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亞太財經觀察 | “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山城重慶的綠色發展經

2017-06-09
来源:亞太日報

   亞太日報記者陶幸

  6月5日至9日,港澳媒體赴渝参觀訪問,深入重慶萬州、開州、巫溪縣、兩江新區等地,感受重慶的近年來經濟社會新發展、新變化。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港澳媒體參訪團

  今年是重慶直轄2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积極進展,農村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速。尤其是綠色經濟發展顯著,重慶藉助綠色經濟精準扶貧,發展特色農業、旅游業,打造生態、宜居的新重慶,在經濟提升的同時,不忘保護綠水青山。

  傳統製造業和高新產業齊頭並進

  作為老工業基地,重慶一方面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重視實體經濟,以汽車企業為例,汽車工業對重慶的產業增長貢獻率達到30%;另一方面,又积極研發,在長安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自動化互聯網造車和以無人車駕駛為代表的智能汽車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重慶傳統製造業的發展重點。

  港澳媒體参觀長安汽車

  此次行程可以發現,重慶在綠色經濟發展上,較為成熟的依託“互聯網+”服務商與电子平台,公眾通過淘寶和微店既可買到大山深處的高質量特色農產品。這樣的改變離不開重慶對於交通網以及互聯網產業的重視和扶持。

  據悉,重慶兩江新區互聯網產業園集聚了騰訊、豬八戒、博恩和華龍網等龍頭、重點企業50餘家。以“一樓一產業”、“一樓一生態”建設理念,推動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龍頭企業帶動小微企業,集聚創業創新人才15000多人。並且,依託重慶互聯網學院,通過線上匯聚全球智慧,線下整合國內外先進師資,為新經濟新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重慶兩江新區互聯網產業園

  重慶雖地處山區,但是公路交通設施基本完善,溝通的山內外的經濟社會交流。從巫溪縣到高速公路僅需一個小時的車程,全縣境內盤山公路也十分完善。

  特色農業、旅游業,助力綠色扶貧

  作為山區城市,重慶受到自然條件的約束,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上的責任十分巨大,在如何改變山區農村經濟面貌和保護生態平衡上面臨考驗。經過此次採訪,可以發現,重慶在綠色經濟建設方面頗有建樹。在不破壞山區、林區的前提下,重慶利用旅游業和服務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並且依託电子商務技術,聯繫山內山外,拓寬高端農產品的銷量。

  “第一產業是弱勢產業,要依託第三產業發展第一產業。”重慶萬州區同鑫蔬菜大觀園負責人這樣說道。作為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同鑫集農業生產、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依託現代化技術打造精準農業、智慧農業,利用第三產業的技術和理念,用創新的手段挖掘農業價值。據介紹,園區年產蔬菜10000頓,一年接待20萬人遊覽参觀。“農業旅游業文化相互支持,實現田園一體化。”

  参觀重慶萬州同鑫蔬菜大觀園

  在萬州“四月紅”玫瑰香橙園,董事長朱文詳表示,種植香橙產業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時也可以保持水土,實現對長江兩岸對生態保護。同時,公司為农民提供種植技術和銷售指導,帶動农民致富。據了解,有30%的香橙通過網絡電商銷往北京、上海等地。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全區玫瑰香橙種植面積達12萬畝,產量5萬噸,產值2億元。

  這樣的特色農業、旅游業在扶貧工作上也作用顯著。重慶巫溪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打贏扶貧攻堅戰,既是巫溪縣當前最大的任務和責任,也是該縣重大發展機遇。

  巫溪縣紅池壩風景區大力發展旅游業,景區年均綜合收入達4.5億元,常年解決就業300餘人,已帶動周邊3個貧困村20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據了解,該縣森林覆蓋率接近70%,生態旅游業既能維護地方生態,也能助力經濟發展,農戶將林地租給企業,自己也能在旅遊區開設農家樂等服務設施,實現環保和脫貧的雙贏。

  “多虧村委會、專業合作社借我10隻種羊。”巫溪縣塘坊鎮雙柏村村民明雲香指着身後剛翻新的樓房,笑得合不攏嘴。

  雙柏村制定“借羊還羊”扶貧政策,通過專業合作社貸款,借羊給貧困戶進行家庭養殖,統購統銷,每年每戶平均增收2萬元,加上其他收入,生活發生巨變。同時,注重周邊生態,對羊進行圈養,種植羊草,避免破壞植被。

  截至2016年底,雙柏村大力發展種草養羊特色產業,已實現人均純收入9397元,成功脫貧84戶、293人。

  巫溪縣塘坊鎮實行“借羊還羊”扶貧政策

  除此之外,地處渝東北地區,光照充足,巫溪縣還設立光伏發電項目。據了解,巫溪縣每個貧困村都有200萬元專項扶貧基金,其中28萬元用來安裝35KW集中光伏發電一座,村集體每年增收3萬多元。在戶用光伏上,在2017年,巫溪縣為1100戶缺乏勞動能力深度貧困戶建設一座3KW分佈式光伏電站,採取市、縣、企業各分擔1/3的建設費用的方式(以產生的電償還企業建設貸款),為貧困戶增收。

  巫溪縣塘坊鎮設立光伏發電扶貧項目

  在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鄉村旅遊扶貧與電商扶貧深度融合。該村推行“公司+農戶+村集體”模式,發展鄉村旅遊,全村80戶(其中貧困戶68戶261人)將自家土地、山林進行折價入股,農業旅游業開發公司以現金方式入股,村集體將公共設施、鄉村酒店進行量化確權。通過“集體控股、公司經營、成果共享”的方式,發展鄉村旅游業。

  據悉,2016年,觀峰村年接待量達15萬人次,收入600萬餘元,帶動貧困戶22戶發展鄉村旅遊,戶均增收3萬元。此外,积極整合物流公司,通過電商平台,深入貧困戶家中挖掘特色農產品,為農產業的銷售拓寬道路,以高新科技帶動農業發展,讓村民在家門口增收。

  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村文化場所

  着力打造生活宜居的城市

  重慶從市中心到山區縣城鄉村,整體城市規劃和建設都具有特色。

  金海灣公園位於兩江新區,公園與江北區交接的非臨江區域採用大綠量、生態式布局方式,旨在保護和營造多樣文化的濱江生境,創造與環境有機契合的景觀形態,創造體驗和展示文化信息的景觀場所,最終打造獨特的重慶主城區濱江景觀。

  

 

 

  兩江新區金海灣公園

  在萬州區城鄉規劃展示廳,對比鮮明的城市發展圖景展示了城市規劃的變遷。據悉,移民是重慶立市之本,講解員介紹,作為當年的庫區移民重點城市,萬州區當年曾經移民26.3萬人,佔了庫區移民總人數的五分之一;而隨着庫區蓄水成功,萬州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巨變,變成城市人口85萬人,開發面積達到80平方公里的庫區現代化瀕水生活新城。

  開州漢豐湖因三峽工程而生,為減少消落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修建三峽水庫開州消落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位調節壩工程。該工程由水位調節壩、生態建設和景觀文化工程三部分組成,既保護了地方生態,也能以此開發生態人文旅遊。

  

 

 

  開州漢豐湖

  開州區通過挖掘並深化“走風雨廊橋,坐畫船游湖”等漢豐湖特色旅遊項目吸引遊客,提升了旅遊形象。可以說,重慶的城市建設以三峽工程為基礎,因三峽工程而改變。

  在巫溪縣村鎮,鄉村生態環境良好,道路清潔。鄉村文明建設逐步推進,建設有鄉村文化廣場、村文化館、圖書館等設施。

  總體而言,重慶響應國家號召,精準扶貧上,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市民努力打造宜居城市,建設具有山城特色的新城市面貌。

  據悉,重慶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加快轉換髮展動力,汽車、电子信息、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型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通過結合自身發展特點,走出了一條具有重慶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