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接受央視專訪 諾與黨派溝通 林鄭:首務解決社會撕裂

2017-07-03
来源:香港商报

  

林郑月娥接受央视访问。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雪峰報道:特首林鄭月娥於上任前夕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專訪,訪問於周六(1日)晚上播出。林鄭月娥在長達40分鐘的節目中指出,香港社會已出現兩極化的情況,自己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社會撕裂,未來會主動與不同意見人士會面,跟不同黨派溝通;但她承認修補撕裂不是容易的事,承諾會盡最大努力去做。

  主動將兩極端拉到中間

  林鄭月娥在央視《面對面》節目中表示,「香港我們共同的家,今日存在頗嚴重的撕裂和積累了很多鬱結,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去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看,對我來說團結是要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建立起來。」但她亦承認修補撕裂不是容易,因為社會情況不斷變化,不是特首一個人可解決的問題,而是社會兩極化,新政府會主動將兩個極端嘗試拉到中間,與不同意見的人士會面,包括跟不同的黨派溝通。她坦言自己雖然不能夠控制對方的反應,但會盡最大努力解決,形容第一步是打開溝通的門,因為沒有溝通就無法合作或團結。

  林鄭指出,自己畢竟在特區政府工作了很長時間,認為比較優勝之處是建立了很多網絡,在很多不同界別都有些合作夥伴,跟她合作了很長時間。她又形容自己是公務員行列中比較大膽、思維創新的人,「有的時候別人說,你政府常常說這個事情不能辦,是不是真的不能辦?我是比較願意去聽,要是真的及時能辦,不過要改變一些政府的思維,政府的政策,這個我也比較願意。」

  看市民信件悟民間智慧

  她在訪問中憶述,公務員生涯的早期獲得了幾次寶貴的機會,得到快速的成長。第一個是上世紀80年代參與中英聯絡小組處理香港回歸問題,她以隨員的身份跟一些主要官員到北京和英國開會、談判,見識了兩國最高領導層的決策過程;第二個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3年非典疫情兩大危機事件發生時,她正好分別擔任掌管財經事務的庫務局副局長和負責社會保障的社會福利署署長。在這兩次危機事件處置中,她因處理得當,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從而逐漸進入領導核心層。

  林鄭坦言,自己喜歡親力親為,例如發言講稿,大部分都是自己撰寫;由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開始會抽時間親自看市民寫給她的信;到了出任政務司司長時,即使信件多了,但仍會每個周末在辦公室中看信,認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從中看到民間智慧,亦有助她在制訂大型政策時,可以從中得到靈感。

  自己最喜歡香港人情味

  林鄭又說,自己最喜歡香港的人情味,非常清楚香港的願景,她希望香港繼續成為重視法治、重視人情味的地方,讓年輕人能夠在關懷,有啟發性的地方成長,未來有各展所長的機會,市民亦可以安居樂業,深信只要700萬市民「同心」,香港的未來就會更好。

  競選特首期間,林鄭月娥曾公開一封丈夫林兆波寫給她的書信,當中有提到「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惹來外界質疑非丈夫親手撰寫。她強調,信中每一字一句都是丈夫親筆撰寫,又指若丈夫早已反對參選,她一定不會出來競選:「我在這里說,這封信每一個字,都是我先生寫的。要不是要讓香港的絕對優勢,『一國兩制』在香港得到分充體現,他是不會讓我選特首。」

  林鄭與丈夫林兆波於1984年在香港結婚。由於她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林兆波放棄國外大學任教的機會,回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他們育有兩個兒子,老大林節思、老二林約希,兩個兒子都畢業於知名學府劍橋大學。

  欣慰親自照顧兩兒成長

  林鄭月娥自言,自己為家庭付出也不太差,尤其是兩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是親自照顧他們,「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是照顧他們的。尤其他們年紀小的時候,他要見到媽媽,他要知道媽媽是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我現在很欣慰,我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大了,分別23歲、26歲,但是他跟我是很親近的。尤其是大兒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媽媽說話他才比較舒服。」

  林鄭曾為了照顧兒子,主動申請調職至英國。她被問到當時作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時表示:「(大仔)當時13歲,從小學升到中學,一方面可能有一些適應的問題,另外由於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比較高調的官員,處理一些很有爭議性的事,每天在報紙看到我的新聞而且不是好的新聞,孩子受了一些打擊。」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