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85

【回归专题】香港金市浴火重生 張德熙:巔峰還在前方

2017-07-01
来源:香港商报

  

張德熙有一個遠大願景,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契機,做到黃金交易平臺範疇的翹楚。记者崔俊良摄

 

        回歸祖國20年,香港黃金市場乘人民幣國際化東風得以浴火重生。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適逢內地開放金融業,期望可於香港金市體現人民幣國際化之餘,透過「一帶一路」與印度、新加坡等地實現商品聯通,從而帶領香港金市重回昔日巔峰。香港商報記者邱媛媛、鄺偉軒

  人民幣公斤條應運而生

  張德熙憶述,回歸之初,香港經歷亞洲金融風暴,樓市低迷下,黃金市場亦可謂「一潭死水」。及至2003年「沙士」疫情後,「個人遊」啟動,香港金市才迎來最重要轉折點。他說:「內地開放『自由行』,為香港黃金首飾帶來可觀的消費;及後,又確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帶領香港金融業重整旗鼓之餘,香港金市亦得到重新振興的機會。」

  中央確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後,「人民幣公斤條」應運而生。張德熙說,「『人民幣公斤條』概念,是將『老經驗』應用在『新機遇』。早在1980年代中英會談時,國際金商就看準港元的浮動,利用黃金與港元交易賺取差價;這個概念在人民幣同樣適用,一方面幫助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一方面令金銀業貿易場從中受惠。」

  堅守「實物交收」傳統

  時至今日,面對「紙黃金」以及黃金ETF (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 等「類黃金」產品興起,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仍堅持以實物交收的傳統。張德熙解釋,黃金ETF在交易所上市非全日交易,加上該類產品仍以實金作後盾,須以實金補倉,計及手續費及利息並不劃算;相反,實金是24小時交易。除散戶以外,還包括零售商參與,「可以說,實金才是黃金的『原市場』」。

  事實上,金銀業貿易場位於上環孖沙街現址,見證了本港金市發展的歷史。曾幾何時,香港金市興旺,上環孖沙街兩旁,金融公司鼎立;時至今天,孖沙街街舖大多已變成各式餐廳,只剩下較為知名的利昌金舖。張德熙感嘆:「以前很多『大孖沙』都在金銀業貿易場設點,從而方便交收。現時,他們已離開去了周邊國家。」

  冀保留黃金「掉期交易」

  當前,金銀業貿易場是全世界唯一一個還存在「公開叫價」(Open Outcry) 交易形式的黃金交易所。張德熙表示,優良的傳統應繼承和延續,公開叫價對市場來說顯得獨特和獨有。

  金銀業貿易場的「公開叫價」於交易大堂進行,行員或其出市代表以粵語叫價,輔以手勢進行交易。當買賣雙方交易後,於15分鐘內,沽方負責填寫交易票據,交買方確認後再交予本場結算部登記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員的存欠倉,以控制風險。

  張德熙認為,公開叫價機制與倫敦五大金商的定價並非完全一樣,它存在供求競爭,因此能制訂出一個真正合理的公價;而且,金銀業貿易場採取人手定價,能令定公價過程「既公道、又透明」。

  他說:「現場交多少收多少,符合實際,若用電子平臺或者電話來定價,始終不似人手操作完善,公價價格或許會有偏差。」除了「公開叫價」制度需要「保育」外,張德熙期望金銀業貿易場未來可保留黃金「掉期交易」制度。

  借「一帶一路」做金市翹楚

  張德熙笑言,他有一個遠大願景,不僅是將如今已百年傳統的黃金交易平臺延續,且想做黃金交易平臺範疇的翹楚。他說,借助「一帶一路」契機,希望未來整個亞洲市場的黃金供求都可通過金銀業貿易場來完成。

  張德熙說:「現在香港需要的是香港與內地對話,甚至是周邊國家的對話。只要能打開對話、深化合作,借助香港金融中心這個超級大平臺,建立一個『互流互通』的黃金交易市場,香港本身國際地位得以提升之餘,更能吸引國際性機構投資者再次湧入香港。」

  冀新任政府助力港金銀業

  香港回歸20年之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其政府履新。張德熙希望,新政府能夠拿出實際性的舉措來重振香港金銀業,首先應增強同周邊國家的競爭力,其次是加強與內地政府的對話,不論在「一帶一路」項目上,或是其他大型基礎建設上,都希望香港的人力或者企業能深入內地及「一帶一路」市場。

  張德熙續說,最切實就是希望進行稅務改革,引導外資金商能重回香港,通過給予稅務優惠給各國,吸引其到香港來設分行或公司,讓其減輕地租壓力,還有通過兩地稅,減輕兩地黃金交易的稅務負擔。他直言自己「勢力單薄」,惟有政府助力才能重振本港金銀業。

  港深牽手 金銀業延伸至前海

  繼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壯大,現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合作方興未艾。由此,香港與內地,特別是香港與廣州、深圳的合作交流借助地理優勢、政策支持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在此之中,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必須以創新與合作姿態去順應時代變革與洗禮。

  張德熙表示,香港、深圳、廣州乃至上海,若能整體運營起來,互惠互補,猶如形成磁石一樣,「正極面向內地,負極面向外地」,大中華黃金商品市場必將覆蓋全球。

  前海永久倉庫選址完成

  深圳前海保稅倉庫是金銀業貿易場黃金產業的又一大延伸。張德熙形容,這是經歷「辛苦的努力」後而得出的碩果。及至今年底前,或許能看到前海臨時倉庫的落實,惟臨時倉庫儲存量少於100噸,與正式倉庫儲存量1500至2000噸相距較遠。

  至於前海永久保稅倉庫進展方面,張德熙稱已選址完畢。他希望能在前海建造一幢5萬至10萬平方米的倉庫大樓,建造費介乎30億至40億元人民幣,料本月即可落實合作。

  張德熙表示,前海倉庫與香港倉庫相輔相成。他笑言,「實金對港人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儲存、沒地放」,而前海臨時倉庫的建成,將分攤香港倉庫的負擔。

  至於金銀業貿易場與港交所方面,他形容,雙方關係很微妙,「雖然在產品與市場方面存在競爭,但雙方競爭還是非常良性的」。他續稱,金銀業貿易場憑藉百年經驗,可為港交所提供相關配套設施,包括實貨的交與收、完備的倉儲以及實物平臺。

  走進一帶一路

  達至互利共贏

  在國家逐步開放金融市場背景下,滬港通、深港通等兩地合作的優勢日益體現。如今,類似金銀業貿易場的實物黃金交易平臺如何順應趨勢,不被傳統淹沒?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表示,商品是最快能達到目標的一樣東西,透過實現市場之間的合作,必能達至「互利共贏」。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串聯起中國及周邊國家的商品貿易流通,政策上的支持令金銀業貿易場的「雄心壯志」亦再次燃燒。今年6月初,金銀業貿易場與新加坡貴金屬市場協會(SBMA)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協議。

  張德熙表示,上述兩者的合作開通了亞洲黃金現貨交易新通道。他稱,30多年前,深圳改革開放帶動了本港製造業的成功創富,而30多年後的今天,時代創新了金融服務的新模式。而未來10年,張德熙希望深圳前海自貿片區的有關政策可配合香港,從而串聯起兩地乃至「一帶一路」上的所有國家。

  積極參與

  亞洲金業互流互通

  張德熙表示,通過與SBMA合作,不單僅是為了未來與新加坡黃金交易所直接合作,更可為當中的實金交收提供既快捷且安全的物流保證。他說,「若能將新交所的倉庫與香港的倉庫,以及未來深圳前海的保稅倉庫串聯起來,亞洲區黃金業的『互流互通』從此就又開闢了一條新路徑,屆時黃金現貨的運輸時間及成本將會大大降低。」

  他還表示,此舉能為金銀業貿易場帶來更多國際性機構性投資者,若他們參與新交所的期貨合約,或需要實物套戥來保存價差需求,貿易場就可以為其提供實物支持,同時也能為SBMA提供實物交收機制而達共贏。

  早前,金銀業貿易場亦與杜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 (DGCX) 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張德熙希望,未來繼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行貴金屬交易互認資格,繼續為推動黃金商品及人民幣國際化作出努力。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