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南海油氣開發利好 今年將重啟深水探井

2017-06-16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盡管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震蕩攀升恢複到50美元/桶左右,但業內普遍預計,未來18——24個月內,油價依然會在50——60美元/桶的區間波動,難以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受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的影響,不僅國際石油公司陸續采取出售業務、裁員以及其他降低成本的措施,我國海洋油氣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也受到挫傷。2016年我國海洋原油產量5162萬噸,同比下降4.7%;海洋天然氣產量129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2.5%;實現增加值869億元,同比減少7.3%。2016年,我國海洋裝備企業的生存情況也十分艱難,當年承接訂單24.8億美元,同比下降35.1%。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海洋油氣大會暨展覽會上,業內專家帶來了一些積極的信號:隨著國際油價的企穩,相關企業有計劃重啟深水探井作業,南海部分深水油氣田的開發迫在眉睫。

  利好:南海深水探井作業將重啟

  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對於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必然的選項。當前,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正不斷上升,原油進口量占總需求的60%以上。專家指出,油氣能源是我國未來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中,煤炭約占64%,油氣約占24%。降低煤炭、增加油氣燃料的比例,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調整能源結構的主要任務。

  目前,我國陸地和近海、淺海的油氣勘探開發程度較高,新發現大型油氣田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產量增長潛力有限;同時,主力油田大部分已經有三四十年的開采期,多數油田的采出程度高達70%。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胡衛平介紹說,海上油氣的開發占據了愈發重要的位置。

  近幾年來,受國際油價低迷的影響,我國石油企業在資源勘探、新油氣田開發方面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南海海域的深水油氣資源,由於勘探開發難度高、成本難以控制,出於經營成本的考慮,相關企業放緩了深水油氣資源項目的推進速度。

  經過對勘探開發技術的進一步研究,並加強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實,對比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南海作業成本,在井深相對一致的情況下,我國油氣企業的鑽井周期明顯縮短,作業成本明顯降低,並實現了作業效率最大化,作業時效比同南海作業的外國同行高3%。

  專家透露,隨著近段時間油價的企穩,今年我國相關石油企業有計劃重啟深水探井作業,南海部分深水油氣田的開發迫在眉睫。這意味著海洋工程裝備的利用率將得到提升,雖然會不會有新的海工裝備訂單仍然是未知之數,但起碼出現了回暖的希望。

  同時,近段時間陸續發布的《石油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重大科技專項“十三五”實施計劃》等,也鼓勵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工程項目采用自主研制的深水油氣裝備、完成試驗示范的關鍵設備,重點包括深水油氣資源勘探成套技術裝備、深水油氣鑽采裝備、推進深水油氣裝備智能制造等。這也給海工裝備企業帶來了一些信心。

  挑戰:複雜環境需要特殊戰鬥力

  對於南海油氣資源開發來說,“深水”是一個必然面對的課題。南海海域深水區總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裏,占南海全部盆地面積的75%左右。根據中國國土資源部的估計,南海70%的油氣資源就蘊藏在深水區域。以南海西部為例,該區域天然氣除了部分位於常規領域,主要分布於高溫高壓和深水等特殊領域。

  除了深水油氣資源開發普遍面臨的離岸距離遠、海水海風侵蝕、海底高壓低溫等問題,南海油氣資源開發還面臨著很多獨特的困難。在海況方面,南海有內波流、強熱帶風暴等現象,海水表面流速和風速接近墨西哥灣的2倍。以百年一遇的風浪條件作比較,南海百年一遇波高為12.9米,與墨西哥灣相等,是西非海域的3倍。在地質情況方面,要開發南海深水油氣資源,需要面對海床不穩定、淺層地質災害、地層壓力窗口窄等課題。此外,南海油氣藏特性複雜,具有高粘、高凝、高含二氧化碳等特點,又使深水低溫高壓環境下的遠距離油氣輸送面臨巨大挑戰。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做強淺水,發展深水,突破南海中南部”是南海油氣開發的指導思想,相關油氣企業的計劃是加強淺水、淺層勘探,控制深水、深層勘探節奏。這些原則除了出於投入產出比的考慮,也是受到裝備因素的制約。    胡衛平指出,在淺水方面(300米以內),我國的裝備技術和世界跨國公司相比沒有很明顯的差距,甚至還具備一些獨特的優勢,但在深海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段比較長的路要走。有關專家介紹,如“海洋石油981”“興旺號”等幾個深水平台還不能形成系統作戰能力,需要繼續打造深水施工作業裝備隊伍。

  據透露,“十三五”南海深水油氣開發技術攻關目標包括深水開發井不同開發模式下的鑽完井方式研究、深水開發井表層導管批量下入工藝技術研究、深水開發井井筒流動保障技術研究、深水開發井智能完井工藝研究、深水淺層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技術、深水鑽井避台軟懸掛工具研制等。

  業內專家特別介紹說,目前在南海油氣開發過程中應對南海台風的手段還十分有限,相關企業需要建立在應對台風工況下的防台方案和安全評估方法,研發相應的關鍵設備樣機,深水鑽井避台軟懸掛工具的研制攻關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一個研發方向。

  展望:突破技術壁壘實現再升華

  面向深水、加強應急保障,或在未來的南海油氣資源開發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工程高級工程師琚選擇介紹,“更深、更遠、更冷”代表了目前全球水下技術的發展趨勢。“十三五”期間,該公司計劃繼續加強深水工程船舶和基地的建設,補充一些潛水支持船(DSV)、支持船(RSV)等船型。

  此外,隨著南海深水油氣開發的推進,海洋環境的保護、應急響應能力的建設也被提上了日程。吸取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教訓,海洋、特別是深水領域的應急救援,需要相應的裝備保障。因此,南海油氣資源開發要進入深水領域,就需要提前准備應急救援力量。目前,海油工程(600583)公司正在向國家申報建設國家油氣管道應急救援南海基地。

  具體到裝備制造方面,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中國船舶(600150)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譚乃芬介紹說,經過“十一五”“十二五”10年的努力,我國海洋裝備制造企業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較大突破,交付了一批全球領先裝備;本土設備除了海上平台的總裝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海工設備的研發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核心設備的研發取得了快速突破,例如鑽井包、移船絞車、DP3動力定位系統、海洋起重機等等。琚選擇則表示,我國在跟工程總包密切相關的水下結構物類產品方面,技術水平已經得到大幅提升,能滿足目前工程開發的需求。

  但在技術含量更高的、存在技術壁壘的領域,我國企業還需要加快突破。在大型海工裝備的核心生產模塊、控制模塊,水下生產裝備中的水下采油樹、連接及控制系統等領域下一番功夫,不僅能更好地掌握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主動權,也可以幫助我國海工裝備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利潤空間、實現轉型升級。

  業內專家還從經營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咨詢公司IHS Markit亞太區總監、海工部首席研究員洪鼎立均表示,經過調研發現,國際海工公司對中國裝備企業的擔憂,主要集中在項目管理協調能力、知識產權保護和采購/供應鏈管理方面。出於對企業軟件實力的擔憂,中國企業往往不被安排在競標范疇內。因此,中國企業需要在項目管理水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采購/供應鏈管理能力、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生產設計能力等方面迎頭趕上。此外,洪鼎立建議,中國企業需要在“造船”和“海工”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只有明確並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業務模式,才能降低運營和財務風險。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