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誰把南亞裔變成邊緣社群?

2017-10-30
来源: 香港商报

  夏仁諺

  早前,南亞漢在元朗輕鐵站將女職工娣姐推下路軌,事件令「南亞裔人」再次揚名。

  說到「南亞裔」,夏仁諺大概能想像他們的樣子,可是生活在香港近半世紀,夏仁諺近幾年才首次聽聞「南亞裔」這個說法,起初還道這是什麼新種移民。換言之,「南亞裔」是新近才被發明或廣泛使用的名詞。

  查查資料,發現「南亞裔」一般指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印度人,事情也就與夏仁諺小時候的記憶接上去了。過去,香港人習慣稱他們「阿差」或者「阿星」,印象中他們一定包頭巾、有體香、留大鬍子、制服整齊,荷槍肅立銀行門前。

  雖然大人告訴我,「阿差」不是敬稱,但對我來說,「阿差」是一種親切的稱謂。

  維基百科「香港少數族裔」條目如此描述:

  「香港開埠初期,英國政府多次從印度次大陸調派人員到香港,維持治安及打擊貪污。當中以旁遮普省的移民對香港最為重要,因為他們廉潔的生活習慣及強悍的民風,扭轉了香港開埠初期貪污橫行的局面……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后……,仍有不少人選擇留在香港定居,成為土生土長的南亞裔香港人,其曾祖父、曾祖母生活在香港100多年以上……,喬寶寶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因為語言文化不同,賄賂「阿差」難過登天,所以温「阿差」打貪,即有如糯米治木蝨,十分見效。由於有這樣的歷史,「阿差」占香港人口雖然只有約1%,但他們居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開埠早期,比我們很多所謂本土人還要早。大多數港人祖輩是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期間從中國內地逃難來到香港。如此,說「阿差」是圍村人和客家人以外第三批香港原居民,也未嘗不可。對親切的阿差開始見外文化上,「阿差」本來是香港人親切的一分子。可是,把他們改稱「南亞裔」人士后,他們立即成為外人。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香港人對「阿差」變得如此見外?

  「南亞裔」一詞,目前在社會上有以下兩種用法:

  與罪案及治安轉差拉上關系:與南亞裔人有關的案件新聞增如,夏仁諺的警察朋友也提過警方對南亞人增強了警惕;

  「南亞裔」成為「邊緣社群」:約10年前《種族歧視條例草案》通過后,政府介入南亞裔人士教育,社會上也出現了幫助南亞裔人士融入社會的機構。從此,「南亞裔」人士被標籤為「無力融入社會」。

  然而,社會人士也「遺忘」了很多關於「南亞裔」人士的事實。

  首先,按2011年政府人口統計,居港印度人一點也不邊緣。他們人口約28000人,其中6%印度人是户主,38%是行政人員,35%專業人士,非技術工人不足6%,月薪中位數達25000港元,完全與邊緣族群沾不上邊。

  相對,巴基斯坦人和尼泊爾人月薪中位數分別只有10000港元和12000港元,兩族人從事非技術工作都接近40%,主要工種有貿易零售、建築、餐飲、地產服務等。換言之,他們是香港經濟所依賴的廉價勞動力,是邊緣族群。他們有香港身份證,法律上不是外勞,但按種族計,卻又很像外勞。

  不應歧視非技術工作

  社會反對輸入外勞,道理上固然很對,但現實世界還有其他道理發生作用:一、工總得有人來做;二、薪水成本高,老闆就不想做下去,結果多半把公司賣盤,業務落入榨壓員工更加狠的機構手上;三、香港少子化,港人養尊處優,一般不願孩子從事「下等」工種如洗碗或地盤。

  夏仁諺推測,社會正在為自己制造新的邊緣族群,令他們留港當廉價勞工,填補港人因為文化優越感而失去的勞動力,而「南亞裔」三字就是港人賦予這個新族群的社會標籤。假如有一天,香港人突然能夠接受非技術工作為「正當」職業,不再歧視地盤工和洗碗工,相信「南亞裔」三個字很快就會在我們眼前消失吧。制造問題的人,往往就是自己……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