分內容——這一部分以《進行中的作品》(Work in Progress)為名提前發表之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 G. Wells)寫信給喬斯:“你與普羅大眾背道而馳,你忽視他們的基本訴求以及他們有限的時間和智慧。你費心寫就,但結果是什么?是無盡的難解謎題。”

  但是喬伊斯也擁有許多堅定而有力的維護者,是他們使喬伊斯最終登頂文學巔峰: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S. Eliot)寫過一篇極具影響力的評論,稱贊《尤利西斯》具有“如科學發現般的重要性”;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不知疲倦地推廣此書;威廉·巴特勒·葉芝(W. B. Yeats)寫道,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憑借其敘事強度,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任何一位小說家”(盡管喬伊斯之後坦言自己沒能使這本書盡善盡美)。喬伊斯本人也不遺餘力地制造機會讓世人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幫助朋友斯圖爾特·吉爾伯特(Stuart Gilbert)完成並出版了《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James Joyce’s ‘Ulysses’)(1930),這本書成了研究喬伊斯現代史詩中的“荷馬風格”的奠基之作。《尤利西斯》當時被多國列為禁書,因而這部研究作品也給那些無緣得見《尤利西斯》的讀者一個了解其部分內容的機會。喬伊斯建議另一位朋友弗蘭克·巴德根(Frank Budgen)以他們在蘇黎世進行的多次談話為基礎,寫一本關於《尤利西斯》的書,1934年出版的《詹姆斯·喬伊斯和〈尤利西斯〉的創作》(James Joyce and the Making of ‘Ulysses’)由此誕生。喬伊斯對關於自己的傳記作品也產生了興趣,他發起了對自己生平的研究,赫伯特·戈爾曼(Herbert Gorman)的《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就出版於1939年。同樣,為了給《芬尼根的守靈夜》的出版鋪平道路,他策劃了一系列圍繞該書的話題文章,並集結成書——Our Exagmination round His Factifcation for Incamination of Work in Progress。這本書包括12篇文章,於1929年面世,比《芬尼根的守靈夜》的出版早了足足10年。在這12篇文章中,曆經時間的考驗流傳至今的一篇出自喬伊斯的一位仰慕者——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

  雖然喬伊斯從未去過美國,可最初讓喬伊斯名聲大噪的是美國學術圈。知名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是喬伊斯作品的忠實支持者,曾就《尤利西斯》(1929)和《芬尼根的守靈夜》(1939,《芬尼根的守靈夜》出版當年)寫過許多重要文章。喬伊斯向新方向出版社推薦了研究伊麗莎白時代戲劇的年輕學者哈裏·萊文(Harry Levin),希望出版社邀請萊文就自己的所有作品寫一本書——《詹姆斯·喬伊斯》(1941)。萊文不負眾望,他的書至今仍是解讀喬伊斯及其作品的佳作。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和亨利·莫頓·羅賓遜(Henry Morton Robinson)於1944年寫了《萬能鑰匙》(Skeleton Key),這本書能夠帶領《芬尼根的守靈夜》的潛在讀者領略這部作品錯綜複雜的結構和情節。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許多美國學者都就喬伊斯及其作品發表過評論,包括理查德·M.卡因(Richard M. Kain)、休·肯納(Hugh Kenner)。理查德·艾爾曼(Richard Ellmann)1959年出版的關於喬伊斯的傳記頗具可讀性,可以說這本書鞏固了喬伊斯作為20世紀最重要作家的地位。隨著形式主義批評流行於北美的大學學術圈,教授們開始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喬伊斯式精雕細琢的語言技巧,對喬伊斯語言形式的深入分析鑒賞成為可能, 而喬伊斯寫作風格賞析也成為美國初高中及大學的主要課程之一。

  喬伊斯於1941年逝世後的那幾年,抵制喬伊斯的聲音在北美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不絕於耳。20世紀中期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評論家F. R.利維斯(F. R. Leavis)宣告《尤利西斯》已壽終正寢, 並聲稱他沒有時間留給《芬尼根的守靈夜》。而在英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喬伊斯遭受到的唾棄與獲得的欣賞旗鼓相當。喬伊斯的侄子、在都柏林長大的肯·莫納漢(Ken Monaghan)說,家人曾建議他不要承認自己與這位令人不齒的作家有任何關系。愛爾蘭作家弗蘭·奧布萊恩(Flann O’Brien)和貝克特則十分推崇喬伊斯的文學成就,不過貝克特長期定居於愛爾蘭之外。

  盡管存在否定的聲音,但20世紀60年代以前,喬伊斯作為20世紀最有分量的文學巨匠之一的地位已經基本穩固下來。喬伊斯和同時代的作家被稱為現代主義文學家,包括活躍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作家,如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托馬斯·曼(Thomas Mann)、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和路伊吉·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等。當然,同時期的許多畫家、雕塑家、作曲家、戲劇和電影導演,以及其他許多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也是那場席卷全世界的現代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喬伊斯曾在歐洲多國定居,能夠熟練運用多種語言寫作,這些都奠定了他作為現代主義文學家的地位。 尤其是《尤利西斯》,這部作品成了高度現代主義的標本:對大師級文學技巧的極致追求,對20世紀早期人類生命體驗的全方位捕捉,以及接受只被極少數人認可的風險。

  《用天才向極峰探險:喬伊斯導讀》,[英]德裏克·阿特裏奇著,馬霖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3月。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