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商务部: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 下降42.9%

2017-07-31
来源:商务部

 

  

        原标题《商务部:上半年对外经贸运行总体良好 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来源国新发布

  “上半年,进出口 1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6%、利用外资4415亿元,同比下降0.1%、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元,下降42.9%,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7月31日,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国务院新闻办介绍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经贸运行情况。他说,对外经贸运行总体良好,有的主要指标超出预期,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对外贸易较快增长。上半年,进出口 1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6%,扭转了过去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 7.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进口 5.9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7%。大力推进外贸的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商品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外贸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步伐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较快增长,其中对东盟、印度、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 21.9%、30.4%和 33.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汽车、船舶分别增长 32.7%和 25.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0.5%,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同比增长 16.1%)。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20.4%,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稳中有升。外贸新业态迅猛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长 66.7%,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 27.8%,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稳步推进。我们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前 5 个月服务进出口增长9.2%。

  二是利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上半年,利用外资4415亿元,同比下降0.1%。修订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外资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 3%,其中饮料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等消费品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较快;服务业利用外资下降0.3%,但租赁服务、环境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摆脱了近年来的低迷局面,大幅增长42.1%。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梳理总结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加快辽宁等 7 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国家级经开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开放平台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对外投资更趋理性。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元,下降42.9%,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从对外投资国别看,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仅下降 3.6%,远低于总体对外投资降幅。企业更加重视实体投资,对境外制造业投资降幅小于房地产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一批并购项目顺利实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622亿元,增长7.2%。

  四是国际经贸关系取得积极进展。参与“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83个,涵盖了五大洲,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取得重要、平衡的成果,美国液化天然气输华政策障碍开始破冰,中国熟制禽肉输美以及有关金融申请逐步落实,中国批准美方5项生物技术产品申请,允许美国牛肉对华出口。我们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格鲁吉亚签署自贸协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贸成员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

  商務部談涉中國投資環境質疑:對內外資一視同仁

  有記者問:最近注意到,近來有外界置疑中國的營商投資環境,甚至有聲音說中國的投資環境開始惡化,請問當前中國的投資環境到底怎么樣?此外,請預測一下今年下半年中國吸收外資的整體走勢。

  錢克明表示,總體來說,今年中國利用外資規模基本是穩定的,同時結構進一步優化,比如說我們的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利用外資分別增長了11%和20%。

  首先看宏觀環境。今年達沃斯論壇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對外清晰地表達了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化,堅定地推動對外開放的態度和主張。中國政府也在進一步采取措施擴大對外開放,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文件,有二十條含金量比較高的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的外資准入,支持內外資同等享受“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政策措施,進一步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4月份,中國又新設了遼寧等七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我國自貿試驗區的總數已經達到11個,形成了東中西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開放格局。6月6日,國務院又印發了2017年版的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了27項限制性措施。6月28日,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7年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制性措施從93條減少到63條,又減少了30條,突出體現了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政策導向。

  從實際效果看,外商投資環境也在改善。中國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特別是剛才國強談到,以改善營商環境作為主要舉措。外資領域“放管服”改革也在深入推進,投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剛才國強也提到了幾個國際的研究報告,包括外資企業在華商會的一些報告,都表明了外商在中國投資的環境在改善。比如說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便利度近三年來在全球躍升了18位,平均每年向前跨6位,這個進步還是比較快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7年度的世界競爭力報告,表明中國在經濟表現和政府效率、營商效率方面,得分均有明顯提升。

  此外,中國還依法保護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召開了兩次跨國公司座談會,邀請了60多家跨國公司和外國駐華商會機構參加,有20多個部門參與了面對面的交流,也聽取了他們的一些意見,一些建議也納入到我們出台的一些政策裏面。所以總體看,投資環境在不斷改善。

  外資在華發展的信心在增強。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的投資環境是最有發言權的。當前,據我們了解,大多數的外資企業在華運營情況是比較良好的,對在華投資仍然充滿信心。比如7月12日,上海美國商會發布了2017年中國商業報告,這個報告顯示,2016年,77%的接受調查訪問的美國企業在華實現盈利,比2015年上升了6個百分點。73.5%的企業收入是增長的,比2015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賺錢的越來越多。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17年商業信心調查結果也顯示,考慮擴大在華運營的歐盟企業從2016年的47%回升到51%,有一半以上的歐盟企業要擴大在華的運營。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調查,中國仍然是跨國公司最青睞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錢克明說,7月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16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就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要盡快在全國推行在自貿試驗區試行過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定新的外資基礎性法律,為繼續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指明了方向。7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了加大引進外資力度、營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環境,在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的限制、制定財稅支持政策、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便利人才出入境、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若幹具體措施。這些對外資企業來華投資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相信下半年中國吸收外資還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