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近期动作不断。比如在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春季例行大祭供奉祭品,总务大臣以及90多名国会议员集体前往参拜。再如约一个月前,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政府答辩书,允许在“不违反《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情况下”,将《教育敕语》用作教材。另外,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用于设定教育课程标准的新版中学“学习指导纲要”中,新增“刺枪术”科目。
日本政府这些做法,引发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爱好和平人士高度警惕。众所周知,靖国神社不是单纯的宗教场所,其中供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实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殿堂;而《教育敕语》是战争时期的教育理念,包含将军国主义正当化的内容;“刺枪术”则是二战时日军日常训练项目之一。
接连开历史倒车,安倍政府意欲何为?首先是想潜移默化地掩盖和美化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安倍非常明白靖国神社的敏感性。他在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后,遭到各方强烈抗议和谴责,在权衡利害后不再进行参拜。但每逢春季大祭、秋季大祭和所谓“终战纪念日”,安倍总不忘供奉祭品。此举目的之一,是模糊“战犯”性质,将其混同于战争“死难者”。
其次,日本政府针对教科书的小动作也并非偶然。2015年,文部科学省批准日教科书出版社修改教科书,删除“随军慰安妇”和“强征”等字眼。在刻意抹去教科书中关于战争罪行内容的同时,附有军国主义沉渣的教育内容却死灰复燃。
另外,摆脱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也是日本政府的目的之一。在安倍的计划中,日本的国家身份不仅是经济大国,还要做政治与军事大国。近年来,安倍逐步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安保法案,为日自卫队能力和活动范围拓展扫清障碍,并最终修改和平宪法。
日本开历史倒车的动向,必然对世界和地区和平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日本部分国民恐会逐渐淡忘日本曾经的侵略罪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一代,更难以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曾给周边国家乃至世界造成的深重灾难。《教育敕语》是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的,旨在训诫臣民为君主效劳。在当今世界,日本政府却在普及战争时期的教育理念,这将使日本在地区和平问题上犯错越轨的风险上升。
另一方面,长此以往日本将更难取信于邻国和国际社会。近年来,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言行,曾多次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反弹。日本应意识到,正视和反省自身的侵略历史,是其赢得其他国家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是不可跨越的红线。一旦跨过红线,必将损害双边关系发展。以中日关系为例,两国关系曾遭受严重挫折,2014年两国经过共同努力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转圜,日方不应以不负责任的举动破坏来之不易的成果。
惯于大谈和平的安倍政府,应该认真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而非开历史倒车。( 苏晓晖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