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國信辦頒新規 跟帖需實名 先審后發

2017-08-2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國家網信辦昨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提出,網站要建立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即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對註冊用戶要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也要建立留言先審后發制度。

  打擊水軍非法公關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51億。網絡跟帖評論已成為網民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但也出現了傳播網絡謠言、散布污言穢語、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等不良現象,論壇社區和評論跟帖中的一些違規商業化運營、虛假廣告等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此再出重拳,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兩則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此次出台的兩則《規定》以《網絡安全法》為依託,互相支撐。朱巍認為,第一個規定主要是說社區平台管理者的責任,第二個更側重於相關跟帖評論服務的平台責任和用戶責任,這兩個規定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可以說是互相支撐的。

  對於網絡實名制,目前中國采用的是「后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朱巍表示這導致部分用戶鑽空子,在虛擬名字中隱含色情暴力、虛假內容,但《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第八條進一步明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註冊用戶虛擬身份信息、板塊名稱簡介等的審核管理,不得出現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內容。

  此外,部分互聯網論壇社區通過有償刪帖、發帖、推送等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一直被廣大網友詬病。《規定》第九條明確提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對此,朱巍分析道,雖然這種商業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商業行為,但是因為論壇性質具有公共利益性質,以犧牲社會責任為代價去換取短期商業價值的路是走不通的,新規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彈幕難溯源存管理漏洞

  近些年,圍觀直播、看網絡劇等時,彈幕是年輕網民網上交流的重要方式,此前對於彈幕這種形式究竟應該劃歸到內容發布還是評論尚存在爭議。但此次規定明確要求,彈幕歸入跟帖的一部分。朱巍表示,彈幕轉瞬即逝,因此為了更好地追根溯源,新規中要求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并要求網站建立先審后發制度,當好跟帖評論的「把關人」。

  朱巍說,對新聞類的彈幕、跟帖必須要先審后發,這是基本原則。跟帖服務在同一平台頁面要同時提供大家可以靜態觀看的信息內容,因為彈幕很快,即便出現違法違規信息,大家一晃而過看不清楚,這樣把它靜態化也是有據可查,建立溯源機制。

  建立失信黑名單

  此外,這項規定更要求,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級網信辦建立網絡留言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對網絡留言評論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監督和失信懲戒。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落實網站在跟帖評論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關鍵是嚴格執行「網安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等,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健康有序發展。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