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內銀不良貸款降 李聲揚:最壞時間已經過去

2017-12-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港股自上月尾突破30000點後走勢回落,上周更出現「小股災」,兩周共挫1226點或4.1%。不過,近日多個大行發表投資展望,一致看好明年港股表現,故不少投資者視這次大跌為撈底機會,其中內銀股經歷大跌後,股價已跌至兩個月低位,估值吸引。另外有分析員指,近年內銀貸款質素回升,相信其最壞時間已經過去,投資者不妨留意。香港商報記者 林展鋒

  臨近年尾,券商大行紛紛發表明年投資展望,雖然對明年港股表現樂觀,但看好的板塊有所不同,唯獨大部分都會有內銀作「膽」,當中工銀國際、交銀國際、新鴻基金融均表示受惠市場利率上升,預計息差擴大將會利好內銀表現。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年內銀營運已見改善,市場最擔心的壞帳問題亦開始好轉,息差亦已見底。內銀今年以來走勢平穩,但與恒指今年以來累升超過三成比較,明顯落後大市。

  農行「雙降」 中行夠平

  的確,四大內銀今年的不良貸款率都有下降迹象,其中建行(939)、工行(1398)及中行(3988)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底微降0.01個百分點至0.5個百分點不等,農行不良貸款則實現「雙降」,截至6月底的不良貸款餘額按年減少24.03億元,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底減少0.18個百分點至2.19%。李聲揚認為,與國際銀行股比較,內銀的不良貸款率略高一線,但相信其不良貸款問題已有改善,故上調其估值至一倍市帳率(PB),又指投資者現價買入,可望20%回報。

  另外,不少投資者擔心受金融去槓桿影響,眾內銀在融資成本、資本金及信貸增長(包括影子銀行、債券投資和直接融資)方面受壓。但李聲揚卻認為,推行金融去槓桿未必是壞事,因為去槓桿長期而言可以提高貸款質素,而從短期來看,銀行本身的借貸意欲亦不高,加上近日息差擴闊,即使未來信貸增速放慢,亦可保持盈利能力。事實上,上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穿4%,創3年新高,而且四大內銀的公司債收益率、貸款基礎利率及理財產品收益率都有上升趨勢,收益可望由息差賺回。

  李聲揚又指,四大內銀的盈利能力較中小型內銀為佳,皆因前者有更大的息差優勢,而且中小型內銀會出現「搶貸款」的情況,變相增加存款成本,當中較看好農行(1288)及中行,農行以往是不良貸款問題最嚴重的銀行,但今年實現「雙降」,反映其信貸質素提升。中行雖然盈利能力一般,但勝在夠平,股息率較高,以上周五收市價3.76元計算,股息率達5.27%,比工行及建行吸引,而且子公司中銀香港(2388)業績不俗,投資者不妨留意。

  交銀國際:建行ROE最高

  至於交銀國際早前發表報告看好建行,認為今年該行受惠活期及海外業務,存款快速增長,今年第三季活期存款佔比53.24%,較年初提高0.45個百分點,息差連續3個季度環比增長。交銀國際又指,央行10月公布定向降準,考核範圍拓展到普惠金融,預料建行符合降準條件,明年法定存準率將下降0.5個百分點,令明年盈利提升0.22個百分點。從估值水平來看,建行股東受益率(ROE)為四大內銀中最高,去年建行平均ROE為15.4%,今年前三季則為12.3%,均高於其他大行,但目前估值水平仍較工行折讓8%左右,相信仍有上升空間,目標價7.99港元。

  【小知識】淺談內銀的資產與負債

  傳統上,投資者會以市盈率作為評估估值的重要指標,但唯獨判斷銀行股估值時,會以市帳率作為重要指標,這是因為其盈利能力取決於其資產多寡,銀行只要有越多的資產,就能產生更多的利息收益,從而獲取更大利潤。也是這個原因,與其他行業比較,銀行對資產及負債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銀行的資產主要是貸款、國債、公司債及理財產品,至於負債就包括客戶存款、銀行同業融資、中央銀行融資及定期存單。簡單來說,只要能收取利息收益的,就是資產;而需要付出利息成本的,就是負債。可見,優質的銀行股應具獲取高利息收益及低成本負債的能力。

  由於內地金融業的半開放性,因此內銀的資產及負債結構都與國際銀行有一定分別。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10年期國債息率、貸款基礎息率、公司債息率、理財產品息率越高,內銀的盈利就會越多;同時,只要存款息率、銀行同業拆息越低,其成本亦會越低。另外,獲取存款的利息成本通常比同業融資少,所以投資者亦要留意銀行存款與同業融資的比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