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中国躋身G20低碳領導力前列

2017-11-07
来源:香港商报

        五年多来,中国多措并举,铁腕治污,成效显著。图为北京,天气晴朗,河水清澈。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社科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昨日聯合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7)》,報告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表現出強烈的政治意願和政策行動,在G20中排名第四,躋身低碳領導力第一集團。

  據了解,報告從政治意願、政策行動和實際成效三方面,對G20國家低碳領導力進行了評價分析。評價結果顯示,G20成員國低碳領導力大致分為三個集團。其中第一集團包括英國、歐盟、法國、中國、巴西、德國、意大利,美國則因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氣候政策排名第17位,位列第三集團。

  近年減排成績斐然

  報告稱,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系列積極舉措,讓中國躋身上述榜單第一集團。例如,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量居世界第一位,遠超其他國家。中國在健全和完善節能減排的政策體系,推動碳市場建設,通過各類低碳試點調動地方和公眾參與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得到國際社會赞譽。

  目前,全國已經開始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全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全國林業血防工程等多項重點生態工程。總的來看,這一系列工程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濕地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國際公約的標誌性工程,每一項都在世界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除此之外,中國還投入超1100億元修復海洋生態,投入600億元修復80萬公頃礦山,投資累計超過363億元建設中國最大生態建設工程-退耕還林……五年來,國家大力投入財政資金進行生態治理。與此同時,全面淘汰落后產能,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中央環保督查組進駐31個省市區,問責超萬人,確保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結果嚴查」的生態環保制度框架。

  以民眾最為關注的空氣品質為例。據統計,今年3-6月北京地區PM2.5濃度連續四個月實現歷史同期最低,同比下降25%。不僅在北京,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展開的五年來,京津冀地區下降33%,長三角地區下降31.3%,珠三角地區下降31.9%,全國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從3個增加到84個,全國空氣優良天數達到了78.8%。各省市的空氣品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各地人民有目共睹。

  改善環境成重要治國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大力建設美麗中國,全面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道出了人民的共同期待,闡明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和目標。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他強調,「『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具備,誰不願意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游?從這一意義上說,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也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經濟發展決定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態環境決定人們的生存條件。要想兼顧發展和保護,核心即正確處理二者的辯證關系。同時,他指出,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從最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提出的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建設,到2007年提出的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理論,再到2013年,黨的十八大正式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的建設發展已形成五位一體總布局,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今年6月5日,第46個世界環境日,我國確定的主題便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眾所周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最具代表性的「金句」。隨著實踐的深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述經受了事實檢驗,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為中國發展注入越來越強大的正能量。

  中國近五年環境治理成效

  中國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的國家;

  中國實現荒原變林海的奇跡,塞罕壩112萬畝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從東北大小興安嶺,到西南橫斷山脈,每年造林一億畝;

  全國生態保護區從553個增加到602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從62.8%上升到73.4%;

  全國沙化土地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治愈荒漠化成果走在了世界最前面。提前實現2030年聯合國沙化土地零增長奮斗目標,獲聯合國盛贊;

  90萬輛新能源汽車減少300萬噸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排放,中國成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國,銷量和保有量占世界半數。

  【相關鏈接】重霾「爽約」 環保部:可提前除警

如今内地如喀纳斯(上图)这样的绿水青山,数不胜数。

  說好的重霾「爽約」了!環保部6日已發文指導各地分批錯時解除橙色預警。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城市可於6日15時解除預警,其他城市可於6日24時解除。各地可根據實際空氣品質狀况和當地預測預報結果,自行決定解除時間。

  環保部此前發布的預測信息提示,11月4日至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將出現重度污染,其中6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3日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從4日零時開始啟動II級應急響應。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稱,多家科研機構的研究都表明,提前1至2天采取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更有效降低PM2.5峰值濃度,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

  他表示,針對這次污染過程,各地提前發布預警資訊,及時準備和啟動應急減排措施,就是為了及早防控,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實際上,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總體為良至輕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時濃度達到中度污染級別。公眾不禁疑惑,說好的重霾怎麼「爽約」了?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介紹,針對這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采取了區域應急聯動,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包括鋼鐵、水泥、鑄造、家具、礦山開采等行業停限產,國Ⅲ及以下機動車限行,重點企業錯峰運輸,施工和交通揚塵管控等。同時,今年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業數量,基本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區域整體管控企業數量從去年的近1萬家增加到今年的5萬家左右。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