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

BBC稱台灣研發導彈40年:成“插滿導彈的小島”

2017-07-28
来源:參考消息網

  原標題:冷眼| BBC稱台灣“戰戰兢兢”研發導彈40年:成“插滿導彈的小島”

  英媒稱,解放軍轟-6型轟炸機近來多次繞台進行遠海長航訓練活動引起台當局擔憂,有台灣媒體人稱,台灣在自己的多年“努力”下,成為“插滿導彈的小島”。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26日報道,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認為美國提供的各型導彈不但數量不足,性能也受到很多的限制,而且美國也不會提供台灣較為新型的導彈,因此指示軍方成立研發導彈的特別單位。

  ▲台灣部署的美國“愛國者”導彈

  由于空對空導彈的門檻高和難以與美國系統整合等因素,台灣初期是以發展地對地和反艦導彈為主,并在1981年的閱兵中一口氣展出了仿造以色列“加百列”反艦導彈的“雄蜂”導彈、仿造蘇聯AT-3型反坦克導彈的“昆吾”導彈以及參考美國“長矛”戰術導彈的“青蜂”導彈,后來“昆吾”與“青蜂”兩型導彈無疾而終,“雄蜂”導彈后來大量生產并且配備到台灣海軍艦艇上,成了反艦作戰的主力。

  但“雄蜂”導彈在命名上擺了個大烏龍。大多數蜂類中的雄蜂只有交配的功能,沒有攻擊的本事,雖然名字聽起來雄赳赳、氣昂昂,但雄蜂不具備蜂類保衛能力,因此,后來成軍的時候已經改名為“雄風導彈”、成為第一代台灣自制的“雄風”反艦導彈。

  ▲“雄風三型”導彈(台灣“中央社”)

  當時台灣海軍為了裝備這一型導彈,展開了“武進計劃”,將二戰時期建造的驅逐艦大規模改造結構,讓老爺爺級的軍艦背上了新型武器繼續作戰,另外也參考其他國家組建了一支導彈快艇艦隊。

  負責研發導彈的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隨后還發展了性能較佳的“雄風二型”導彈,并在上世紀90年代針對反制解放軍海上武力大幅擴張而研發了“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當時和俄羅斯“日炙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并列全球“唯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台灣因為無法取得新型戰斗機,因此決定研發IDF戰機,同一時間也啟動“天劍計劃”,發展類似美國“響尾蛇”與“麻雀”導彈的“天劍”一型和二型空對空導彈,裝備在IDF上,在IDF成軍之后,“天劍”系列導彈加入了防衛台灣天空的行列。

  ▲IDF戰機

  有鑒于戍守台灣多年的“奈基”、“鷹式”各型導彈性能老化逐漸不敷所需,台灣計劃發展自制“天弓”導彈予以取代,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新一代防空導彈。90年代又面臨了解放軍在大陸部署針對台灣的地對地導彈,而向美國采購“愛國者”防空導彈價格昂貴、數量不足,當時台灣發展防空導彈已經大約10年,技術也日漸成熟,台灣就進一步陸續研發“天弓”二型、三型導彈。

  台灣軍方后來也發展“天劍”和“天弓”艦載版、陸基版,取代美國“響尾蛇”系列的“海槲樹”、“陸槲樹”導彈,而台灣新一代造艦計劃則是決定全面采用台灣自制的各型導彈。

  ▲資料圖片: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花蓮基地、佳山基地視察。(台灣《青年日報》)

  台灣發展導彈仍然是“戰戰兢兢”,“青蜂”導彈之所以無疾而終,很多評論人士就認為是因為美國當時擔心台灣發展地對地導彈對美國的大陸政策不利,一直到21世紀,才傳出台灣發展巡航導彈以彌補台海軍力嚴重的失衡。

  在外事活動受困、采購軍事武器困難的背景下,台灣重工業基礎欠佳,在自造艦、自制戰斗機、戰斗車輛上都有很大障礙,但是40多年的發展,讓台灣成了一個“插滿導彈的小島”。

  ▲台灣導彈部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