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可以停止監管銀行嗎?

2017-11-28
来源:香港商報

  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白仲祺

  上周獅子山學會舉辦周年晚會,請到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作為主講嘉賓。陳先生主講題目,為「How to get rid of banking regulators」。作為香港銀行監管機構的總裁,他竟然選擇以如何令監管消失作為講題,顯得十分難得。

  陳先生說,要銀行監管機構消失,有兩種方法。第一,要科學家發明時光機,讓銀行能夠回到100年前。當時的確未有中央銀行,而銀行亦未受監管。銀行為了爭取生意,便要靠名譽,讓顧客相信它們,將錢存進每家銀行。如果任何事情發生,令顧客不再信任一間銀行,顧客便將存款提取,光顧另一間銀行。沒法取得顧客信任的銀行,自然被信譽較好的銀行取替。

  可是,陳先生認為,多年的演變,令銀行脫離這種管理與顧客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現在,很多銀行用有限公司運作,而銀行管理層,為了越來越短的財務報表發布周期,股東追求越來越短視。所以,要令銀行監管消失,便必須將銀行管理與顧客的利益變回一致。他認為第二個能令監管消失的方法,便是直接令銀行風險管理改變,令監管機構根本再無需要存在。

  筆者認為香港監管機構承認減少監管是一件好事,的確值得慶祝。今天大部分人對於監管的態度,的確是覺得不斷增加監管,就能夠滅絕風險。可是,歷史能夠證實這點嗎?美國聯邦儲備局,的確在20世紀初金融恐慌下設立,而它的權力,亦在20-30年代的大蕭條時大大增加。聯儲局的目的,一直是「最后的貸款人」,亦有減低銀行風險的目標。可是,從1930年到今天,銀行的風險有減少,還是每次金融風暴反而更嚴重?可能有人說筆者「無料」,甚至是危言聳聽,可是不只獅子山學會這樣說,甚至連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都曾經這樣說。當然他建議的解決方法,可能是要更多更多的監管,與我們的意願相反。

  越來越多的從上到下的監管,可以是令銀行冒上更多風險。事實證明,2008年后美國從未因任何銀行的行為懲罰任何人。美國中央銀行,除了根本停止不了金融海嘯,亦將應該倒閉的銀行拯救,讓銀行家照出花紅。

  陳先生說要減低銀行監管,就先要減低銀行風險,可是,如果監管機構直接鼓勵銀行增加風險,正確方法,不就首先應該減低監管,讓銀行恢復為自己的營運風險負責嗎?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