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橙新闻,像哈利波特一樣披上隱形斗篷瞬間遁形,魔幻能變成現實嗎?有望出任香港大學校長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學教授張翔,帶領團隊研製出隱形材料技術,將人類製造隱身衣、實現隱身的夢想推向可能。
港大校長馬斐森將於明年1月離任,據傳媒報道,校長遴選委員會昨天從4名入圍人選中推薦張翔為下任校長,雖仍有待港大校務委員會通過,但張翔出任港大校長呼聲極高。
現年54歲的張翔生於江蘇南京,1989年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赴美留學,1996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他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和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據南京大學網頁一篇介紹張翔的文章,張翔的求學歷程一波三折。1991年,張翔去美國求學時將研究方向定為粒子物理,但是由於當時美國經濟不景氣,他參與的德克薩斯州粒子加速機專案由於得不到政府資金的支援而被迫中斷,張翔不得不轉變他的研究方向。
隨後,張翔選擇了明尼蘇達大學的環境工程,由於英文水準的限制和對研究領域的不得要領,他被導師「開除」。被開除後,他失去了資金資助,不得不做宿管、園丁、保潔員來維持生計。「這兩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候」,痛定思痛,在認真的思考和反復權衡後,張翔確定了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張翔如願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此後,他一直致力於微納結構的製備、表徵和物理器件的設計,在超構材料、表面等離鐳射學、光頻轉換光學等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在微電子、光電子的微納工程和微納器件方面也做出突出貢獻。
2004年,張翔一躍成為美國世紀科技獎最高獎得主,引起學界廣泛關注。2008年,張翔的一項關於隱形的技術更是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創造至少四次世界第一
作為光電資訊材料和器件專家,張翔是資訊超構材料和表面等離激元光子學方向的開拓者之一。投身科研以來,張翔創造了至少四次世界第一:
自然界中材料的光學折射率都是正的,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負折射率材料但都失敗了,張翔設計了銀鋁氧化物亞波長結構,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製備出具有光學負折射係數的三維材料,結束了有關負折射材料是否可能實現的爭論。
張翔將光的負折射原理推廣到聲學,第一次實現了具有負彈性模量的聲學超構材料和器件,展示聲波調控新方法;
張翔研製出世界第一塊超透鏡,兩百多年來顯微鏡、望遠鏡到照相機成像都受衍射極限限制,張翔利用表面等離激元效應研製出第一塊超透鏡,首次演示了突破光的衍射極限的成像效應(2005),這對後續發展的許多超衍射極限成像技術具有很要影響。
他在微納資訊光子學方面,發展了等離子體光刻技術,成功刻寫出納米級電子電路;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表面等離元半導體雷射器。
張翔取得重大學術成就,但他求學時期成績並不突出。張翔坦言:「我從來不是最優秀的,最多僅是中等偏上。」
張翔上過的小學和初中都很普通。1981年,張翔考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在南京大學7年的學習中,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在美國求學期間,他依然徘徊在中等偏上水準。
在張翔看來,學習成績中等是常態,不一定做到第一,但在每個階段都能夠得到成長和提升,時刻站在新的高度和起點,不斷面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