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狂宰孙宏斌137亿,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7-07-25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1

  7月19日下午,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一场“王”的盛宴,气氛一度不太融洽。

  几天前的7月10号,万达和融创宣布,融创将以631.7亿的价格,收购万达旗下的13个文旅城以及76个酒店项目,该金额也创造了中国地产史的并购纪录。

  因为来得过于突然且毫无预兆,这笔交易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剧情很快再转。

  万达和融创正式签约的发布会,原定于19日下午4时举行,前去参会的人发现,现场的背景板除了万达和融创外,还出现了一个“第三者”——富力地产。

  但不久,背景版又换成了万达和融创。

  中间发生了什么,媒体对现场的报道是这样的:

  富力的代表到场后,万达宣布会议推迟一小时举行,现场的媒体被悉数清场。5点,万达再度宣布发布会将延迟,然后又将那个写着三家名字的背景板换了回来。

  换来换去间,传出了两条重要流言。一是老总们会谈的贵宾室里,有传出玻璃杯落地摔碎的声音,并且伴随着激烈的争吵。二是万达工作人员行色匆匆走出贵宾室,边走边愤怒地撕掉了手中的文件。

  流言的真假不得而知,但背景板不可能临时制作,由此可见,即便在发布会举办之前,这笔交易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万达和融创做了两手准备。

  富力加入,就用有它名字的背景板;不加入,就用另一块。

  最终,经过1个半小时的临阵变幻,他们用了有富力的那块板,然后就有了被三方称为“三赢”的结局:融创以438.44亿收购万达13个文旅城项目91%的股权,富力以199.06亿收购万达旗下77家酒店。

  但这一结果,和此前披露的信息大不一样。

  2

  7月10日,融创和万达公布的并购协议里,文旅城项目作价295.75亿,酒店项目作价335.95亿,而且出售的酒店只有76家。当时,融创就被认为做了笔非常合算的买卖:万达76家酒店,2016年末的资产净值是334.50亿元,且交付时将没有贷款。

  但到了富力接管时,酒店的数量却变成了77家,成交价格还猛降将近137亿,成了199.06亿。

  +

  万达旗下包括喜来登、希尔顿、威斯汀、皇冠假日、凯悦等在内的一众名牌酒店,每平方米的售出均价仅为5900元,每家酒店的均价仅为2.58亿元。

  如此折扣价,双十一期间买双拖鞋怕是都碰不上。

  另一边,相较之前的协议,融创却为文旅城项目多掏了142.69亿。孙宏斌也在发布会上说,融创承担了酒店交易对价的折让部分。

  这意味着,融创为富力和李思廉的“巨额砍价”买了大单。换言之,融创和万达搞了半天,竟然让半路杀出,而且可能是他们联手找来的李思廉,用这么低的投入,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或许是买单买得不太乐意,发布会上,孙宏斌以念稿的方式、在结巴中完成了发言,中间只抬了一次头。他说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读稿照本宣科,其“意见”可见一斑。

  另一边,李思廉则满脸春风,王健林看上去也颇为放松。

  王健林称,发布会之所以推迟,是因为在打印签约文件,打印机有问题比较慢。至于“摔杯子”则是无稽之谈,明明是三方谈笑风生。

  这个解释把大众想得很傻很天真。

  不傻不天真的普遍猜测是,李思廉、王健林、孙宏斌在现场就交易产生了分歧,而分歧可能来自于李思廉的阵前变卦,或者讨价还价。

  至于到底是怎样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外界不得而知。重要的是,李思廉得到了这个大便宜。

  相较王健林和孙宏斌,李思廉可谓默默无闻,他为何有底气来接这个盘,并且敢虎口拔牙,让玻璃杯碎地?

  3

  虽然名气不大,但在茫茫多的“内地”地产富豪里,李思廉却是最特殊的一个。

  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2012年时,华商韬略团队曾专访李思廉,这也是他极其少有地接受外界的访问。之所以破例,一个原因可能是,那是一个以香港回归15周年和香港企业家为聚焦的专题。

  近3个小时的访谈中,这位沉默的大佬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深刻的印象。

  他的语速不急不缓,但几乎有问必答,从不顾左右而言他。他全程没有大话、狠话,提及成绩时,他说:我们今年(2012)也只卖了300亿,和去年一样,这没什么丢人的。

  在大干快上、年年求翻倍的中国地产界,富力是一个异数。你可以将之解读为增长缓慢,也可以视作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耐心等待某次“百年一遇”的机会。

  李思廉1957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是个不折不扣的高材生。

  他对数字很敏感,应用到生意上就是“要坚持以利润为核心,因为利润是最直接的数字,只有数字上算赢了,才能步步为赢”。

  李思廉的第一份工作是证券金融从业员,后来又转做内地贸易,期间结识了人生最重要的伙伴、富力的另一位创始人张力。

  张力性格外向果敢,李思廉则内敛含蓄,但两人都喜欢脚踏实地,一接触就成了好朋友,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

  李思廉成长于香港地产商风生水起的年代,亲眼见证了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老一辈先生们令人咋舌的财富增速,内心对地产事业充满向往。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思廉通过贸易积攒了近千万港币的资产,这点钱在香港只能买卖“小楼”,做个“炒客”,在内地却能搞出不小的动静,李思廉从中看到了机会。

  1994年,他与张力各投资300万元,成立了广州天力房地产公司,这是富力地产的前身。

  创业伊始,两人就根据特长做了明确分工,李思廉主管公司财务和市场营销(请注意财务这个关键词,再联想19号的戏),张力负责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重要的事情,两人共同参与,张力一般出面做“前锋”,李思廉统领后方做“后卫”。

  虽然是双核驱动,但两人从不干扰对方的决策,完全尊重彼此的权利和判断,二十几年间始终如此。

  在中国地产界,这种“双老板制度”可谓绝无仅有。更难得的是,华商韬略专访时得到的信息是:漫长的时间里,两人没有吵过一次架。

  4

  富力早期的发展异常顺利,1994年,把握广州旧城改造的政策,他们开发了第一个项目——富力新居。

  这实际是一块同行不敢啃的硬骨头,因为项目紧挨着煤场和铁路,地上的煤渣就有一寸多厚。结果这块地被他们做成了稀缺品,买房子的人通宵排队。

  这个项目后,富力凭借品质和价格走上了快速成长的道路。

  到1999年,成立刚5年的他们,年营收已经突破20亿,位列广州房地产综合实力第一,还成了民企纳税冠军。

  这之后,一向沉稳的李思廉开始了两个大转变,一是走出广东、布局全国,二是涉足商业地产,两条腿走路。

  住宅、商业双发展,在国内地产业很罕见。万达专注于商业地产,万科则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纯粹的住宅开发商,但李思廉更相信香港地产前辈的做法。

  他曾直言要学习香港地产老大新鸿基,通过商业地产来平衡住宅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延续港资地产商更注重持有物业和经营现金流,而非一味冲击住宅销售额的基因。

  2002年,富力以31.6亿元拿下北京广渠门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在这里,他们打造了集居住、商务、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富力城。

  项目开销期间,李思廉首次亮相大型活动,出席了2004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但是会上,他却莫名遭到了王石的批评。后者直言:商业地产项目很难取得较高比例和长期的融资支持,如果搞出租型商业地产而自身没有资金实力,则必死无疑;如果搞出售型商业地产,则会遇到经营管理上的致命麻烦。

  李思廉没做解释,只回答了一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得很好”。结果这一年结束时,仅北京富力城项目,就给集团带来了30.7亿元的年销售业绩,这一数字几乎等同于是年富力在广州的全部业绩。

  北京富力城项目后,富力的全国和双脚战略全面展开,他们南边背靠广州珠江新城,不断北上进军;商业地产方面,富力则一边开发购物中心和写字楼,一边大举进军酒店业。

  不过,发展到今天,在外界看来,富力做得并不够好。

  依托国内几波地产狂潮,一批业内企业狂飙突进,广东地区的恒大、碧桂园、万科,均以极快的速度突破千亿大关,并且越做越大,而富力的营收却长年徘徊在几百亿,股价也一度横盘。

  但就是这样一家“中规中矩”的企业,却在今年突然发力,不仅“帮了”王首富和孙大款一个大忙,还趁机捞了一大笔。

  5

  富力虽然不是规模最大的地产企业,但它一直按照李思廉的规划稳步前行。其核心思想便是赚钱:先追求利润,再思考规模。

  2016年的财报显示,富力去年营收537.3亿,利润则高达67.6亿。而风头正劲的融创中国,其全年毛利仅为48.5亿元。

  这样的盈利能力和稳扎稳打,为其赢得了这次机会。

  有报道称,收购万达酒店,富力用的全部是自有资金,能一下子拿出200亿现款,这恐怕也是李思廉敢于讨价的底气。

  而让其敢于接盘万达酒店这个回收缓慢的巨量资产,则得益于富力在酒店领域的成绩。

  此前,富力旗下已开业的国际星级酒店为17家,是丽兹卡尔顿品牌在亚洲区域最大的业主。2016年,17家酒店为富力贡献了接近14亿的营收,成绩可谓相当瞩目。

  算上在建的7家和接手万达的77家,富力将持有超过100家酒店,一跃成为比肩希尔顿、万豪的全球最大五星级酒店业主之一,外界也普遍认为,李思廉和张力有能力将既有的酒店运营能力,嫁接到新的产业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酒店业务外,未来的时间里,富力还可能赚到更多的钱。2016年度,其购置土地的平均成为仅为3500元/平方米,扣除当年交付的可售面积后,富力的土地总储备仍有3848.1万平米。

  这近4000万平米土地的平均成本更是低到令人咋舌的1700元/平米,且布局的城市相当广泛。

  成本如此之低的背后是,自2002北京富力城项目后,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当过“地王”了。

  6

  这场“三赢”的交易发生后,被很多媒体以“三国杀”来定义。

  说到三国杀,华商君想起前段时间讲过的一部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及里面的主角——司马懿先生。

  这位先生最大的特征是特别能藏、特别能忍、特别能等,等到最后才干了把大的,相当于让几大雄主为其争夺了几十年的天下。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这笔交易,李思廉一口吞下万达77家酒店,借着王健林南征北讨多少年的心头肉,坐上全球五星级酒店业主的霸主位。

  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像?

  甚至,像的还不止于此。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曹操听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于是决定试探,最后试探出来了。

  再对比一下李思廉的这个眼神:

  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意思?

  说完了李思廉,我们再来看一下王健林。这几天大家反思的问题是:万达究竟出了什么事儿,王健林究竟能走多远,王健林要倒台了吗?甚至,在一些传言的推波助澜下,万达的股债双杀差不多要成了一次震动世界的蝴蝶翅膀。

  王健林要倒台了吗?

  大致上,王先生是搞大心切,一不小心搞出了国际国内两个短贷长投,但现金流又不充沛。这样的棋局一旦遇到债权人“雨天收伞”,不舍卒恐怕就会保不住帅。

  1

  这些天,王健林和万达是个大热点。关键词包括:被查、卖产,以及老套的“别让他跑了”,甚至还有人将其与贾跃亭相提并论。

  搁过去,王先生或许早已是雷霆大怒,但值此关头,他忍了。

  值此关头,很多事,他也只能是——忍了。

  万达一定遇到了大坎儿,但它到底怎么了?市场上有很多种解读,说得极其复杂甚至阴暗。

  我的看法,若就商言商,刨除业务经营层面的“小问题”不谈,就财技与业务扩张安排这个大问题,也就是华商“韬略”而言,就是两个事儿:

  一是短贷长投,而且搞得太猛;二是现金流不够,而且很不够。

  万达的海外并购大都是长期投资,但我国金融机构给并购贷款的期限最长也才7年,金额最多也只能贷到交易价的50%。

 

  好比万达并购AMC,并购款加后期投入,一共付了 31 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怎么来?据说万达是国内贷款跟“内保外贷”一起搞,信贷风险都是在国内。

  这贷款的期限最多7年,局面一旦变幻,7年的时间可能都不会给。

  但7年时间,是无法从AMC收回31亿美元的。而除了AMC,万达还干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海外大买卖。于是,一旦信贷收紧,压力扑面来,而且压力山大。

  华商韬略查阅有关数据的结果是,万达的海外投资已累积高达200亿美元左右。这些交易万达付了多少现金?又有多少是国内银行的?

  不管多少,这都是国内银行的风险,于是银监会找上门来。尤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即使不是什么转移资产,也必然要找你——

  这么多钱搞出去,玩得转吗?什么时候收得回?

  找你也是提醒你、保护你,不要搞出大窟窿。海外投资有风险,太激进风险就更大,比如万达在西班牙就一把小买卖亏了1个多小目标。

  2

  贷款压力来了,如果现金流足够也没关系,把钱还掉就是。

  这时,第二个问题来了:现金流不够,而且很不够啊。

  在海外,万达的项目大都是一次性投入大,但回收却缓慢;在国内,万达这些年努力去地产化,向轻资化,服务业和品牌管理转型,这是王健林为万达基业长青做出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他的居安思危。

  但去地产太厉害却又增加了他的风险——失去了重要的现金流。轻资产,收租金,挣品牌管理费、服务费,的确是更能长久也风险低,但相比卖房子,来钱太慢太小,而他的那些文旅项目和酒店,也大都是投资大、回收慢,甚至回报低。

  如此一来,他相当于是一下搞出了国际国内两个短贷长投。

  短贷长投是企业财务的大忌,久经沙场且智囊如云的王健林当然不会不知其风险。但万达还是这样干了,这就是警惕性不够,太过于自信了。

  在一段时间内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银行不逼债,如果类似的海外并购依然被支持,如果短贷可以通过高超的财技“借新还旧”变相成长贷。

  而曾经,银行就是不逼债,甚至还追着你借的,国家对类似海外并购也是支持的,短贷也是可以变相成长贷的。以银监会为例,2012年、2015年,都曾明文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助推企业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万达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但现在,“走出去”一段时间,很多新问题产生了,环境变了。

  这要怪谁呢?除了你自己,或者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国家的政策,态度有了变化,那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了,你们又如脱缰的野马跑偏了,必然要采取措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3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是王健林的一句名言。

  胆大的背后,王健林其实有一颗敏感和谨慎的心。从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然后再撤退地产转型轻资产,以及这次果断卖产还债都是他的敏感和谨慎。

  王健林应该是预感到了风险的,所以一直在转型,但他没想到,风险会以这种方式突然袭来,而且这么猛。于是你看到,7月3号,他还在云南签署三个大项目,其中就包括这次卖给了孙宏斌的昆明万达文旅项目。

  还是侥幸了,或者说,没有做足最坏的打算。

  但王健林不怪国家,似乎也不怪自己,不认命,而是争分夺秒地跟随国家一起变。主动“瘦身”还银行钱,快速回归到新的正确的轨道。

  “要说背景,应该说是国家政策、发展环境是大背景,企业发展总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

  王健林在接受《财新》专访时如此解释卖产的原因,强调“去杠杆、降负债不仅是国家政策,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并且表决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同在银监会排查名单上的另一个疯狂举债扩张的典型,则依然在进攻,还大搞舆论树立形象,不知是真的没毛病,还是要再搏一把。

  就此而言,如果王健林卖产算是跑路,这样的“跑路”其实该被赞赏。至少,比那些死撑到最后轰然倒下,留给社会、银行、伙伴一堆烂摊子的强。

  4

  7月3号还在大干快上,7月10号就和孙宏斌初步达成交易,初步的方案不够好,又在9天内拉来富力地产入伙并且最终把买卖敲定。

  这次交易,无论是主动也好,还是被迫无奈也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搞出这样的“三赢”局面,都充分展现了万达可怕的执行力以及纵横捭阖的赢家思维。

  这一次调整,王健林是割了心头肉,实际上也一箭双雕:既得到巨额现金降低债务风险,又甩掉了一堆回收周期长,现金流压力最大,投资回报率又低的包袱。

  如此立场鲜明且负责任地解决问题,显然会为他应对一定麻烦不小的海外投资的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甚至理解和支持。

  某种程度上说,王健林是遇见大事有静气,变被动为主动,化“危”为“机”了。把偿还债务的眼前之“危”跟长远战略结合,变成了更快“瘦身”转型的“机”。

  能直面危险,解决问题,承担责任,这是勇;能把危险变成机遇则是谋。有勇有谋,而且还攒出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这才是王健林的胆子大。

  或许也正因此,才有了孙宏斌那句:“这次合作过程中王健林董事长的视野、格局、大气和对融创的支持与提携,让我们钦佩和感动。”

  甚至不排除,王健林还会借助这个“危”,重整万达的海外河山,将国内的“瘦身”与“健身”术用到海外的业务布局,让其国际版图也更筑梦踏实。

  这几年,伴随万达的扩张,以前胖到有点肿的王健林越来越瘦了。如果他能通过这次机会,让万达成功“减肥”,“瘦身”的万达恐怕不会像好事者期待的那样快要倒台了,而是会像瘦了的王健林一样,更显精神,更显健康,也更潇洒。

  如果没有非商业风险,依托万达商业“2018年租金超过330亿,今后5年,预计年均增长20%左右”的现金流和利润,其他业务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经济走出“阵痛”的步伐,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级万达或许会更快地呈现。

  而万达的海外投资经过一番盘整,或许再过几天就又会成为大亮点。形势总是会变的,长远看,文化娱乐和体育产业,中国企业全球化都是大势所趋。

  在2016年度工作会上,王健林曾要求万达人读读《大学》、《中庸》。《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或许也会是万达今后更需要的修炼。

  不光是万达,中国企业界,尤其金融界也都需要好好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番了。

  套用一句名言来说,做企业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景气和周期转换时。今天,就正是这样一个“时”。

  王健林率先打响的,加速去杠杆、加快降负债、加大力度搞转型的这一炮,对很多依靠信贷扩张快速膨胀的巨头来说,值得好好学习。

  就在他与孙宏斌达成初步协议的4天后,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并在史无前例地规格和风险强调中,把去杠杆的范围从“金融”升级到了“经济”。

  甚至我猜测,正是这个升级,才让他们更谨慎,继而火速把富力找来,拿出将近200亿,在江湖救急的同时,占上一个大便宜。

  5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曹操非常辛苦的一年。是年,他带领八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指望一举定乾坤,结果却被孙权、刘备联军大破,铩羽而归。

  按照电视剧《新三国演义》的说法,曹先生在“赢得”戎马生涯最为“奇耻大辱”的一仗之后,曾经放声大笑,然后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败而不怠,败而益勇,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人。”“这些年来,胜仗打得太多”“我们是到了该吃一个败仗的时候。”

  “失败是一个好事,失败教会我们如何取得胜利。”“一个人要想成事,就得拿得起,放得下,打仗也是如此,要胜得起,也要败得起。”

  2017年显然也是王先生的一个大考之年,就跟208年的曹先生一样,虽然他没有栽得那么惨,虽然他至今不承认自己是栽了。

  甚至,他栽跟头的原因都跟曹先生差不多:胜仗打得太多,是到了该吃一个败仗的时候。

  但与那些就此以为万达即将倒下,王健林就要垮台的看法不同,我在他与孙宏斌、李思廉的谈笑风生中,看到的却是曹先生当年的放声大笑。

  It's nothing,nothing,nothing!

  那签约后致辞中的,“目前中国,能靠商业中心和文化旅游品牌管理实现规模利润恐怕只有万达…… 2018年租金超过330亿…… ”

  也犹如曹先生当年重要讲话中的:“我们虽受赤壁重创,但是我们的根基基本未伤……朝廷仍然在许昌,仍然在我们的手中……”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ID:hstl8888)。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