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每天迎客50万 广州南站吞吐自如

2017-10-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李苑立、通讯员曾勇报道: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广州南站再迎客流高峰期。广州南站站长张哲介绍说,节日期间动车组数量每天近800趟,日均发送25万人,也就是说每天有50余万人进出广州南站,这是2010年开站之初的20倍,超过了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其它海陆空交通工具运力。

  车站虽然人潮如涌,乘车秩序却井然有序,旅客淡定进出站台,丝毫未见拥挤混乱状态。

  这50万人到底如何实现快速疏运?高铁客流激增的背后,高铁站为什么能实现吞吐自如?

  客流激增折射经济巨大活力

  2014年底,广东连接黔桂地区的两条高铁——贵广和南广高铁开通,为珠三角增添了新运力。但是在开通之前,铁路部门曾有这样的担心:春节前会出现广州到贵阳、南宁的单边客流,而节后会出现逆向的单边客流,可能会造成运力的奢靡。

  事实上,贵广和南广高铁根本不需要以往新线的客流培育期,双向客流均十分饱满,这说明粤桂黔的经济联系密切和人员流动频繁。2015年1月份日均客流高达2.5万人,是铁路部门之前预计的1倍。

  今年国庆期间,广州南站发往贵阳北、南宁动车组的始发客座率高达100%,趟趟爆满。

  因为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和广珠城际5条高铁线在广州南站交会,使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延伸出省高铁干线的城市。广州南站出现了全国罕见的高密度发车现象——每天500多趟始发动车组直通全国20个省市区,其中16个省市区实现往返全覆盖。

  目前,广州南站已成为广州市副中心,并荣膺为城市“三大坐标”之一。车站周围汇聚的投资已达千亿元,初步形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CBD。

  仅仅通过一种交通工具,每天有50万人进出广州,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很难想象的。这充分说明国内的人员流动、产业转移、经济要素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广东省交通运输专家金一兵认为,高铁强大的“虹吸效应”带来越来越多的人流,而密集人流带来越来越多的物流及资金流。未来几年,随着10多条城轨的接入,广州南站客流还会大幅增长,“经济圈”效应还将进一步凸显。

  吞吐自如折射高铁巨大潜力

  “现在车站主要有购票、乘车、中转和出站四股客流。要使高铁站‘流大不滞留、峰高不显峰’,就必须做到快运、快疏、快导。”张哲说。

  为支撑起每天50万的旅客快速吞吐,广州南站实行东西双向进出疏导客流。这在广东省交通行业尚属首例。车站两边同时纳入巨大的客流,可以同时购票乘车。这样既防止了高峰期客流对冲,也为旅客进站提供了空间便利,节约了进站时间。

  “国庆期间,车站东西两头四个售票厅增加10多台自动售(取)票机,使总数超过100台,大大疏散了购票客流。”广州南站副站长刘慧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国庆期间每天有7万人在广州南中转换乘。广铁每天安排100多人引导、检票和护送,使整个中转乘降过程更加流畅,为旅客节省20-30分钟的时间。同时在站台南头电梯安装了指模系统,满足携带大件行李旅客及重点旅客的换乘需求,方便到达旅客“零距离”换乘。

  未来几年后,广州南站还将与在建的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届时,广州南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铁+城轨交通枢纽,客流还会大幅上涨,预计中转换乘将超过10万人。”刘慧说。

  同时,为适应广州南站客流量日益增加的需要,铁路部门与地方交通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公交部门第一时间跟进出站客流情况,增开夜间公交,及时疏导旅客去市区。

  科技优势折射高铁运营实力

  今年国庆假期,为应对高峰客流,广州南站共开放32台人脸识别自助验证设备,持二代身份证的旅客可自助验证通过,单人单次通过最快只需3-5秒。这套新科技设备是今年春运刚上马的,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近年来,铁路部门还在广州南站开发了手机APP和站内导航系统,只需手机下载导航软件,选定目的地,就能自动形成行走流线,定位目标方位。

  广州南站是全国居指可数的高铁大站,总建筑规模高达60多万平方米。为了让每天几十万旅客顺利出行,车站建立起了以地面标识、静态揭示、灯箱指示和语音引导为一体的立体式引导标识系统。

  广州南站在全国铁路率先创建了综合指挥中心,运用科技手段保安全。“综合指挥中心有8个子系统,全面整合了行车组织、乘降组织、售票情况、设备状态、岗位人员等各方面信息资源,实现人机互控。”刘慧说。

  “我国高铁车站科技含量很高,许多刚上马的新技术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不仅提高了高铁车站运输组织效率,让旅客出行更顺畅,而且彰显了我国高铁运营强大实力,也为我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佐证。”金一兵说。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