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打開東盟大門意義重大

2017-11-2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

  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多輪談判,終於半個月前在菲律賓帕賽市簽署。這對香港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難怪代表香港簽署協議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喜形於色,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各國對香港「信心的投票」,亦在世界經貿大局凸顯香港的地位。

  筆者身為工商界一分子,對協議的簽署當然感到興奮,因不僅為香港爭取在粵港澳大灣區擔當要角增添了實力,且可為香港的多個行業(尤其是制造業和中小企)帶來實實在在的商機。因為根據協議,東盟十國將於2019年1月1日開始,逐步減少對香港貨物徵稅,以及放寬香港企業到當地投資的限制。單是減稅方面,新加坡承諾對香港的所有貨物實施零關稅,而其他成員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亦承諾在10年內撤銷65%至85%關稅,涵蓋的貨物包括珠寶、服裝、鐘表和玩具等,這對本港貨品開拓東南亞市場有莫大幫助。

香港與東盟在菲律賓簽署自貿協定。資料圖片

  自貿協定得來不易

  事實上,東盟十國相對於歐美地區來說,地理上更接近香港,將有效減低產品的運輸成本。值得留意的是,東盟是全球繼中國內地、台灣和港澳之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總共有超過3200萬華人(多過台灣和港澳的人口總和),飲食和生活習慣接近;此外,香港有超過30萬外傭,基本上都是來自東盟國家,港商對這些東盟國民的習俗和生活所需不會陌生。只要消除了貿易壁壘,香港產品要打開東盟市場并不困難,可以減輕對歐美市場的依賴。至於東盟國家容許香港企業的參股上限提升至50%,甚至可全資擁有,這對於有意把生產線遷移到東南亞的港企來說,更是額手稱慶。

  香港與東盟的貿協能夠談得成功,可說難能可貴。事緣香港本來就是一個「自由港」,任何國家、地區的貨品出入(包括東盟十國),基本上都已毋須繳稅,但東盟國家除了新加坡是「零關稅」之外,其餘9國的關稅由2.9%至10.3%不等,要說服這些國家給予香港自貿區待遇絕不容易。這個貿協談判是2014年7月開始的,特區政府原本估計約需兩年半時間可以談妥,但結果要多一年時間才成事,可見問題并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為什麼香港對這個自貿協議那麼緊張?不難理解,因關乎香港未來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的「戲分」。中國早於2010年已與東盟建立了自貿區(簡稱CAFTA),隨着「一帶一路」的發展,雙方的貿易一定會迅速擴容,香港若不爭取早日加入,必被邊緣化,那時香港說什麼要繼續擔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和「超級聯繫人」,都只會淪為空談。

  東盟市場方興未艾

  香港一旦與東盟建立了自貿關系,情况便可改觀,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東盟企業考慮在港建立地區總部,作為進軍內地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跳板,有利促進香港金融與專業服務行業的發展,亦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貿易、物流以及航運中心的樞紐地位;另方面,港企亦可利用東盟地區土地及人工成本相對較低的條件,把生產工序轉移到東盟地區,藉以增強本港制造業和供應鏈管理的整體競爭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東盟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都達5%,明顯高於全球的3.6%及3.7%,自然更高於包括歐美的發達國家的2.2%和2.0%。在可見的將來,東盟的經濟增速仍會領先美歐,方興未艾。正如邱騰華局長所言,本港近期的經濟數據反彈,當中明顯與東南亞市場蓬勃有關。

  相信大家都意識到,未來世界的經濟發展,將會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所主導。香港要參與其中,首先必須與「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建立自貿關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出席越南的APEC會議后返港,未出機場,即爭取第一時間在機場政府貴賓室會見澳洲總理特恩布爾,為的是什麼?就是希望今年5月香港和澳洲展開的自貿磋商,能夠早日達成協議。有了香港與東盟自貿協議成功簽訂的例子,對香港今后的對外自貿磋商必然會產生正面效應,加倍順利。工商界期待香港與其他國家、地區簽署的自貿協議會陸續有來。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