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全球首例“混血”熊貓誕生!

2017-08-06
来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全球首例“混血”熊貓仔誕生:野外引種提高熊貓遺傳多樣性

  216克!

  7月31日淩晨2點17分,全球首只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只“重量級”幼仔。圈養大熊貓和野生大熊貓首次成功結合並誕下後代,這對全世界大熊貓的保護研究,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圈養“滾滾”風靡全球的背後,大熊貓保護長久以來的根本目標,仍聚焦在發展壯大野外種群上。作為“大熊貓之鄉”,74.4%的野生大熊貓分布在四川。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野生大熊貓數量增長超過50%的數據背後,是四川三代“熊貓爸爸”科學家們,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作為中國大熊貓第三代科研者,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澤鈞對此“首例”予以了充分肯定:“這應該能切實地增加圈養大熊貓遺傳多樣性,提升圈養大熊貓種群活力,對野外小種群的複壯很有意義。”

  專家看法

  “圈養種群與野生種群進行交流,對提高熊貓遺傳多樣性,提高其後代適應野生環境的能力,對後代的生長發育都是有好處的。”

  “大熊貓的野化放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投入,在一兩年內可能無法見到成效。其中不僅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投入,還需要相關行業部門的統籌管理、地方上自然保護區的支持配合,以及保護區周邊的社區民眾共同努力。”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澤鈞

  野外引種記

  7月31日淩晨2點17分,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全球首只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只幼仔。這意味著全球首例野外引種試驗取得成功。

  “重量級”寶寶

  大熊貓“草草”是2003年從野外救助回來的雌性大熊貓,目前15歲,此前曾繁育4胎6仔。今年3月1日,“草草”從臥龍核桃坪基地轉移到野外。3月27日,科研人員取回安裝在它項圈上的錄音筆後分析判斷,當月23日,“草草”成功與一只來自邛崍山系臥龍-草坡種群的野生雄性大熊貓,完成了自然交配。

  “大概是7月1日的時候,我們發現‘草草’活動量變大,出現了延時采食等行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判斷,“草草”已經出現了妊娠行為,預產期大約在7月底。7月28日起,工作人員24小時不眠不休,終於在3天後的淩晨,等到了重量級熊貓寶寶的降生。

  經過13小時的努力,“草草”產下一只體重216克的雄性幼仔。“通常大熊貓寶寶剛出生時體重一般在150克左右,超過200克的都為少見。”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說,這只大熊貓幼仔算是熊貓界名副其實“重量級”選手了。

  首例的宏大背景

  被譽為“活化石”的大熊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萬年,到了20世紀,陷入瀕危境地。

  圈養作為保護、研究大熊貓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經十分成熟。截至2016年底,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471只。但這個數字背後,野生大熊貓數量之稀少,仍然令人擔憂。根據“熊貓四調”數據,目前,中國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僅為1864只。

  “野外引種試驗是一個新突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說,大熊貓回歸野外,參與種群繁衍,是大熊貓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而圈養大熊貓與野生大熊貓自然交配並產仔,為大熊貓保護提供了又一種新方式,“不僅可以實現圈養種群和野生種群的血緣交換,還將為野生大熊貓種群複壯,以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推動中國大熊貓保護工作的發展。”

  2016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率先啟動了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研究工作,“草草”成為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的首例個體。

  “熊貓爸爸”像

  >>他發明“胡氏方法”調查大熊貓數量和密度

  研究“國寶”的“國寶”

  要談論大熊貓保護這一話題,胡錦矗是繞不開的人物。這位西華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原所長,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也是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

  作為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胡錦矗身上的綽號很多,“熊貓教父”、“熊貓教授”、研究“國寶”的“國寶”……每一個稱呼後面,都是他數十年來在大熊貓保護領域作出的累累貢獻。

  胡錦矗與大熊貓的緣分始於1974年。這一年,他受命進入四川臥龍,組建了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又稱“野調隊”),對四川所有的大熊貓棲息地進行摸底調查。也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研究大熊貓咀嚼竹子的行為,並在不久後發明設計了大熊貓調查“咬節法”,又叫“胡氏方法”。

  什么是咬節法?大熊貓吃竹子,咬下竹節,消化後排出紡錘形的糞便。糞便約10厘米長,其中通常殘留有小竹節。通過這些小竹節表面殘留的大熊貓牙印,分析咬痕的齒寬等特征,研究人員們可以判斷不同大熊貓個體的細微差別,從而得知大熊貓數量和密度。

  我國從第三次大熊貓調查中開始使用咬節法,沿用至今。

  >>他接過了中國大熊貓科研者第三代的接力棒

  被當成“情敵”

  爬樹和熊貓“對吼”

  現在,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澤鈞,接過了中國大熊貓科研者第三代的接力棒。

  張澤鈞24歲時師從胡錦矗,今年是他“抱著熊貓過日子”的第21年。多年來,他在拓展完善咬節法的同時,還研發了隨機節點法等大熊貓調查特有的研究方法。

  更多的時候,他像“野人”多過科學家。野生大熊貓往往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每進山一次,他都會把自己搞得胡子拉碴、衣衫襤褸。“大熊貓平時看到胖嘟嘟、慢吞吞,乖得很,但到了發情交配期就會性情大變,脾氣暴躁。”2009年3月,他帶著團隊在佛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觀測點對面的山坡上有熊貓在打鬥,“根據經驗判斷,它們可能是為了爭奪交配權。”

  張澤鈞悄悄尾隨熊貓上了山。原始森林裏落葉厚厚鋪了一地,一個不小心,腳下的葉子被踩出了沙沙的響聲。2只大熊貓頓時警惕起來,其中一只立馬把他也當成“競爭對手”,轉身就來了一個“回馬槍”。

  山坡上無處可躲,情急之下,張澤鈞迅速爬到了旁邊一棵大樹上。此時大熊貓轉“攻”為“守”,一屁股坐在了樹下,並對他開始了“狂吼”。“莫辦法嘛,我也怕它爬上來。一著急就跟它對吼起來了。”一人一熊貓,隔著一棵樹相望,張大了嘴比誰的聲音更大,這個場面想象一下似乎很萌,在那一刻卻性命攸關、千鈞一發。不久後,大熊貓吼累了,也可能發現這個“情敵”沒什么威脅性,轉身離開。危機解除。

  2016年,張澤鈞和其他數名科學家一起,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數據——野生大熊貓種群長期生存所需要的最小棲息地面積為114.7平方千米。這對野生大熊貓小種群的科學保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新/聞/鏈/接

  10年野化大熊貓25只

  1985年至1988年,國家林業部(現國家林業局)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全國大熊貓種群和生存狀況調查。根據1988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有1114只野生大熊貓。

  此後,每十年一次的大熊貓調查,一直如期進行。2015年3月3日,國家林業局向與華開展大熊貓合作研究項目的各駐華使領館使節通報了中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根據最新結果,目前中國現存的成年野生大熊貓數量共計1864只。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國家林業局稱,我國自2006年開始實施大熊貓放歸自然活動,到2016年底,先後分11批次對25只人工繁育的大熊貓進行野化培訓。十多年來,有11只被淘汰,7只被放歸野外,還有7只正在培訓。追蹤監測發現有5只成活,健康狀況良好。

  知/道/一/下

  大熊貓

  為什么只有兩種顏色?

  對這個大家好奇的問題,“熊貓教父”胡錦矗在自己所著的《大熊貓傳奇》一書中作出了說明。“黑色的部分主要分布與眼、耳和四肢,這些部位的血管是末端微血管,黑色的表皮有利於吸熱保濕,以適應山區寒冷、潮濕的氣候環境。”胡錦矗說,當大熊貓蜷曲身體時,背白、肢黑似一幅太極圖。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